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一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的移民生活 前言

加拿大地广人稀,面积为9976139平方公里,世界第二大国,人口3千2百万左右,华人移民人口占10%。加拿大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阳光充沛,四季分明。

我的移民生活和所有刚来加拿大的新移民一样,一切从零开始,租房子、找工作、学英语……我和丈夫还算幸运的,抵加10天 他便开始打工了,我1个月后同时找到FULL-TIME 和PART-TIME工作; 第5个月里,我的丈夫找到了他的专业工作,年薪3万多,工作职位是技术员。

我写“我的移民生活”是想让国内的朋友们了解国外的真实情况,风俗人情,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我只是就我们的生活随感而发。

第一个月

1999年5月3日早晨10点,我和丈夫激动不已地走出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站在维多利亚湖边憧憬着将来的移民生活,因为,我们的移民面试正式通过了。

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申办移民,这期间为出国作了充分的准备。登陆前阅读了我们的朋友王又辛的信,对移民生活有了一个理智的认识,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做好了准备。我以前对国外生活的幻想也被实实在在的计划替代了,我购买了许多的生活用品(主要是厨房内的),衣服(正规的和一般的),学习用品等等。现在想想真可笑,我连笤帚和簸箕都带上了(放在海运的纸箱里的),不过当时想到一住进租的房子里不用买什么,什么都有很方便。所以到加拿大后刚开始我们没有买任何生活用品,一些消耗性的日用品也用了3个月。

1999年10月20 日在北京机场,我最好的朋友突然从上海赶来送我们,那时我才感到,出国舍不得家人,还舍不得从小一起长大的知己。在登机口挥泪告别,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了飞机。 上了飞机一看有许多移民家庭,多是有小孩的,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出国前我是幼教老师,一看到小孩我便想我要是能在加拿大从事教育工作多好! 飞了几个小时后我们下飞机在韩国汉城转机,和一同转机的中国人聊了起来。

10月20 日晚上10点我和丈夫乘坐的大韩航空KE72次航班抵达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的LESTER B. PEARSON 国际机场。加拿大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安大略, 多伦多是一个繁忙的大城市,又是新移民最喜欢定居的地方之一。多伦多位于加国经济最发达的大湖半岛上,市区面积97平方千米,有三个国际机场,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最大工商业城市,安大略省省会。

我们出国前的兴奋已被十几个小时的空中飞行颠簸得没有了。 一下飞机, 昏头昏脑地排队出关, 那天出关的人很多, 我们排了1个小时才出关;第一次登陆的新移民需要见移民局的移民官,一位黑女移民官接见了我们,首先向她出示了护照和移民纸,然后她问了我们的名字,核对了一下护照和移民纸,接着直接问:“HOW MUCH MONEY DID YOU BRING TO CANADA?”(你们带了多少钱来加拿大?)丈夫说:“大概一万五千加元。”移民官便在我们的移民纸上写下了这个数目。因为每天有许多的新移民是中国人,所以,出关后有一位华人工作人员专门发送各种资料并且做简单地介绍 ,如每个人需申请社会保险号码卡,三个月后申请健康卡,有小孩(17岁以下)的家庭可以申请政府的牛奶金补贴等等;最后是取行李,我们的行李包在那个时候烂了不少地方。

终于走出了机场,感觉有的像冬天,将衣领竖起来赶紧钻进了汽车里,匆匆地往王又辛家赶去,那时已是凌晨零点了。

我们很辛运,由于在飞机上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有朋友开车来机场接机,顺便也带上了我们,不过付了20加元,那还是为我们省去了找地士的麻烦。这两个朋友出关见移民官时被要求出示所带的全部美元,他们把钱放在保险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去厕所拿出来,一张一张地数给移民官看,折腾了不少时间。 在车上,我又兴奋起来了,不停地问问题,张望着外面的夜景。开车的朋友讲了大多伦多和小多伦多的关系,还不时地指一些高楼大厦给我们看,我还在车上第一次看见了CN塔。很快,我们抵达了BLOOR大街,突然,我看见有两三个无家可归的白人躺在地上,冷的打哆嗦,我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靠在丈夫肩上说:“明天我就要开始找工作!”,惹得大家都说,明天你还倒不过时差呢!我笑了笑,接着开车的朋友说我们的地址到了。下车后再三地感谢了他们,看着他们远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终于到了!

