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山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
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宋朝詞人謝逸写苦楝。
曾祖父临终前,把爷爷叫到床边:
我不行了,这辈子我就开了个当铺,虽说没去做坏事,但也乘人之危,给家里留下些不义之财。按照小镇上的规矩:当铺
不传子孙。我走之后,你把当铺关了。后院苦楝树下,埋有三只宣德炉,是当年一破落清朝王爷路过小镇留下的。柜子里
有一幅唐白虎的真迹,和一堆破烂混藏在一起。家里有难,就可以卖了过难关。
长子为父,你要好好挑起这家,管好你未成年的弟弟。。。
曾祖父说完,就闭了眼睛,去见列祖列宗了。
爷爷披麻戴孝,给曾祖父办完丧事,关了当铺,开了个酱油店,交给奶奶管理,在后院苦楝树花开的春天,带着弟弟,离
开了江南小镇,到上海闯世界。
奶奶的娘家人,在上海已经站稳了脚,爷爷那天在大达码头上岸后,投奔奶奶的舅舅。舅舅在黄埔区开了些旅馆,其中梦
源和振宏旅馆,当时生意正如日中天。舅舅问了问情况说:你弟弟还小,就留在我这里跑堂吧,你是读书人,我没有啥事
给你。大世界黄楚九老板,正好需要人手,我给他写封信,明天去黄老板那里。今天先剃个头,买件像样的褂子换上。
爷爷能够打一手好算盘,写一手好字,于是在大世界黄老板那里做帐房。
不久,日本人打下上海,攻击周边城市,爷爷星夜往老家赶。兵荒马乱的,一夜的船程,走了三天才到。整个小镇空空荡
荡。街坊邻居全不见踪影。敲了半天们,总算河埠头边上布店老爷子出来开门:全都跑到乡下避难去了。三天前乘船走
的,大伙都去了王家浜,那里不通路,日本人没有船,进不去。
正说着话,刘镇长走了过来:我已经派人去把人叫回来了,日本人没进小镇,他们往杭州赶,那里战事紧张。你去家里看
看少了啥东西没有,我那个混蛋侄儿趁乱偷了好多家东西,现在人也不见了。
爷爷回家一看,房间有点乱,独缺了那幅唐白虎的真迹。奶奶第二天回家时候,捶胸顿足:多怪我,跟镇长夫人聊天时候
说漏了嘴。爷爷赶紧安慰:全家人都没事就好。平安是福。。。
爷爷回到上海黄老板那里,继续做他的帐房。爷爷的记录详细,没出过差错,等到日本人战败时候,已经是大世界第一把
算盘了。
在上海已经混了多年,爷爷的弟弟,我的叔公,已经从原来那个土不垃圾的乡下毛头小子,变成上海滩油头粉面的小K
了。国民党接管上海后,歌舞升平。叔公白面小生,混迹于舞厅歌房,一张巧嘴,深得太太小姐们的喜欢,到处吃软饭过
日子。当时上海水上厅长姓沈,有个女儿,是个瘸子,也不小了,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嫌弃她腿瘸,一直没嫁出去。和
叔公在舞厅认识后,一拍即合。决定成婚。
爷爷不答应:“咱们家攀不上,这门亲事我不答应。”叔公也火了:“虽说你比我长十几岁,我处处听你的,我现在也二
十多了,这事我自己做主。你还真把自己当成我的父亲了。”吵着吵着,爷爷一巴掌打了过去:“想结婚,离开我家”。
叔公捂着嘴大叫:“打得好,我明天登报声明,咱们一刀两断”
最后,叔公结婚了,改姓沈。爷爷离开了上海,回到老家小镇。
在后院苦楝树花开的春天,爷爷去了苏州,他在大世界挣了些钱,决定干自己的生意。当时苏州有家老字号酱油店,老板
姓潘,店名叫“潘万盛”。潘家在清朝是苏州四大家族之一,民国时期衰落了,潘老板要出让自己的产业。爷爷钱不够,
找自己上海的朋友们,每人出股份,把店盘了下来。
爷爷干起了自己的生意,店名不能再叫“潘万盛”,是合股投资的店,也怕乱改名字丢了老顾客,因此改名为“老万盛”。
“老万盛”的生意不如预期的好。苦撑一年后,爷爷想扩建店面,合股人纷纷反对。爷爷决定独干,把自己的老本全砸了
进去,扩建店面。
当时国共内战已经开打,局势不明朗,合股人决定往香港跑,纷纷退股,这下“老万盛”的经营出了问题,资金周转不过
来,最后只能破产了事。
爷爷灰溜溜的回到了小镇,恶火攻心,大病不起,背上长了颗毒瘤,街坊老中医过来看看,叹口气说:没救了。
爷爷把奶奶叫到床前:我这一生,没啥成就,但也没有败家,祖宗留给我的房产和三只宣德炉还在,有啥灾难时候就卖了
救急。没啥灾难的,就传给儿子们。后院角落里, 苦楝树下,有三个大缸,是我十多年前酿的上好白酒, 留到儿子们结婚
时候用,酱油店开不下去的时候, 就卖了吧.
那年冬天特别寒冷, 爷爷没能熬过去. 埋在院子里的三只大缸,被冰霜冻裂, 解冻时候,酒全部渗了出来,流到院子里,
香飘四溢. 第二年春天院子里的苦楝花,开得特别艳丽.
