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那些年出国的那些事(原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上世纪刚刚进入80年代,父亲头回出国考察,回国后人还在北京就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信,描述他的所见所闻和感想,这是我第一次比较详尽地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对国外的物质文明我早有思想准备,但精神文明程度让我深受震动”. 30多年过去了,信中的内容我都想不起来了,但不知为何惟有这句话没有忘记。不过精神的东西看不见,而且需要更加漫长的过程,周围人羡慕的是出国带回来的彩电,音响。

很快出国从稀罕事变成了时髦事,大家纷纷以各种途径走出国门。从90年代初开始,已经参加工作的我经常出国培训或出差,那时候传说出国天天泡面,但我们的欧洲大公司员工食堂是相当地好,费用公司有补贴(所以刚到加拿大时对上班自己带饭颇不理解),培训合同里都包含这笔费用,每天1~2餐凭餐卷在公司解决。当时通常选住的酒店都是交通购物便利,还带有微型厨房,正常班的晚饭就在酒店自己做。还记得第一次去超市买菜好稀奇芹菜那么大个头,相比国内鸡肉也算便宜,所以烧鸡腿就成了家常菜。也曾看着宠物罐头傻傻地以为印在上面的猫猫狗狗是商标,幸好怕不合口味,没有开一听尝尝。自己做的那顿中餐是安慰,是长期战斗在海外的支撑。本人对此颇有天赋,独家秘制引得蹭饭的不断。因为我的行李里不会净带榨菜方便面,而是四川麻辣调料和军用肉罐头,特别是红烧肉罐头,加上卷心菜烧出来好吃极了。

后来几年,荷包比较充裕,开始下馆子了,也不太敢吃中餐, 因为欧洲的中餐比西餐贵,而且味道完全不合预期。有回我们在东柏林一家中餐馆吃饭,边上一个大长桌子是国内来的一个团,他们正在质问导游为什么不给吃饱,导游是个天津籍的留学生,费力地解释每天餐费是固定的,中餐太贵所以量不足,吃西餐大家又抱怨吃不惯……

那些年在国门进进出出,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呆了半年,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轨迹是看得非常清晰,几乎每次出去都可以感受到巨大的进步。渐渐地,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所到之处碰到国内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最早父辈往家里搬的家电大件,很快就没人买了,不少海龟留学生搬的是汽车回国。跳蚤市场的二手货没人追捧了,虽然名牌还没有象今天这样流行,单位同事也开始拿着别人给的巴黎商场的目录让我们给捎回首饰,香水,坤包等时尚用品。我有次在法国买了酒杯,第二年就发现国内也开始有很多漂亮的玻璃器皿。后来单位房改,我们买的最多的是家居用品,有位同事曾把一块带sink的厨房台面带回国,我到现在也不清楚这家伙是怎么弄上飞机的。

我的业务范围基本是在法国德国。那时国内买私家车的人多偏爱桑塔纳,觉得3箱才称得上轿车,我却毫不犹豫地选了雪铁龙富康,因为它的”欧洲最流行款“的推销词完全符合我井地之蛙的见识,压根没考虑到其中也有空间局限的因素。后来去了一倘美国,才又看到不同的景观。

有些事现在想想挺有趣的,一个培训我们的德国工程师,平时闲聊时就抱怨税太高,多劳多交,不干也拿差不多的钱,那可是93年喔。再有就是巴黎这个那个工会来不来就罢工,看来这是西方社会的老毛病了。

也许是运气,那些年在异国他乡没有啥不愉快的经历,也没有感觉到祖国经济落后连累自己被歧视,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想要什么和可以得到什么. 如果把移民比做一段姻缘,我无疑是幸运的,先恋爱后结婚,一直很甜蜜, 首先要感谢中国的改革开放,然后要感谢加拿大的移民政策。

斗转星移,如今的中国,出国已经是平常事了,甚至移民对不少人而言是痛苦事,是错失机遇的无奈事,这般巨变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为过。而我们这一代,正是巨变过程的见证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人到中年 / 那些年出国的那些事(原创) +2
    • 鼓掌!!! +1
    • 先顶后看!
    • 刚出国时, 餐馆打工的都是中国留学生, 洗碗博士们都抢着干, 中餐馆里用餐的几乎都是洋人~~~现在出来的小留们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 移民对不少人而言是痛苦事,那为何还作?
        • 大概是痛,并快乐着。
        • 为了孩子?
          • 估计大部分已婚的,都会同意吧?
            尤其女士
      • 15年前来加拿大,飞机头等舱基本都是白人,现在, 基本都是中国的大妈大爷.中国经历了空前的机遇, 我们如同从宝山空手出来,真是浪费了在中国的大好机遇. 新移民说, 你在家中坐着,自己的房子就去涨, 你啥都不需要干, 当然, 你要赶上单位分到房子, 本人不幸没赶上. +1
        • 当年如果有套房子,铁饭碗, 傻子才出来.
          • 补充:当年如果有户口,套房子,铁饭碗, 傻子才出来。
            • 父亲80年代初笑着拒绝出国名额, 已经在中国好不容易混进了剥削阶级,干嘛出国去当被剥削阶级?
              • 人往高处走才是正常的。。。
                • 哪里高很难说,看看上海北京的房子, 郭P子在电影牧马人里赶着马车送他们去北京看海外来的爷爷时候说, 你别看许现在是右派, 凡事还要看发展. 牛奔把个小人物演活了,尤其冲砸烂狗头的标语撒尿的时候,还在读着这四个字.
                  • 像不像?(#9515369@0)
            • 看来傻子很多啊。
          • 嗯。我就是你眼中的傻子了。。。不过,人生就是一路走一路丢,傻就傻呗。。。
            • 有失必有得。正想问,你好像在房坛现身,碳粉还是黑碳?我被他们搞得六神无主,觉得两边说的都有理。新房closing日子越来越近,老房子卖还是出租?
              • 像不像?(#9515369@0)
                • hahaha
              • 我到处溜达看热闹而已。。。一点感觉:你老房子的location很重要;另你自己的目标更重要。出租房子可不是个太好玩的事情。最近关注了非华人区的416区的房子,感觉涨的并不如探长说的那么高。很多成交价都比listing价低。如果我是你,肯定卖了enjoy当下生活。。。 +2
                • 是啊,也买了新房和我一起看家具的朋友,因为决定出租旧的,就放弃了家居装饰计划,随便划拉点凑合,影响生活质量我很不甘心的。
                  • 9494,许多住着大房子,而平时尽挑打折东西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他们。 除了,在亲戚朋友前聊天时可以短暂自豪一下用,平时打理的精力也要加倍吧?
                    哪有功夫,轻松享受生活啊!