我们的朋友王又辛来到了楼下,(在车上已借开车朋友的手机告诉了他大概抵达时间)帮我们把行李一件件地搬进楼内大厅,然后乘电梯到了他家。一进他家的门,我顿时感到像夏天,脱下外套后,王又辛便端出早准备好的米饭和菜叫我们快吃,还没来得及感谢他,他说还有许多的资料要给我们,帮我们安排第二天的日程,如申办SOCIAL INSURANCE NUMBER CARD(社会保险号码卡,简称SIN卡),存钱等等。王又辛替我们想得特别周到,送了我们多市的地图;告诉我们要去HUMAN RESOURCES CENTRE(人力资源中心)申办SIN卡,那很重要,将来工作必须要有SIN卡;还介绍了他家周围的环境情况,银行在哪,MALL(商场)在哪等等。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时间已很晚了,王又辛和我丈夫将气垫床一点一点地充起来,我便拿出随身带的床上用品铺上去。他劝我们睡不着也要睡,争取早点倒过时差来。洗完澡躺下后,我们实在是睡不着,看到远处的CN塔,宁静的街区,想想第二天的事情还多,只有躺下闭上眼睡了起来。

第二天,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我们首先步行到HUMAN RESOURCES CENTRE(人力资源中心)申办了SIN卡,一路上还见了不少松鼠,在街边地草丛里窜来窜去地,根本不怕行人,活得很自在。

加拿大的人力资源中心各种资料一一俱全,申办SIN卡的表格在架子上,要先填好表格,然后和着护照、移民纸一起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后退回护照和移民纸,两个星期后SIN卡便会寄到你表格上所填的地址。申请SIN卡的程序很简单,是免费的。

接着我们揣着美元到银行存钱,因为王又辛曾说过,没有SIN卡或别的什么证件(除护照和移民纸,如健康卡、驾照)是存不上钱的,但是可以解释昨天才登陆加拿大,有的银行会接受存款的。我们给接待人员解释后,又是出示护照又是给看移民纸,她到办公室打电话请示,然后拒绝了我们的存款。我们想起王又辛还告诉我们的另一招,到唐人街的银行试试。多伦多的交通真是四通八达,电车、公汽、地铁、出租车样样齐全,无论到哪里都能找到就近的车站。我们乘地铁,然后转了电车来到中区唐人街(多伦多有三个唐人街区,西区、中区、东区,最热闹的还是中区。),走进同一家银行照样是解释、出示护照移民纸,没想到他们真的接受了我们的存款,而且服务态度特别好,看样子唐人街的银行特殊服务肯定很受新移民的欢迎。

存上钱后如释重负,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唐人街的华人超市,唐人街的华人超市很多,如华隆、大江、金山等等。超市里是应有尽有,蔬菜水果不分春夏秋冬,品种繁多,各类中国特色食品也是琳琅满目,大人、小孩喧闹着选购食品,热闹得很。逛了一会儿,买了《星岛日报》回到朋友家,我想到昨天晚上在BLOOR街看到的流浪汉,首先找出招工信息的专版,一看几乎全是体力活。出来前,我们已做好了艰苦的准备,所以不挑剔工作的类别,只要给的钱高些就行,刚开始有份工就不错了。我发现了一则招聘陪伴老人的广告,虽然没有写多少钱一小时,但我想,反正教小孩和陪老人也没什么大区别,从心理学上分析,老人和儿童有很多方面相似的,不管多少钱我还比较感兴趣。我打电话联系,是一个香港女人,问我有没有经验,年龄(一般洋雇主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最后问能不能听说广东话, 我很吃惊,出国前从来都是刻苦地练习英语,哪知道来到英语国家找的第一份工便要求听说广东话,幸好我确实能听懂一些广东话,但不会说。香港女人还比较满意我有相关经验(教小孩的经验)和年龄,说陪那个老人听他唠叨便行了,每天上6个小时(下午2点-晚上8点),每小时$9 ,并约我第二天面试,如果面试通过当天就可以上班;后来我又打电话找到一个在超市收钱的工 作,也要会讲广东话,约我面试,但是太远了,我拒绝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第二天要面试的地址放好,准备晚上问问朋友怎么去。这时丈夫和我实在支撑不住睡意了,半倚着躺在椅子上睡了起来。