后记:
楝树是老家小镇常见的树木,春天清明时节开花,花朵清香宜人。秋天结果,果有苦味,当地人称为苦楝。
去年冬天老家乡下的村干部卖地办厂,天寒地冻的,迁移安睡六十多年墓地。清明节到了,正是家乡苦楝花开季节,写篇
文章纪念未曾谋面的爷爷。
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宋朝詞人謝逸写苦楝。
曾祖父临终前,把爷爷叫到床边:
我不行了,这辈子我就开了个当铺,虽说没去做坏事,但也乘人之危,给家里留下些不义之财。按照小镇上的规矩:当铺
不传子孙。我走之后,你把当铺关了。后院苦楝树下,埋有三只宣德炉,是当年一破落清朝王爷路过小镇留下的。柜子里
有一幅唐白虎的真迹,和一堆破烂混藏在一起。家里有难,就可以卖了过难关。
长子为父,你要好好挑起这家,管好你未成年的弟弟。。。
曾祖父说完,就闭了眼睛,去见列祖列宗了。
爷爷披麻戴孝,给曾祖父办完丧事,关了当铺,开了个酱油店,交给奶奶管理,在后院苦楝树花开的春天,带着弟弟,离
开了江南小镇,到上海闯世界。
奶奶的娘家人,在上海已经站稳了脚,爷爷那天在大达码头上岸后,投奔奶奶的舅舅。舅舅在黄埔区开了些旅馆,其中梦
源和振宏旅馆,当时生意正如日中天。舅舅问了问情况说:你弟弟还小,就留在我这里跑堂吧,你是读书人,我没有啥事
给你。大世界黄楚九老板,正好需要人手,我给他写封信,明天去黄老板那里。今天先剃个头,买件像样的褂子换上。
爷爷能够打一手好算盘,写一手好字,于是在大世界黄老板那里做帐房。
不久,日本人打下上海,攻击周边城市,爷爷星夜往老家赶。兵荒马乱的,一夜的船程,走了三天才到。整个小镇空空荡
荡。街坊邻居全不见踪影。敲了半天们,总算河埠头边上布店老爷子出来开门:全都跑到乡下避难去了。三天前乘船走
的,大伙都去了王家浜,那里不通路,日本人没有船,进不去。
正说着话,刘镇长走了过来:我已经派人去把人叫回来了,日本人没进小镇,他们往杭州赶,那里战事紧张。你去家里看
看少了啥东西没有,我那个混蛋侄儿趁乱偷了好多家东西,现在人也不见了。
爷爷回家一看,房间有点乱,独缺了那幅唐白虎的真迹。奶奶第二天回家时候,捶胸顿足:多怪我,跟镇长夫人聊天时候
说漏了嘴。爷爷赶紧安慰:全家人都没事就好。平安是福。。。
爷爷回到上海黄老板那里,继续做他的帐房。爷爷的记录详细,没出过差错,等到日本人战败时候,已经是大世界第一把
算盘了。
在上海已经混了多年,爷爷的弟弟,我的叔公,已经从原来那个土不垃圾的乡下毛头小子,变成上海滩油头粉面的小K
了。国民党接管上海后,歌舞升平。叔公白面小生,混迹于舞厅歌房,一张巧嘴,深得太太小姐们的喜欢,到处吃软饭过
日子。当时上海水上厅长姓沈,有个女儿,是个瘸子,也不小了,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嫌弃她腿瘸,一直没嫁出去。和
叔公在舞厅认识后,一拍即合。决定成婚。
爷爷不答应:“咱们家攀不上,这门亲事我不答应。”叔公也火了:“虽说你比我长十几岁,我处处听你的,我现在也二
十多了,这事我自己做主。你还真把自己当成我的父亲了。”吵着吵着,爷爷一巴掌打了过去:“想结婚,离开我家”。
叔公捂着嘴大叫:“打得好,我明天登报声明,咱们一刀两断”
最后,叔公结婚了,改姓沈。爷爷离开了上海,回到老家小镇。
在后院苦楝树花开的春天,爷爷去了苏州,他在大世界挣了些钱,决定干自己的生意。当时苏州有家老字号酱油店,老板
姓潘,店名叫“潘万盛”。潘家在清朝是苏州四大家族之一,民国时期衰落了,潘老板要出让自己的产业。爷爷钱不够,
找自己上海的朋友们,每人出股份,把店盘了下来。
爷爷干起了自己的生意,店名不能再叫“潘万盛”,是合股投资的店,也怕乱改名字丢了老顾客,因此改名为“老万盛”。
“老万盛”的生意不如预期的好。苦撑一年后,爷爷想扩建店面,合股人纷纷反对。爷爷决定独干,把自己的老本全砸了
进去,扩建店面。
当时国共内战已经开打,局势不明朗,合股人决定往香港跑,纷纷退股,这下“老万盛”的经营出了问题,资金周转不过
来,最后只能破产了事。
爷爷灰溜溜的回到了小镇,恶火攻心,大病不起,背上长了颗毒瘤,街坊老中医过来看看,叹口气说:没救了。
爷爷把奶奶叫到床前:我这一生,没啥成就,但也没有败家,祖宗留给我的房产和三只宣德炉还在,有啥灾难时候就卖了
救急。没啥灾难的,就传给儿子们。后院角落里, 苦楝树下,有三个大缸,是我十多年前酿的上好白酒, 留到儿子们结婚
时候用,酱油店开不下去的时候, 就卖了吧.
那年冬天特别寒冷, 爷爷没能熬过去. 埋在院子里的三只大缸,被冰霜冻裂, 解冻时候,酒全部渗了出来,流到院子里,
香飘四溢. 第二年春天院子里的苦楝花,开得特别艳丽.
后记:
楝树是老家小镇常见的树木,春天清明时节开花,花朵清香宜人。秋天结果,果有苦味,当地人称为苦楝。
去年冬天老家乡下的村干部卖地办厂,天寒地冻的,迁移安睡六十多年墓地。清明节到了,正是家乡苦楝花开季节,写篇
文章纪念未曾谋面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