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卓子原创:人情历练和人世百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对《这些人,那些事》的作者吴念真,我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海峡两岸转变开战国敌对姿态,大陆官方开放台湾文学之后,港台文学选刊之类杂志大行其市。微风细雨飘进来,那些从繁体字转变为简化字的台湾词句,有着我过往阅读经验中,完全不一样的汉语语境。同是方块汉字,哪怕几经简化,毕竟同一字根,到了台湾作家笔下,怎么就可以有如此不同的排列组合,造就如此独特的台湾汉语语境呢?

琼瑶,三毛,席慕容,古龙,各自掀起一阵旋风,横扫中国大陆的阅读界,耳鸣目眩的旋风过后,也发现了朱氏姐妹,天文,天心,天衣,和施家姐妹,施淑,施叔青,李昂,更有文字让我惊艳不已的白先勇,和他身边几个留学美国的台湾作家,於梨华,陈若曦,然后是一堆说不上有多深刻印象的台湾作家。不知什么缘故,当中就记住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吴念真。

后来迷恋台湾新浪潮电影,对侯孝贤散发淡淡乡愁的电影,尤其铭心刻骨。小村小镇出来的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又生活所迫,掉进台北大都市的那份无措无着,是秒杀天下所有文艺青年的必杀技。每每看完一部台湾影碟,无限惆怅,曲终人散的片尾曲响起,往往看到吴念真的名字,署在编剧的那一栏。吴念真和朱天文合作,曾经是侯孝贤的御用编剧。《恋恋风尘》,《悲情城市》,《童年往事》,甚至包括非常小众品位的《海上花》,我记住了作为电影编剧的吴念真。

他在杨德昌电影《一一》出演男主角,我总算把那些奇妙文字寻常对白惆怅故事背后的男人,和他的样子挂上钩。躲在幕后操纵人物喜怒哀乐的吴念真,被迫亮相幕前的聚光灯下:个子不高,一脸沧桑,跟电影明星帅哥的定义不搭界。剧中人已婚,和初恋情人到日本偷情,道德瑕疵,甚至都无法散发道德楷模的迷人光辉。但他独特的男人魅力,让人记住电影演员的吴念真。

男权当道,整个社会对男人魅力的评价体系,完全异于对待女性,戏内,吴念真扮演的角色,是台湾电子工业呼风唤雨的新贵,戏外,吴念真是多次斩获文学奖项电影奖项的名人,算是圈中大佬,有才,有财,有名,这样的男人,矮一点,丑一点,不算啥,一样可以在社会上吃香喝辣,很行得开。

有了这些心理背景,我拿起他这本《这些人,那些事》,首先联想到的,是司空见惯的先入为主: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出生贫寒,上进努力,刻苦打拼,生于1952年的吴念真,今年六十岁了,功成名就,生活闲适之后,千帆过尽,顺手写下的一些文字,“白头宫女话当年”,无非是一些人情练达的文人小品。

但是,我错了。

吴念真新书的章节,篇幅都不长,一篇一篇翻下来,随时拿起,也可能随时放下,他忆旧,思故,怀乡,文学体裁上,的确是我们熟知的那种文人小品架势,写人状物,道尽了他身边的人世百态。内容上,大致上分为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的家事亲情,和以全能第三人称记载的“他”人故事。

不少书评都提及《遗书》,书后介绍,是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以小说之名收入这部非虚构的小品集子,已是异数。他满怀深情以“我”之名写母,写父,到这篇写弟弟自杀身亡,吴念真作为长兄,居然要换一个人称,改“我”为“他”,以小说的虚构之名,才能下笔。难以派遣化解的悲伤哀痛,真的是涔进到骨子内了!