迷迷糊糊地睡到6点左右,王又辛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了。我赶紧告诉他我得到一个面试机会的消息,并请他帮忙确定地址和介绍经验,丁大姐(王又辛的妻子)也下班了, 大家有说有笑地边聊边做晚饭。晚饭后王又辛帮我们联系到一家长春人出租的地下室,450 加元/月,离他家往北有三四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决定当天就搬,真不想打扰他们了。为了节约钱,王又辛骑自行车从超市里找来一个手推车放在大楼下,我们一件一件地搬行李到走廊,乘电梯下楼后硬是把全部行李给放到推车上,将将就就地启程了。手推车只用于他家到地铁站的一段路,后来全是我们自己搬上搬下的,幸好只有3 个大箱子和1个小箱子,我背了一个书包,丈夫垮了一个公文包,又有王又辛的帮忙,我们三个人先乘地铁,转了一次公汽,终于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北约克。

北约克区是多伦多比较富的区,大多住的是拿年薪的白领阶层,这里的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不断有家长为了孩子而搬到这里居住。这里离市中心较远,没有车的人乘地铁或汽车上班,就是时间长点儿。我们的房东是长春人L一家,他们来加已经快10 年了,孩子十六七岁。他们的房子是贷款买的,很大,两层楼带一个小院子,他们住楼上,地下室一直就对外出租。地下室有三间屋子,一间公用厨房和卫生间,厨房里有餐桌、冰箱、炉灶和吸油烟机;其中的两间屋子已经租给一个上海的留学生Y和一对刚登陆几周的福建移民夫妇,剩下的一间便是我们的了,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说实话,我们真没想到登陆第二天就能住进固定的租屋,虽然是地下室,但是条件不差,我们很感激王又辛。时间不早了,王又辛明天还要上班,我们送他出门,拜托他帮忙收我们的SIN卡和信件,他爽快地答应并匆匆地回家了。我们和房东谈了具体的租住条件后关上门,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了。房间里已有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赶紧拿出床上用品铺到床上,我们得好好地休息一下,因为明天我还有个面试,那个地方很远。

我通过了那个面试,可我觉得条件不合适,拒绝了。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些食物和牛奶。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到唐人街采购了许多东西,如大米,肉类、水果和蔬菜。我丈夫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我是南方人不会做,我们决定以米饭为主食,所以买了一个电饭煲。在这里我发现洋人和我国的北方人生活上有很多共同习惯,他们都爱吃面食,不爱吃辣,做法很简单。一般洋人家里的厨房设备很齐全,炉灶、烤箱、微波炉等等,处理台和水池都是不锈钢的,抽屉柜子多而设计合理,复杂的厨房做出简单的菜。我们住的地方虽然不大一样,可我们很满足,毕竟才登陆2天嘛。

另一个房间的上海留学生Y成天地上学,早出晚归,我们很少见面。那对福建的夫妇刚来几周妻子便开始打工了。她是通过《星岛日报》找到的,在一家上海餐馆包混沌,上班的地方很远,每天8小时,老板要求一天包2000个馄沌,每小时$7,在国内她和我是同行。每天晚上做晚饭时我们聊一聊,互相交流息。

我们决定搬到离市中心近的地方住,那样工作机会多而且到哪上班都方便。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来自湖南的C,他来多伦多2年了,在BLOOR街上有了一个自己的店铺。他的朋友,新移民夫妇X和他一家人合租了一套大的公寓,所以X 租的房子就空了,在靠近市中心的ST.CLAIR街,房东是希腊人,他建议我们去看看。后来我们去看了,地势不错,条件比L家好些,厅、卫生间和厨房都是自己用,不合用,我们决定搬到那里。X还介绍我的丈夫去他打工的一个工厂仓库上班,$8.50/小时,每天8小时,6个月后有福利。还没有展开找工作的计划, 朋友就介绍他去打工,这对新移民来说很难得了。看看日历,不知不觉地我们已经登陆加拿大10天了。

搬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安装电话,电话在国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多伦多的‘BELL CANADA’电话公司有一条免费拨打的华语安装热线—18007151888, 如果要求讲普通话,服务人员就会用生硬的普通话为你服务了。我很满意这条热线的服务态度,关于电话方面有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问,绝对得到满意的答复。有一次,我和接线生通完话 ,顺口说了一句:“你的服务态度不错。”后,他便请求我能不能将他的表现反映给他的组长听,我很理解他并答应了,谁不想在工作中得到表扬?何况他们的确做得不错。安装电话后一定要安装一个留言器,大概$20左右,‘BELL CANADA’电话公司也有留言服务,$5.00/月。留言器或留言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你不在家时,雇主打电话找你可以留言,你回家后,首先听留言再安排第二天的日程或马上回电话联系。

一天,王有辛打来电话说我丈夫的SIN卡已经寄到他家了,可我的还没有,后来才知道夫妻俩的SIN卡即使是同一地址也是分开寄的,大约一周后我收到了我的卡,我们都很激动,当天我给家里人写了第一封家书。

