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被讨厌的勇气》第四夜的对话读后感: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哲人的解释是“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这个解释听起来不像严谨的心理学解释,到更像宗教性的,也许能算哲学性的。疑惑时找到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一篇题为social interes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的学术研究,文字严谨,所以试着脱离哲人和青年的对话,直接借助该文对共同体感觉的概念进行研究。

共同体感觉的英文是social interest,早期从德语到英语的翻译是communal feeling或communal sense,更符合共同体感觉的中文翻译。social interest更直接的翻译应该是社会利益。同一个概念的表达经历了变化,应该反应出心理学的发展变化。阿德勒的social interest的理念是“社群感,在生活中与其他人合作的倾向,将共同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和愿望之上的生活方式”。另有解释为对全人类的福祉,理解和同情他人的关切。这些内容读起来非常熟悉,从小学起的思想教育内容就有这些。有些意外的是阿德勒在二十世纪初居然提出这些。有一首所有人都熟悉的歌:“。。。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全心全意为人民。。。”,算不算中国版本的共同体感觉之歌啊?

通常认为,共同体感觉可以用来衡量个体心理健康。阿德勒认为共同体感觉帮助个体对待自卑感,遇到压力时保持健康的心态,较好地应对。但也有学者争议共同体感觉的目的是激发一种生活态度,利用更广大的归属感和目的性,对抗孤立无助的感觉。阿德勒强调童年和青春期没有发展好共同体感觉会导致成年后心理问题。可以理解,具有胸怀天下关心他人这些品质者,对待自身缺点和外界压力,更多会显示出优越性。通常对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理解也如此。而在问题家庭中,个体获得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利于个体从家庭环境中获得这些良好品质。但正如阿德勒“生活方式”理论,个体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可以重新建立“生活方式”,增加共同体感觉。

研究认同阿德勒的观点,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以及家庭生活影响共同体感觉的发展。2003年的一个研究发现家庭内聚、情感通达、冲突少,那么孩子成人后表象出较高的共同体感觉。这些结果和以前的研究一致,从互相支持帮助,情绪和行为富于表达,不连吵带打的家庭里出来的人,共同体感觉就较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里便是心理学学术角度的解释。

不过,物极必反,从共同体感觉和家庭情况的关系看,内聚亲和也要适度。缺乏内聚力的家庭缺乏安全感,相反家庭高度内聚,过度亲近,可能导致“粘在一起”分不开。这种依赖性可能变成融入社群的需要,看起来像共同体感觉,但对个人心理不一定是健康的。

研究还有更多内容,之后对differntiation讨论,研究共同体感觉与课题分离的平衡,内容专业,较长,下面有地址链接。

一句话总结第四夜的对话: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共同体感觉是目标,个人“存在就有价值”,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

参考:https://www.shsu.edu/piic/SocialInterestandDifferentiationofSelf.htm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