中国文人一向有收罗人间奇情的嗜好,唐朝的传奇,宋元的杂剧,明清的笔记小说,无一不是这种文人情趣的大本营,三言二拍,已是奇闻轶事之文的登峰造极,冯梦龙之后,居然再出袁牧,郑板桥,蒲松龄,纪晓岚,等等小品大家,状述悲欢离合的人间恩怨。

非虚构的吴念真,他的童年,青年,中年,他的同乡,同学,同袍,看到,听到,体会到多少人间奇情啊,无涉鬼怪,情非狐妖,全是他身边的人间:年过六十的老妓(《遗照》),复写两份,同时邮寄两个情人的情书(《长梦》),矿工刮下来的脚掌皮,华丽转身成为高丽参(《老山高丽足五两》),飘落异乡的孤儿(《琵琶鼠》),两夫一妻的家庭(《美满》)。

收罗拍案惊奇人间奇情的文人小品,生来有文人习气的致命缺陷,文人作者附和读者,对人间奇情当中的“这些人,那些事”,酒足饭饱之后,偷窥猎奇,“不动声色”地围观和消费奇人奇事。动了声色的文人也不咋的,比如冯梦龙式样的道德评说,警世,醒世,喻世,书名叫已经是一副道德导师的模样,道貌岸然居高临下的文人心态,昭然若揭。

吴念真文人小品的好,好就好在他的心态。再光怪陆离的人和事,他也没有渲染其怪异离奇,也没有一声三叹地,叹其苦,叹其难,叹其悲。吴念真是动声色的,写家长里短的血肉骨脉,一份赤子之心,自不待言,写家人之外的人间奇情,也如同写自己家人一样,笔墨之间,满怀悲悯。

最难的是,他的悲悯,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同情,而是感同身受地平起平坐。我见得太多功成名就的文人大佬,放下身段,故做低姿态,其实都是做作。难得吴念真和书中人,平起平坐得如此自然而然,浑然天成。

我有个感觉,虽然话不能说满,也不能说得太早,但今后的汉语读者讲到我们这个历史时期的文人小品,吴念真会是一个逃不掉的名字。也因为他的文字,这些发生在台湾几个小地方的人间奇情,会成为新的经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人到中年 / 卓子原创:人情历练和人世百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对《这些人,那些事》的作者吴念真,我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海峡两岸转变开战国敌对姿态,大陆官方开放台湾文学之后,港台文学选刊之类杂志大行其市。微风细雨飘进来,那些从繁体字转变为简化字的台湾词句,有着我过往阅读经验中,完全不一样的汉语语境。同是方块汉字,哪怕几经简化,毕竟同一字根,到了台湾作家笔下,怎么就可以有如此不同的排列组合,造就如此独特的台湾汉语语境呢?

    琼瑶,三毛,席慕容,古龙,各自掀起一阵旋风,横扫中国大陆的阅读界,耳鸣目眩的旋风过后,也发现了朱氏姐妹,天文,天心,天衣,和施家姐妹,施淑,施叔青,李昂,更有文字让我惊艳不已的白先勇,和他身边几个留学美国的台湾作家,於梨华,陈若曦,然后是一堆说不上有多深刻印象的台湾作家。不知什么缘故,当中就记住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吴念真。

    后来迷恋台湾新浪潮电影,对侯孝贤散发淡淡乡愁的电影,尤其铭心刻骨。小村小镇出来的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又生活所迫,掉进台北大都市的那份无措无着,是秒杀天下所有文艺青年的必杀技。每每看完一部台湾影碟,无限惆怅,曲终人散的片尾曲响起,往往看到吴念真的名字,署在编剧的那一栏。吴念真和朱天文合作,曾经是侯孝贤的御用编剧。《恋恋风尘》,《悲情城市》,《童年往事》,甚至包括非常小众品位的《海上花》,我记住了作为电影编剧的吴念真。

    他在杨德昌电影《一一》出演男主角,我总算把那些奇妙文字寻常对白惆怅故事背后的男人,和他的样子挂上钩。躲在幕后操纵人物喜怒哀乐的吴念真,被迫亮相幕前的聚光灯下:个子不高,一脸沧桑,跟电影明星帅哥的定义不搭界。剧中人已婚,和初恋情人到日本偷情,道德瑕疵,甚至都无法散发道德楷模的迷人光辉。但他独特的男人魅力,让人记住电影演员的吴念真。

    男权当道,整个社会对男人魅力的评价体系,完全异于对待女性,戏内,吴念真扮演的角色,是台湾电子工业呼风唤雨的新贵,戏外,吴念真是多次斩获文学奖项电影奖项的名人,算是圈中大佬,有才,有财,有名,这样的男人,矮一点,丑一点,不算啥,一样可以在社会上吃香喝辣,很行得开。