早就听朋友说,加拿大的HUMAN RESOURCES CENTRE(人力资源中心)是找工作的好地方,到那里登记时,带上护照就可以了,填个表,然后得到一个证明你已登记过的卡片,每次进去之前出示即可。加拿大的人力资源中心到处都是,基本上在你住的小区周围肯定能找到一个,而且条件很好,免费打(市内)电话、发传真、 打字、上网、打印,有的地方复印也不收费。一天上午 ,我们到离家最近的人力资源中心登记,各得到了一张有条形码和号码的卡片,每次近中心前扫描一下就行了。工作人员特别热情,介绍整个中心的布局,各类资料书的位置和使用电脑、发传真和复印的区域,打电话的房间和卫生间等等。后来,每周六我们都去人力资源中心用电脑,上网找工作,打印各种资料,很方便。

在我们的表格上有各自的出生年月,工作人员发现我还没到25岁,便又引荐我到楼上一个机构,名为ST. STEPHEN’S COMMUNITY HOUSE,推荐我参加一个政府的年轻人就业计划,这样类似的机构在多伦多也有不少,他们有许多特别的计划,其中有一项计划是专门为16-25岁刚毕业或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找工作,帮助他们去获得第一份工作经验。他们推荐年轻人到某单位,因为这是一个政府计划,(需面试)如果这个单位接受了被推荐的人后,便可以得到政府的WAGE SUBSIDY(工资津贴),也就是说政府和雇主各付一半工资,加起来就是被推荐的年轻人得到的工资;雇主四个月内不得以不合理理由辞退被推荐人。在ST. STEPHEN’S 我见到了为我安排的帮助者,NADINA,我每周见她两次。她是一个热心的加拿大人,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听说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NADINA告诉我各种工作的福利情况,支付情况,面试的技巧,并且替我修改了简历,我们积极地做着找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NADINA通过各种途径在推荐我,同时我也自己找。ST. STEPHEN’S COMMUNITY HOUSE为我打印了一封信,信上说我是他们的帮助者,希望雇主看到信后可以与他们联系,考虑给年轻人一次获得经验的机会,参加政府的这项计划。有了这封信后我可以在自己找工作的时候给雇主看,他们感兴趣的话就会录用我,这样NADINA和我同时进行,谁先找到就通知对方,以最快的速度寻觅工作。在我找工作的1个月里,得到了8次面试机会,有餐馆、商店、工厂和学校等等。我总结出几条经验,当然首先是英语要流利,简历要专业化,国内那种格式不适合加拿大,一定要到人力资源中心找工作人员修改,否则只能被招聘人扔进垃圾桶,一定要熟知自己的简历,介绍时要有条有理,面试前必须认真准备。

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我们也需要变换战术:应聘餐馆工作一定要事先搞清楚你所应聘的那个职位一般是多少钱一小时,他们不会告诉你,而是要你出价,从而知道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如果不知道,那就惨了,他们只会给你安省最低的工资标准(目前是$6.85/小时);去商店面试,关键是你要表现出你是一个大方、外向和聪敏的人,商店里多是做与顾客面对面的工作,大方、外向是基本的要求,聪敏说白了就是你知道如何让客户买商店的商品;到了工厂,一定要让雇主看到你的诚意,死心塌地地愿意在工厂干,而且是个很努力的人;学校主要是语言问题,然后是相关的教学经验,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和你的性格。在面试的过程中最常问的是“来加拿大多久了?”“有什么加拿大工作经验?”“将来的工作目标或计划?”“以前做过什么工作?”等等。由于应聘餐馆工作是我最先经历的面试,我根本说不出那个工作每小时应付的工资,胡乱说了一个被否认后得到一个最低的工资标准,几天后我打电话问,他们不录用我;在与商店经理(香港人)面对面回答问题时我表现出我有很强的交际能力,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知店内的商品,然后介绍给客户,经理当时就提供了工作给我,但当时NADINA已经为我找到另一份办公室工作,我权衡了一下,拒绝了这份工;工厂里噪音大,面试也很简单,只要你说你的动作很快,一般都能录用,不过我没有干;学校那份工作主要是在孩子们放学后带着他们玩,是短期工作,工作时间每天才2小时,我觉得如果为了这份工作丢了NADINA为我找的那份办公室每天8小时的工作挺可惜,所以放弃了。在国外就是这样的,生活是第一位的,兴趣和专业刚开始都只有放在第二位。

