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人们来说,看电影已是举手之劳、随手一点的寻常事,而对大多数中老年尤其是50、60及部分70后而言,却有着不同于年轻人的集体回忆。70年代的中国,政治风云迭起、热闹非凡,但生活物资与精神食粮却贫乏单调,而看电影作为宣传工具和大众娱乐活动,则成了全民上下都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兴奋剂。
从农村、厂矿、军营、机关、学校......只要有通知哪天晚上当地放电影,得到消息的人们仿佛个个都感染上了愉快的好心情,如办啥喜事一样的奔走相告,对享用一顿精神盛宴充满了期待。对当年许多孩子而言,电影的吸引力也远大于其它玩耍、游戏活动。如果谁被邀请安排看场电影尤其是内部片,那类似一种高级待遇,不是谁都能享受到的,貌似比现在请去高级餐馆腐败啥的还要高档,也更有面子一些。
到了放映那天,若是露天放映,家家户户早早会尽早赶回家,弄完吃完,然后扛椅携凳、扶老携幼,如赶集似的赶往放映地点,找位占座,先到先得。其实,若遇上放映好看的新片/大片/猛片,大白天早已有人抢占有利位置了,来晚的只能委屈于边远或偏斜的地方。当然,在不同地方或地点,放映的环境条件可能不尽相同,也不一定非要搬凳椅占位,有的场地建有石阶排凳或有斜坡、草地等自然地形。俺曾去过很多地方各种场所看电影,市内的影院只是少数,大多数是在大小机关院子的灯光球场、礼堂、大食堂、空旷草地,另外也去过工厂的大停车场、农村的晒谷场、军营大操场、高级宾馆/招待所内的大餐厅及草坪......
电影放映前,放映机都要调试焦距,当光束打到大银幕上时,便是孩子们表演手影节目的时间,光束所经之处,娃娃们争先恐后的秀手影造型。于是,银幕上出现了各种剪影形象:有时是几只老鼠刚出场,后面突然冒出一两只老鹰追着老鼠啄啊啄,然后又有恶犬冲出来扑咬老鹰,很快又有猪啊牛的来回乱窜.....一团混战引起阵阵哄场大笑,乐也融融,手影PK成为大餐前热场的小吃例汤......
放映员除了调焦距还要调音箱/喇叭的声音,往往这时候的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就打开电唱机放上一张唱片,场地上空便响起了乐曲和歌声。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的人们,在路上远远听到音乐如同听到召唤,加快了步伐。已经占好位置坐下的,或听着音乐或与邻座东长西短/天南海北的闲聊;有的施施然抽起了烟,团团烟雾在光影中升腾缭绕,股股烟味在影场里弥漫开来;喧闹的孩子们除了玩手影的,还有不少在场内和附近兴奋地穿梭奔跑、追逐着上窜下跳......
当夜幕罩下来,时间一到,播放的乐声嘎然而止,场地人声也骤然降低很快消停,站着的大人纷纷坐下,孩子忙着蹿回自家座位。片刻后,一束强光穿过场上的烟幕打在银幕上,配音扬起——终于开映了,哦,应该是精神大餐开吃了!