    有了这些心理背景,我拿起他这本《这些人,那些事》,首先联想到的,是司空见惯的先入为主: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出生贫寒,上进努力,刻苦打拼,生于1952年的吴念真,今年六十岁了,功成名就,生活闲适之后,千帆过尽,顺手写下的一些文字,“白头宫女话当年”,无非是一些人情练达的文人小品。

    但是,我错了。

    吴念真新书的章节,篇幅都不长,一篇一篇翻下来,随时拿起,也可能随时放下,他忆旧,思故,怀乡,文学体裁上,的确是我们熟知的那种文人小品架势,写人状物,道尽了他身边的人世百态。内容上,大致上分为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的家事亲情,和以全能第三人称记载的“他”人故事。

    不少书评都提及《遗书》,书后介绍,是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以小说之名收入这部非虚构的小品集子,已是异数。他满怀深情以“我”之名写母,写父,到这篇写弟弟自杀身亡,吴念真作为长兄,居然要换一个人称,改“我”为“他”,以小说的虚构之名,才能下笔。难以派遣化解的悲伤哀痛,真的是涔进到骨子内了!

    中国文人一向有收罗人间奇情的嗜好,唐朝的传奇,宋元的杂剧,明清的笔记小说,无一不是这种文人情趣的大本营,三言二拍,已是奇闻轶事之文的登峰造极,冯梦龙之后,居然再出袁牧,郑板桥,蒲松龄,纪晓岚,等等小品大家,状述悲欢离合的人间恩怨。

    非虚构的吴念真,他的童年,青年,中年,他的同乡,同学,同袍,看到,听到,体会到多少人间奇情啊,无涉鬼怪,情非狐妖,全是他身边的人间:年过六十的老妓(《遗照》),复写两份,同时邮寄两个情人的情书(《长梦》),矿工刮下来的脚掌皮,华丽转身成为高丽参(《老山高丽足五两》),飘落异乡的孤儿(《琵琶鼠》),两夫一妻的家庭(《美满》)。

    收罗拍案惊奇人间奇情的文人小品,生来有文人习气的致命缺陷,文人作者附和读者,对人间奇情当中的“这些人,那些事”,酒足饭饱之后,偷窥猎奇,“不动声色”地围观和消费奇人奇事。动了声色的文人也不咋的,比如冯梦龙式样的道德评说,警世,醒世,喻世,书名叫已经是一副道德导师的模样,道貌岸然居高临下的文人心态,昭然若揭。

    吴念真文人小品的好,好就好在他的心态。再光怪陆离的人和事,他也没有渲染其怪异离奇,也没有一声三叹地,叹其苦,叹其难,叹其悲。吴念真是动声色的,写家长里短的血肉骨脉,一份赤子之心,自不待言,写家人之外的人间奇情,也如同写自己家人一样,笔墨之间,满怀悲悯。

    最难的是,他的悲悯,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同情,而是感同身受地平起平坐。我见得太多功成名就的文人大佬,放下身段,故做低姿态,其实都是做作。难得吴念真和书中人,平起平坐得如此自然而然,浑然天成。

    我有个感觉,虽然话不能说满,也不能说得太早,但今后的汉语读者讲到我们这个历史时期的文人小品,吴念真会是一个逃不掉的名字。也因为他的文字,这些发生在台湾几个小地方的人间奇情,会成为新的经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我先坐个沙发!
      • 嘿嘿,想不到去年四月见报的稿子,就特意写到“心态”,此刻翻出来,拜拜中坛的山头,也算是应景
        • Does freelance writing make a good living here or is it rather difficult? You should have The Rolia Blog of table.
          • 没所谓啦,反正俺有美分党党员身份,ABCDE地发贴发下去,养活自己还不容易?
            • Really? Are you implying that you get paid here by the postings you made?
    • 桌子妹妹是个很好的写家, 也就是写作的专家, 不是酱油哥说的写手. 赞一个.
      • 沙发专业户,痛失沙发宝座,怨不?
        • 无怨无悔啊, 只要是桌子妹妹的都要顶.
    • 忘了提一句,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在多伦多公立图书馆有收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看。
      • 写得很好,谢分享。
    • 写的真不错,和民主系列简直是判若两人,政治果然是害人不浅
      • 多谢发言,这些文字的背后,是同一个人。六四之后,共产党要的就是你嘴上的这个效果,去发财也好,风花雪月也好,吃喝玩乐也好,只要不涉及共产党党天下,政治可怕啦,政治让女人不像女人啦,政治害人啦,如此这般,党天下就千秋万代了。
        • 实际上,无论高官达人,还是贩夫走卒,谁的人生和政治脱得了关系?吴念真书中好多篇章,都涉及台湾的政治风云,吴念真编剧的电影《悲情城市》,也可谓赤裸裸的政治片,这儿转一篇讲民主化之前台湾政治黑暗的,供你参考。
          • 政治是不能改变政治的,只有让政治变得无足轻重才能改变被政治左右的命运
            • 如此高论,需要钉起来。
            • 那些前途被户口制度锁住的农村乡亲, 恐怕无力让政治变得无足轻重, 更无力不让政治左右自己的命运.
    • 心态这个词
      有点恶心着我了。