从11月开始,多伦多慢慢地走进了冬天,白天特别短。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丈夫便上班去了,晚上天黑了才回到家。离我们家不远的一条街上有成人夜校—BICK FORD CENTRE,我们双双报名读英语,他读托福班,我读口语班。在加拿大,公立教育系统很完善,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读书,实行12级教育制度;全国约有70所大学,各省还有社区学院250多所。

对待移民, 开办的各种英语班也是免费的(从2000年开始要收一些杂费,$10-$20,也不多),如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LBS(LITERACY AND BASIC SKILLS)和LINK(LANGUAGE INSTRUCTIONFOR NEWCOMERS TO CANADA)等等,只是报名时出示一下护照和移民纸。白天班是周一至周五的早上9:00到下午3:00,业余班是周一至周四的晚上7:00到9:00或周六的全天。这个学校有很多的中国人,都是登陆不久的新移民,大部分的人像我丈夫一样白天打工晚上学英语,有的想考过托福后进大学深造,拿更高的学位;有的想练好英语后赶快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很辛苦。因为我没有工作,我读的是白天英语6级班和晚上英语5级班,学校里英语班按难易程度分:最高级—托福班,然后是6、5、4、3、2、1(初)级班。另外,还有各种电脑班。在我的白天班里有6、7个中国人,晚上班里有4、5个中国人,大部分人都来自北京、天津、南京、深圳和长春,两个班都有非洲和东欧国家的人。上课除了笔和纸什么都不用带,老师发学习材料, 有语音、语法、阅读等方面的内容,白天班遇到天气好的时候,老师还组织一些室外活动。

11月11日是加拿大的“REMEMBRANCE DAY”—休战纪念日,为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难者而规定的节日。白天班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的纪念活动,我还见到了BICK FORD CENTRE的校长,她是一个女强人,在多伦多开办了许多学校;各个级别的班都选代表上台歌颂和平时代,我和同学们也上台简单地用英语说了些赞美和平的话。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每天下午3:00放学后到人力资源中心上网查资料、找工作、打简历、发传真等等,5:30回家简单的做好晚饭,6:50 又回到学校读书,丈夫下班后,在路上啃一个苹果直接去上课,晚上放学后和他一起回家。

我感觉,在国外的中国人都在不停地学习, 至少语言是一个永久的学习对象。移民加拿大的人大多都是国内的精英,有文凭、有工作经验、经济情况好,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挣更多的钱,但是由于英语不好往往遭到些挫折和打击。政府鼓励人们积极去找工作,有免费机构培训、辅导和鼓励失业人员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可还是有一大部分的新移民来了一年、两年都没有好工作,因为:国内的文凭这里不承认,即使你公证了(来了才知道国内公证的没用);工作经验再多,雇主只要加拿大经验;经济情况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朋友介绍就不同了(只是就打工而言),文凭、经验都是次要的,有劳动力就行了。但最重要的还是语言问题,语言不好永远只有在西方社会的最低层挣扎。我切身的体会就是,大部分新移民的英语都不好,又羞于开口,这样是一个恶性循环。语言一定要开口讲,说错了不要怕,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一有机会我便不停地练习听说能力,当地习惯用语和俚语也学得很快。给洋人打工,英语好交流起来方便,慢慢的结交一些朋友,融入西人的一般阶层;给中国人打工又需要会讲粤语,才不会受歧视,早些年来加拿大的中国人大部分是讲粤语的,他们从做小买卖开始到建工厂、开公司,已遍及了整个加拿大。

在生活中,人们说的英语和我们在国内课本上学的大不一样,哪怕有时候你听清了每个词你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是当地俚语。语言不好,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挫折,即使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也无法争辩。另外,我们每个人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好汉不提当年勇”不要动辄就想到以前在国内如何如何,那样只有增加你对加拿大的反感并且打击你的信心;不能有消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一些,不要一个劲地钻牛角尖。在这里,要积极的面对困难,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认识的人中有研究生刷盘子的,博士生做沙发的,国内高级工程师待业的,关键不是工作的好坏,是在工作生活中慢慢的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的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各方面准备工作做好后便可以朝目标冲刺。所以不如出国前先做好吃苦的准备,来到国外后你也不觉得失望,不用走 “吃一歉,长一智”的过程。移民加拿大的人中不乏有英语不错的,树立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刚开始,边打工边充电,半年或更短的时间内便找到了本专业的工作,而且拿年薪,有福利,有了固定的生活后,他们仍然在学习。