那年代的大餐有不同的吃法。有的直接吃正餐,全部就这么一部片子没别的。有的就有讲究:在正片放映之前会先放映其它的,比如新闻纪录片、动画片、政治宣传片、教育片等等之类的短片,亦称副片或加映片。但有时候为了等待所谓的“跑片”,放映的就可能是长纪录片或短故事片、曲艺片。说到“跑片”,或许有些没经历过的人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有必要先说明一下。这大餐吃起来还蛮多道道的,甚至水也挺深的呢。
那年代的影片拷贝(胶片)是统一管理发行和周转的,因为穷,故胶片生产、发行的数量也很有限,跟粮食一样,片源需求远大于供应。在某天同个晚上的几个钟头内,同一部片的胶片有可能被安排在两个甚至三个不同地方的场地放映,这样一来,胶片就像“走穴”的演员一样得跑几处,一般是派专人专车来接送的。各放映点按照级别高低或来头大小/重要程度来安排放映次序。若有抢手的热门/稀缺片源,还可能为争夺胶片而上演各种戏码,比如插队、抢片、蹭片、雁过拔毛式的截片等等时有发生。
当年加映新闻纪录片是最普遍的,那时电视还没普及,广播、报纸不如画面直观和吸引人,而且人们非常相信所看电影新闻画面的真实性,极少会有质疑的念头。新闻纪录片就起了新闻时事报道和政治宣传的作用,当国家领袖在画面上出现时,观众群里自发的响起一片掌声,就像领袖出现在现场一样。不过,文革后期貌似掌声没那么热烈响亮甚至没什么掌声了。
看完加映看正片,若是新片,观众聚精会神观看自不必说,若是曾放映过或看过的片子,虽然也一样看得津津有味,但常常还多出些乐趣,那就是抢接对白:电影中有的场景中某人物说一句,下面的对白还没出现呢,观众里就有人抢先给对上了,显得对片中的对白非常熟悉,简直倒背如流。娃娃们这方面的表现往往比大人们更积极活跃一些。另外,看一些苦情片比如“白毛女”、“卖花姑娘”之类的,有人会事先得到提醒别忘了带手绢擦泪啥的。看战争片就不同了,片中我方若处于危急境地,或战况正惨烈胶着时刻,画面出现了增援大部队赶来的镜头时,那掌声雷动的呀,就跟现场观战似的万分激动......作为男孩虽然最喜欢看战争片和反特片,但那时有得看就觉得很幸福了,对其它片也一样看的津津有味,尽管未必真能看懂。比如爱情片吧,文革期间公映的基本上没啥真正的国产爱情片,只是少数译制片有点儿那意思,文革后短短一两年内解禁了大量片子,加上新拍的,才有爱情片放映。但作为尚未成熟的小屁男孩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只是觉得帅哥美女好看、音乐挺美、插曲特好听,但故事与战争/反特片比起来也就一般般吧,与大人们或女孩子的观感是有分别的。
记忆中,看露天电影曾有过不少美好的夜晚:虽有月儿挂在天边,但地面四周一片漆黑,仿佛万籁俱寂中,唯有银幕画面的光影在跳动、流淌,影片中的对白、音乐、插曲随着剧情在夜空中起伏、飘荡,黑压压的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几千号人,在静默中全神贯注于画面剧情,内心的情绪随其喜怒哀乐,沉浸在甜蜜、幸福、激动、悲伤、惆怅、憧憬等等感受之中......借享用精神大餐之机咀嚼着人间百味,以心理上的移情代入释放种种被环境或生活曾经压抑的情感,品味美好的情怀......
但是,再美味的宴席总要散场的。电影结束时,如果是精彩的新片子,很多观众非得看到银幕出现“完”或“剧终”了,才依依不舍地起身收拾凳椅离开。在归家路上,有的仍在议论着电影里的镜头、桥段和情节,甚至回到家里洗完睡下了,脑子还在回想转悠着......对孩子们来说,在第二天的上学路上,有的又提起了昨晚的电影。到了学校课间交流时,聊到兴起,有的还学着影片一些情节里的人物动作/对话,几人来个惟妙惟肖的模仿秀,期间有人回忆和补充细节,反正学得都挺贼快的。部分没看过电影的同学只能愣愣的当听众,羡慕嫉妒恨地听别的孩子眉飞色舞、侃侃而谈......电影的魔力之大,让人无时不期待着下一顿的大餐......
在那些年代的特殊环境下,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包括对大众三观的引导以及审美意识的影响作用不是当今所能比拟的。即使很多年过去之后,作为曾经的观众,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一些思想观念虽然也发生了变化,但对那些观影经历与情感的体验已沉淀在记忆中。每当那些熟悉的老电影插曲、音乐又在耳畔响起时,就唤醒当年的记忆而回味往昔,似有一种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缕缕情怀、丝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