                    或许,生活态度不同吧,他们累并快乐着 ?!?! who knows ?
            • 沉默小妹妹,如果你在国内有套房子,有个铁饭碗, 出来也不傻。而天底下没有比可怜虫老夜更傻的,放弃国内不受地方管辖的铁饭碗和马上就能分到的房子,自费留学,千辛万苦,最终变成了loser。
              • 不信, 当年能自费留学的家境都不会差~~~
              • 你比我好,至少曾经富有过:当年自费留学,好阔气啊。。。我嘛,无所谓。经历多了,感觉都活了几个轮回了。另外,你要叫我大姐才合适吧?:)
                • 我从来没有富过,
                  你才40出头,叫你小妹妹正合适。
            • 我也是。不过有谁在20年,10年前预测到中国的现在,起码我没有这个能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又能预测10年,20年之后的事情
          • 嗯, 国内啥都没有的出来也没啥遗憾了~~~
          • 嗯,我也是你眼中的傻子,我还知道好多这样的傻子。:)出来了,才知道曾经拥有的多么可贵。
            • 不过也不能说全无所得。经历是一种财富,这些年的磨练后眼界,思维,能力应该是我呆在国内不可能有的。
        • 我同学出来后又回去了, 现在在国内啥都有, 就是觉得累~~ 人, 还是要多看你得到的, 不要去想你应该得到的~~ +1
    • good sharing !
    • 先顶后看!
    • 还记得那会办个因私护照还得有4000美元存款证明 还得出国激活护照 买电器回国免税还有大件小件额度
    • 原来小城是红二代! +1
      • NoNoNoNo, 我家书香门第,一直被称为共产党的朋友”进步“人士,文革时的遭遇可想而知。改革开放后人才知识化,家父才被启用。PG决定脑袋,我对邓小平的历史功绩评价不低。
        • 按照Tyra的说法,小城同学是可以欺负的。LOL
          • 来,来,来,快让我欺负一下!
    • 先顶后看
      • LOL!这么多先顶后看的,今天都忙?
        • 我读了一遍,准备回家再读一遍。
        • 看完了,真羡慕你当时能去欧洲培训机会,那经历可美了。让自费留学的夜游神流口水吧,我也流了一地了。LOL
          • 你以为我不想留学?我爸担保人也找了,考这考那也得本事不是?而且读书要吃苦的。
            • 唉,隔灶头香啊。LOL
    • 不错。能不能再多写点?
      • 想哪写哪,喜欢回忆往事,是老了的征兆。 +1
        • 哈哈哈,太消极了些。至少也是,
          给坛子里年轻人,送的福利。
    • 咱爹的那句话俺是由衷地赞! 海外20载物质生活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而浸透我辈灵魂的是精神文明程度!
      •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深深流传海外,不信你瞧。
        +1
        • 想起北美崔哥了, 笑话终究是笑话, 不过也可算一种文明哈!
      • 旧式知识分子总是关注内心多一些,而且我们祖传性格都更适合这里的社会环境。
        • Good for you :)
    • 哈哈,俺当时也是老爸几个国家走了一遍,说你以后得出去,于是俺就不知目的地去读外语,然后托福GRE的。莫名其妙的上了飞机。直到20多小时后到了学校,一摸口袋只剩几十块,就傻了眼,苦难的日子就是这样开始的。
      现在想想,当时咋这么胆大!!
      • 老卡太厉害了! +1
      • 哈哈,年纪越小,胆子越肥。LOL
      • I had $300 borrowed money in my pocket when I first landed in US (of course I also knew I had graduate school fellowship waiting for me then).
    • good story
    • 好像有个词叫“神使鬼驱”。
      该来的早晚要来,房子位子车子都拌不住腿。人都有想头儿,现在不是中产吃饱喝足了时兴移民?在京沪躺着10多年20多年数够了钱再来确实合算,可这是谁也算不准的命。先走的不一定能抢着好运,写够了Reference才想起动身的反而有大甜头,命!
    • 很有共鸣
    • 我当初出国根本没想过这些,只是想跟女朋友在一起。觉得和她在一起就是快乐的。一晃也十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