在抵达加拿大的这一个月里,我和丈夫搬了两次家,他没开始找工作,11月1日,朋友便热心地介绍他去打工了,我经历了几次找工作的艰辛,哭过两次,终于也找到了一份办公室工作和PART-TIME工作。给家里通了两次电话, 写了两封家书。收到我母亲的一封回信,家里亲人一切都好,是我们创造新生活的原动力之一。生活总算有了规律,工作、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人生足迹 / 蒲公英专辑
    •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一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的移民生活 前言

      加拿大地广人稀,面积为9976139平方公里,世界第二大国,人口3千2百万左右,华人移民人口占10%。加拿大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阳光充沛,四季分明。

      我的移民生活和所有刚来加拿大的新移民一样,一切从零开始,租房子、找工作、学英语……我和丈夫还算幸运的,抵加10天 他便开始打工了,我1个月后同时找到FULL-TIME 和PART-TIME工作; 第5个月里,我的丈夫找到了他的专业工作,年薪3万多,工作职位是技术员。

      我写“我的移民生活”是想让国内的朋友们了解国外的真实情况,风俗人情,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我只是就我们的生活随感而发。

      第一个月

      1999年5月3日早晨10点,我和丈夫激动不已地走出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站在维多利亚湖边憧憬着将来的移民生活,因为,我们的移民面试正式通过了。

      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申办移民,这期间为出国作了充分的准备。登陆前阅读了我们的朋友王又辛的信,对移民生活有了一个理智的认识,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做好了准备。我以前对国外生活的幻想也被实实在在的计划替代了,我购买了许多的生活用品(主要是厨房内的),衣服(正规的和一般的),学习用品等等。现在想想真可笑,我连笤帚和簸箕都带上了(放在海运的纸箱里的),不过当时想到一住进租的房子里不用买什么,什么都有很方便。所以到加拿大后刚开始我们没有买任何生活用品,一些消耗性的日用品也用了3个月。

      1999年10月20 日在北京机场,我最好的朋友突然从上海赶来送我们,那时我才感到,出国舍不得家人,还舍不得从小一起长大的知己。在登机口挥泪告别,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了飞机。 上了飞机一看有许多移民家庭,多是有小孩的,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出国前我是幼教老师,一看到小孩我便想我要是能在加拿大从事教育工作多好! 飞了几个小时后我们下飞机在韩国汉城转机,和一同转机的中国人聊了起来。

      10月20 日晚上10点我和丈夫乘坐的大韩航空KE72次航班抵达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的LESTER B. PEARSON 国际机场。加拿大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安大略, 多伦多是一个繁忙的大城市,又是新移民最喜欢定居的地方之一。多伦多位于加国经济最发达的大湖半岛上,市区面积97平方千米,有三个国际机场,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最大工商业城市,安大略省省会。

      我们出国前的兴奋已被十几个小时的空中飞行颠簸得没有了。 一下飞机, 昏头昏脑地排队出关, 那天出关的人很多, 我们排了1个小时才出关;第一次登陆的新移民需要见移民局的移民官,一位黑女移民官接见了我们,首先向她出示了护照和移民纸,然后她问了我们的名字,核对了一下护照和移民纸,接着直接问:“HOW MUCH MONEY DID YOU BRING TO CANADA?”(你们带了多少钱来加拿大?)丈夫说:“大概一万五千加元。”移民官便在我们的移民纸上写下了这个数目。因为每天有许多的新移民是中国人,所以,出关后有一位华人工作人员专门发送各种资料并且做简单地介绍 ,如每个人需申请社会保险号码卡,三个月后申请健康卡,有小孩(17岁以下)的家庭可以申请政府的牛奶金补贴等等;最后是取行李,我们的行李包在那个时候烂了不少地方。

      终于走出了机场,感觉有的像冬天,将衣领竖起来赶紧钻进了汽车里,匆匆地往王又辛家赶去,那时已是凌晨零点了。

      我们很辛运,由于在飞机上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有朋友开车来机场接机,顺便也带上了我们,不过付了20加元,那还是为我们省去了找地士的麻烦。这两个朋友出关见移民官时被要求出示所带的全部美元,他们把钱放在保险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去厕所拿出来,一张一张地数给移民官看,折腾了不少时间。 在车上,我又兴奋起来了,不停地问问题,张望着外面的夜景。开车的朋友讲了大多伦多和小多伦多的关系,还不时地指一些高楼大厦给我们看,我还在车上第一次看见了CN塔。很快,我们抵达了BLOOR大街,突然,我看见有两三个无家可归的白人躺在地上,冷的打哆嗦,我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靠在丈夫肩上说:“明天我就要开始找工作!”,惹得大家都说,明天你还倒不过时差呢!我笑了笑,接着开车的朋友说我们的地址到了。下车后再三地感谢了他们,看着他们远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终于到了!

