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俺的小学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全国学生都差不多,即卷入各种政治运动,另外就是“学工、学农、学军”和参与各种体力劳动。文化学习大家都在混,大人们在忙着“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政治学习,对孩子的学习几乎是全民大放羊。
混完小学到了初中,文革已到后期,政治风云变幻依旧,或许是因人长大一些有点力气?中学安排的劳动强度比小学更大也更频繁,几乎经历了类似成人的体力劳动,简直成了准知青,工厂、农村、校办农场(俺们那叫分校,远离学校一块不小的地盘)...不少地方都留下了那代学生的足迹。但劳动之外的在校学习中,却因某种机缘而迷入了数学的几何世界。
具体咋开始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大概是学校正在教平面几何的内容,学过一些基本定理和推理方法,做过一点习题。某日有位平时经常一块玩的哥们不知从哪弄来一道几何证明题,问你们几个谁能证明出来,哥几个把题和图抄下拿回家做。第二天聚一块时都说做出来,并亮出各自的解法,结果那哥们说这算简单的,再给你们来道难的......几次之后,几位兴趣来了,都各自纷纷去找题来做和拿来挑战其他人,心态就跟现在玩电脑游戏相互挑战所建记录一样,而课内学习的相关功课因相对简单也就被超越了。
其实,那些几何题所用到的几何知识、公理/定理就那么几条,要求解的就是根据已知条件,证明有关线、角、线段、面积等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相等、大于/小于、平行、直角、线的相交/垂直、交点/位置等等,但已知条件与所给的图形可能变化无穷。在交流解法时,虽然英雄所见略同的不少,但往往也会发现一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是自己或别人没想到的:“哦,原来还可以这样解!”,于是刷题与交流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一种求知的快乐。当时的环境貌似没啥考试,或许考试很简单没留下什么印象。也许教育界对文化学习没设啥目标,学生毕业就上山下乡当知青了,学校咋还会在乎什么作业/成绩啥的,故无父母推娃,更不存在什么竞赛、奥数之类的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这种自推刷题纯粹就是找乐子来玩,除了比别人更早/更快解出来可以暂时炫耀一把外,完全没啥功利可言,但对俺却潜藏了重要的影响......
对俺个人而言,解题中对问题专注思考的初期体验,如同一个特喜欢探奇的孩子,一头钻进了未知的洞穴里去寻找另一个出口,每一种可能的解法就像在黑乎乎的洞中那些依稀可感的光线,诱人去追寻...窜过许多洞后就知道:有的洞有不止一个出口;有的洞中有洞或岔路纵横,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歧途无功而返。求证的过程与证明后的刺激与成就感让人痴迷,实际上,就是感受到了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辉及其迷人之处,亦即思考的乐趣。
当时,为了找题来做,偷偷翻遍了家里大人的藏书,还真找出几本旧的参考书,里面有些题可以拿来做。同时也翻出过其它的物理、化学、语文等等方面的书,然后才发觉:原来父辈们当年同期所学过的知识,其实比俺们那代人所学的要深广丰富得多,俺们文革期间的课本充斥着如眼下插入广告一样的政治口号,真正有用的知识内容实在是简陋贫乏得很,基础教育真不如父辈那一代,也让处于青春反叛期的俺对父辈们多少产生了一种敬意,求知的欲望之门自此也被撬开......
行笔至此,虽往事如潮涌来,还是让俺回到数学话题吧,貌似从那时起,俺对几何证明的沉迷期约有一年多左右。迷到啥程度呢?做题不仅仅是在书桌上,很多是在别处,记得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也在想题,突然有个类似灵感的念头闪现,就在路边用石子或棍儿划拉几下图案。还有当年大院里几乎家家都养鸡,俺们也养,喂鸡时也会陷入思考,不时拿着鸡饲料的搅棒棍儿在地上边想边划拉几下。若找到了解法,就赶紧找纸记录下来。那种专注与享受的体验,与大多数的思考沉迷者应该是相似的,类似后来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陈景润的一些桥段。
这段经历的影响,让俺从一个原本随大流而混的学生,变成了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享受思考,所谓“追求上进”的学生。随着文革结束和恢复高考,后来又幸运的赶上了好时光,混入了大学。高考各科成绩具体不记得了,但清楚地记得前三门的分数从高到低是按数、理、化依次排下来的,太好记了嘛。对那段时期相关经历的描述,曾发过旧帖《独自一个人的散步》(#11064506@0),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除了可见的影响之外,就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比如对问题喜欢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尤其面对比较困惑/复杂或难于理解的问题时,会尝试寻找尽量多的视角来看问题。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因为受了同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法的影响。印象较深的是,在解几何题时,发现所谓“辅助线”的神奇作用:对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图形,在某处画一条虚拟的辅助线后,眼里图案就发生了微妙变化,加上想象,解法就突然出现了,一个原本无从下手的问题就找到了突破口。甚至有的题只要能画出一条或两三条辅助线,答案立马昭然若揭、一目了然。也有的情况是将图形翻过来转过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观察/想象,或同时加上辅助线,解法也就出现了希望......那就因为对问题的思考随着视角的变化,思维方式从原来被套牢的方向发生了转变,从而触发了新的思路/解法。后来读到《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便会心一笑:能让人听出“大音”、看出“大象”的关键就类似那根神奇的辅助线嘛......