      一个人的知识,经历,感悟,社会/职业状态,等等也同样重要。PH.D. 看问题和农民工看问题很可能会不一样,因为 TRAINING 不一样。是不是心态就是好大件事儿?是不是心态变了,FACT 就不是 FACT 了?

      我也不知道。
      • 你是指这几天好几个谈民主人士心态的精华发言中的心态,还是我这个贴子的谈的文人心态?
        • 以前就有,你的 TRIGGER 了我说以上的话。心态是冰山上的那个角,还是 FUNDAMENTALLY 决定一个人看事情,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心态和其他的在一起决定了一个人。
          • 不过,你发言中,Ph.D.和农民的比较,和心态还是不同的
            我一直都强调人人平等的理念,博士后农民,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民主选举制度中,也只能是一人一选票的选举。

            这样的论调,很容易被人误解,以为我否认伟大人物,否认伟人们在人类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真知灼见,他们的远见卓识,甚至他们的道德感召力,他们引领凡夫俗子的社会进步,流芳千古是有道理的,我一向非常认同这样的道理。

            但这是他们的成就,科学成就,社会成就,政治成就,可以俯视众生,一览众山小,芸芸众生望尘莫及,只可匍匐在地,只可仰望,而不是他们的心态。

            比如我对吴念真压抑不住的欣赏和喜爱,甚至有技不如人的自卑,他在汉语文学史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但所有的非凡,都无法动摇人人平等的理念,所有的非凡成就,都无法成为高高在上一种心态的借口和理由。

            能者多劳,伟人们,聪明人,健全人,纳税多的富人,包括中产阶级,尽管去过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去吧,但不能因此就觉得高人一等,就时不时冒出笑人无气人有的言辞,就是心态,而不是对社会的贡献。
            • 假设“正确”心态是知道自己有几斤,“不正确“心态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心态好固然好,不好也不能减少那”几斤“。至于“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笑人无气人有,那是一个人自己的 CHOICE。读者来决定自己的价值观是否靠近还是远离。
              • 言者无罪,心态当然是很个人很私下的心理活动,问题是,人都不是一个孤岛,凡是跟人打交道,个人私人的心态,就会涉及到别人,根本无法做到是仅仅只是“个人的选择”,笑人无,气人有,被笑,被气的人,都会有心理反应哦。
                • 同意。我尽量相信因果,也尽量相信 forgiveness debts。另外负能量心态也会使社会进步。
        • 加多一句,我的素质和修养都相当低,看事情偏颇肤浅得很。这只是我随机想到的,就拎出来说说。没有特指。
    • 非常喜欢侯孝贤的电影,包括你提到的《恋恋风尘》和《海上花》,还有《最好的时光》。淡淡的真情,却感动到心底的最深处。吴念真的名字似乎很耳熟,却想不起哪里听说过,又似乎和吴真真不一样。需要到图书馆补补课了。
    • After reading your posts in the other forum, I am not surprised that you love books, though I don't read many Chinese books now. Never mind all those nonsense and platitudes about “state of mind”. Enjoy your posts. They have contents and thoughts.
      • thanks, for supports! yeah, you are right, we never mind these non sense, I treasure my own life to the fullest, do not want to waste any second of my life.
    • 拜读~~这么多名字。。一个都不认识。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