      我们的朋友王又辛来到了楼下,(在车上已借开车朋友的手机告诉了他大概抵达时间)帮我们把行李一件件地搬进楼内大厅,然后乘电梯到了他家。一进他家的门,我顿时感到像夏天,脱下外套后,王又辛便端出早准备好的米饭和菜叫我们快吃,还没来得及感谢他,他说还有许多的资料要给我们,帮我们安排第二天的日程,如申办SOCIAL INSURANCE NUMBER CARD(社会保险号码卡,简称SIN卡),存钱等等。王又辛替我们想得特别周到,送了我们多市的地图;告诉我们要去HUMAN RESOURCES CENTRE(人力资源中心)申办SIN卡,那很重要,将来工作必须要有SIN卡;还介绍了他家周围的环境情况,银行在哪,MALL(商场)在哪等等。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时间已很晚了,王又辛和我丈夫将气垫床一点一点地充起来,我便拿出随身带的床上用品铺上去。他劝我们睡不着也要睡,争取早点倒过时差来。洗完澡躺下后,我们实在是睡不着,看到远处的CN塔,宁静的街区,想想第二天的事情还多,只有躺下闭上眼睡了起来。

      第二天,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我们首先步行到HUMAN RESOURCES CENTRE(人力资源中心)申办了SIN卡,一路上还见了不少松鼠,在街边地草丛里窜来窜去地,根本不怕行人,活得很自在。

      加拿大的人力资源中心各种资料一一俱全,申办SIN卡的表格在架子上,要先填好表格,然后和着护照、移民纸一起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后退回护照和移民纸,两个星期后SIN卡便会寄到你表格上所填的地址。申请SIN卡的程序很简单,是免费的。

      接着我们揣着美元到银行存钱,因为王又辛曾说过,没有SIN卡或别的什么证件(除护照和移民纸,如健康卡、驾照)是存不上钱的,但是可以解释昨天才登陆加拿大,有的银行会接受存款的。我们给接待人员解释后,又是出示护照又是给看移民纸,她到办公室打电话请示,然后拒绝了我们的存款。我们想起王又辛还告诉我们的另一招,到唐人街的银行试试。多伦多的交通真是四通八达,电车、公汽、地铁、出租车样样齐全,无论到哪里都能找到就近的车站。我们乘地铁,然后转了电车来到中区唐人街(多伦多有三个唐人街区,西区、中区、东区,最热闹的还是中区。),走进同一家银行照样是解释、出示护照移民纸,没想到他们真的接受了我们的存款,而且服务态度特别好,看样子唐人街的银行特殊服务肯定很受新移民的欢迎。

      存上钱后如释重负,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唐人街的华人超市,唐人街的华人超市很多,如华隆、大江、金山等等。超市里是应有尽有,蔬菜水果不分春夏秋冬,品种繁多,各类中国特色食品也是琳琅满目,大人、小孩喧闹着选购食品,热闹得很。逛了一会儿,买了《星岛日报》回到朋友家,我想到昨天晚上在BLOOR街看到的流浪汉,首先找出招工信息的专版,一看几乎全是体力活。出来前,我们已做好了艰苦的准备,所以不挑剔工作的类别,只要给的钱高些就行,刚开始有份工就不错了。我发现了一则招聘陪伴老人的广告,虽然没有写多少钱一小时,但我想,反正教小孩和陪老人也没什么大区别,从心理学上分析,老人和儿童有很多方面相似的,不管多少钱我还比较感兴趣。我打电话联系,是一个香港女人,问我有没有经验,年龄(一般洋雇主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最后问能不能听说广东话, 我很吃惊,出国前从来都是刻苦地练习英语,哪知道来到英语国家找的第一份工便要求听说广东话,幸好我确实能听懂一些广东话,但不会说。香港女人还比较满意我有相关经验(教小孩的经验)和年龄,说陪那个老人听他唠叨便行了,每天上6个小时(下午2点-晚上8点),每小时$9 ,并约我第二天面试,如果面试通过当天就可以上班;后来我又打电话找到一个在超市收钱的工 作,也要会讲广东话,约我面试,但是太远了,我拒绝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第二天要面试的地址放好,准备晚上问问朋友怎么去。这时丈夫和我实在支撑不住睡意了,半倚着躺在椅子上睡了起来。