因兴趣所至,对老师在讲课中的一些精彩描述和比喻也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中学时有次数学老师请假,其丈夫临时代课,他是学校的领导之一,也是数学老师出身,老俩口都是复旦毕业的,清楚地记得他的一段描述:“你们(学生)学数学要学会想象,线是啥?线就是点的运动,点动起来就成了线;线动起来就成了面;面动起来就成了体(立体)”...很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点、线、面的转化关系。毕竟是领导,思维层次貌似比其夫人高一截,其夫人平时上课虽讲的也不错,但没有这种提炼出来的启发金句。
后来到了大学工科,学高等数学时,因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由来感兴趣,曾经去图书馆借了些有关数学发展史一类的书来读,把什么牛顿、莱布尼茨等等很多人物的说法扫它一通,居然有看小说的感觉...当时自己都觉得有点另类,因为周围没人看这种东东的,大部分不是做作业就是刷题,比如刷著名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俺虽然也做过一点,但还是觉得更喜欢探究一些概念和定律/公式/方程的由来。后来才意识到,工科的教学追求的是实用、够用即可,不是像理科或纯数学专业那样要学生去探究由来或过于深入,俺那种喜欢探究至底的思维模式爱好,或许更适合去读理科或纯数学。当然,在工科的学习压力之下,俺也就随了大流,不花时间去探究那么多了,对一些东西因环境条件及时间精力有限而力所不逮,也只能心向往之......
有人或许会认为,平面几何这种初中甚至小学生都能学的东东,太简单,貌似也没啥用(无功利可图)。其实,在科学源头的古希腊,那时学数学并非现在一些人所认为的侧重于学计算,而是学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推理能力。数学是西方科学与文明的重要核心,著名的《几何原本》的发行量曾仅次于《圣经》。在柏拉图学园(单词Academy的由来)大门上有题字:“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因为,柏拉图认为:几何是一个训练自由人性的基本学科。没受过几何训练的人,不可能真正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够高大上吧?故而,有人开玩笑说:“在希腊人心目中,几何学和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德育课程、一门政治课,学习几何的目标不是为了画图,而是要得到自由的灵魂;学习几何的目标不是使用,而是人性的涵养和训练。”
以上,就是俺与各位分享的一些回忆和随想,谢谢有耐心看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混完小学到了初中,文革已到后期,政治风云变幻依旧,或许是因人长大一些有点力气?中学安排的劳动强度比小学更大也更频繁,几乎经历了类似成人的体力劳动,简直成了准知青,工厂、农村、校办农场(俺们那叫分校,远离学校一块不小的地盘)...不少地方都留下了那代学生的足迹。但劳动之外的在校学习中,却因某种机缘而迷入了数学的几何世界。
具体咋开始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大概是学校正在教平面几何的内容,学过一些基本定理和推理方法,做过一点习题。某日有位平时经常一块玩的哥们不知从哪弄来一道几何证明题,问你们几个谁能证明出来,哥几个把题和图抄下拿回家做。第二天聚一块时都说做出来,并亮出各自的解法,结果那哥们说这算简单的,再给你们来道难的......几次之后,几位兴趣来了,都各自纷纷去找题来做和拿来挑战其他人,心态就跟现在玩电脑游戏相互挑战所建记录一样,而课内学习的相关功课因相对简单也就被超越了。
其实,那些几何题所用到的几何知识、公理/定理就那么几条,要求解的就是根据已知条件,证明有关线、角、线段、面积等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相等、大于/小于、平行、直角、线的相交/垂直、交点/位置等等,但已知条件与所给的图形可能变化无穷。在交流解法时,虽然英雄所见略同的不少,但往往也会发现一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是自己或别人没想到的:“哦,原来还可以这样解!”,于是刷题与交流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一种求知的快乐。当时的环境貌似没啥考试,或许考试很简单没留下什么印象。也许教育界对文化学习没设啥目标,学生毕业就上山下乡当知青了,学校咋还会在乎什么作业/成绩啥的,故无父母推娃,更不存在什么竞赛、奥数之类的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这种自推刷题纯粹就是找乐子来玩,除了比别人更早/更快解出来可以暂时炫耀一把外,完全没啥功利可言,但对俺却潜藏了重要的影响......
对俺个人而言,解题中对问题专注思考的初期体验,如同一个特喜欢探奇的孩子,一头钻进了未知的洞穴里去寻找另一个出口,每一种可能的解法就像在黑乎乎的洞中那些依稀可感的光线,诱人去追寻...窜过许多洞后就知道:有的洞有不止一个出口;有的洞中有洞或岔路纵横,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歧途无功而返。求证的过程与证明后的刺激与成就感让人痴迷,实际上,就是感受到了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辉及其迷人之处,亦即思考的乐趣。
当时,为了找题来做,偷偷翻遍了家里大人的藏书,还真找出几本旧的参考书,里面有些题可以拿来做。同时也翻出过其它的物理、化学、语文等等方面的书,然后才发觉:原来父辈们当年同期所学过的知识,其实比俺们那代人所学的要深广丰富得多,俺们文革期间的课本充斥着如眼下插入广告一样的政治口号,真正有用的知识内容实在是简陋贫乏得很,基础教育真不如父辈那一代,也让处于青春反叛期的俺对父辈们多少产生了一种敬意,求知的欲望之门自此也被撬开......
行笔至此,虽往事如潮涌来,还是让俺回到数学话题吧,貌似从那时起,俺对几何证明的沉迷期约有一年多左右。迷到啥程度呢?做题不仅仅是在书桌上,很多是在别处,记得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也在想题,突然有个类似灵感的念头闪现,就在路边用石子或棍儿划拉几下图案。还有当年大院里几乎家家都养鸡,俺们也养,喂鸡时也会陷入思考,不时拿着鸡饲料的搅棒棍儿在地上边想边划拉几下。若找到了解法,就赶紧找纸记录下来。那种专注与享受的体验,与大多数的思考沉迷者应该是相似的,类似后来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陈景润的一些桥段。
这段经历的影响,让俺从一个原本随大流而混的学生,变成了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享受思考,所谓“追求上进”的学生。随着文革结束和恢复高考,后来又幸运的赶上了好时光,混入了大学。高考各科成绩具体不记得了,但清楚地记得前三门的分数从高到低是按数、理、化依次排下来的,太好记了嘛。对那段时期相关经历的描述,曾发过旧帖《独自一个人的散步》(#11064506@0),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除了可见的影响之外,就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比如对问题喜欢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尤其面对比较困惑/复杂或难于理解的问题时,会尝试寻找尽量多的视角来看问题。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因为受了同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法的影响。印象较深的是,在解几何题时,发现所谓“辅助线”的神奇作用:对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图形,在某处画一条虚拟的辅助线后,眼里图案就发生了微妙变化,加上想象,解法就突然出现了,一个原本无从下手的问题就找到了突破口。甚至有的题只要能画出一条或两三条辅助线,答案立马昭然若揭、一目了然。也有的情况是将图形翻过来转过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观察/想象,或同时加上辅助线,解法也就出现了希望......那就因为对问题的思考随着视角的变化,思维方式从原来被套牢的方向发生了转变,从而触发了新的思路/解法。后来读到《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便会心一笑:能让人听出“大音”、看出“大象”的关键就类似那根神奇的辅助线嘛......
因兴趣所至,对老师在讲课中的一些精彩描述和比喻也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中学时有次数学老师请假,其丈夫临时代课,他是学校的领导之一,也是数学老师出身,老俩口都是复旦毕业的,清楚地记得他的一段描述:“你们(学生)学数学要学会想象,线是啥?线就是点的运动,点动起来就成了线;线动起来就成了面;面动起来就成了体(立体)”...很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点、线、面的转化关系。毕竟是领导,思维层次貌似比其夫人高一截,其夫人平时上课虽讲的也不错,但没有这种提炼出来的启发金句。
后来到了大学工科,学高等数学时,因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由来感兴趣,曾经去图书馆借了些有关数学发展史一类的书来读,把什么牛顿、莱布尼茨等等很多人物的说法扫它一通,居然有看小说的感觉...当时自己都觉得有点另类,因为周围没人看这种东东的,大部分不是做作业就是刷题,比如刷著名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俺虽然也做过一点,但还是觉得更喜欢探究一些概念和定律/公式/方程的由来。后来才意识到,工科的教学追求的是实用、够用即可,不是像理科或纯数学专业那样要学生去探究由来或过于深入,俺那种喜欢探究至底的思维模式爱好,或许更适合去读理科或纯数学。当然,在工科的学习压力之下,俺也就随了大流,不花时间去探究那么多了,对一些东西因环境条件及时间精力有限而力所不逮,也只能心向往之......
有人或许会认为,平面几何这种初中甚至小学生都能学的东东,太简单,貌似也没啥用(无功利可图)。其实,在科学源头的古希腊,那时学数学并非现在一些人所认为的侧重于学计算,而是学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推理能力。数学是西方科学与文明的重要核心,著名的《几何原本》的发行量曾仅次于《圣经》。在柏拉图学园(单词Academy的由来)大门上有题字:“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因为,柏拉图认为:几何是一个训练自由人性的基本学科。没受过几何训练的人,不可能真正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够高大上吧?故而,有人开玩笑说:“在希腊人心目中,几何学和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德育课程、一门政治课,学习几何的目标不是为了画图,而是要得到自由的灵魂;学习几何的目标不是使用,而是人性的涵养和训练。”
以上,就是俺与各位分享的一些回忆和随想,谢谢有耐心看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