      迷迷糊糊地睡到6点左右,王又辛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了。我赶紧告诉他我得到一个面试机会的消息,并请他帮忙确定地址和介绍经验,丁大姐(王又辛的妻子)也下班了, 大家有说有笑地边聊边做晚饭。晚饭后王又辛帮我们联系到一家长春人出租的地下室,450 加元/月,离他家往北有三四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决定当天就搬,真不想打扰他们了。为了节约钱,王又辛骑自行车从超市里找来一个手推车放在大楼下,我们一件一件地搬行李到走廊,乘电梯下楼后硬是把全部行李给放到推车上,将将就就地启程了。手推车只用于他家到地铁站的一段路,后来全是我们自己搬上搬下的,幸好只有3 个大箱子和1个小箱子,我背了一个书包,丈夫垮了一个公文包,又有王又辛的帮忙,我们三个人先乘地铁,转了一次公汽,终于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北约克。

      北约克区是多伦多比较富的区,大多住的是拿年薪的白领阶层,这里的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不断有家长为了孩子而搬到这里居住。这里离市中心较远,没有车的人乘地铁或汽车上班,就是时间长点儿。我们的房东是长春人L一家,他们来加已经快10 年了,孩子十六七岁。他们的房子是贷款买的,很大,两层楼带一个小院子,他们住楼上,地下室一直就对外出租。地下室有三间屋子,一间公用厨房和卫生间,厨房里有餐桌、冰箱、炉灶和吸油烟机;其中的两间屋子已经租给一个上海的留学生Y和一对刚登陆几周的福建移民夫妇,剩下的一间便是我们的了,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说实话,我们真没想到登陆第二天就能住进固定的租屋,虽然是地下室,但是条件不差,我们很感激王又辛。时间不早了,王又辛明天还要上班,我们送他出门,拜托他帮忙收我们的SIN卡和信件,他爽快地答应并匆匆地回家了。我们和房东谈了具体的租住条件后关上门,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了。房间里已有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赶紧拿出床上用品铺到床上,我们得好好地休息一下,因为明天我还有个面试,那个地方很远。

      我通过了那个面试,可我觉得条件不合适,拒绝了。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些食物和牛奶。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到唐人街采购了许多东西,如大米,肉类、水果和蔬菜。我丈夫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我是南方人不会做,我们决定以米饭为主食,所以买了一个电饭煲。在这里我发现洋人和我国的北方人生活上有很多共同习惯,他们都爱吃面食,不爱吃辣,做法很简单。一般洋人家里的厨房设备很齐全,炉灶、烤箱、微波炉等等,处理台和水池都是不锈钢的,抽屉柜子多而设计合理,复杂的厨房做出简单的菜。我们住的地方虽然不大一样,可我们很满足,毕竟才登陆2天嘛。

      另一个房间的上海留学生Y成天地上学,早出晚归,我们很少见面。那对福建的夫妇刚来几周妻子便开始打工了。她是通过《星岛日报》找到的,在一家上海餐馆包混沌,上班的地方很远,每天8小时,老板要求一天包2000个馄沌,每小时$7,在国内她和我是同行。每天晚上做晚饭时我们聊一聊,互相交流息。

      我们决定搬到离市中心近的地方住,那样工作机会多而且到哪上班都方便。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来自湖南的C,他来多伦多2年了,在BLOOR街上有了一个自己的店铺。他的朋友,新移民夫妇X和他一家人合租了一套大的公寓,所以X 租的房子就空了,在靠近市中心的ST.CLAIR街,房东是希腊人,他建议我们去看看。后来我们去看了,地势不错,条件比L家好些,厅、卫生间和厨房都是自己用,不合用,我们决定搬到那里。X还介绍我的丈夫去他打工的一个工厂仓库上班,$8.50/小时,每天8小时,6个月后有福利。还没有展开找工作的计划, 朋友就介绍他去打工,这对新移民来说很难得了。看看日历,不知不觉地我们已经登陆加拿大10天了。

      搬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安装电话,电话在国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多伦多的‘BELL CANADA’电话公司有一条免费拨打的华语安装热线—18007151888, 如果要求讲普通话,服务人员就会用生硬的普通话为你服务了。我很满意这条热线的服务态度,关于电话方面有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问,绝对得到满意的答复。有一次,我和接线生通完话 ,顺口说了一句:“你的服务态度不错。”后,他便请求我能不能将他的表现反映给他的组长听,我很理解他并答应了,谁不想在工作中得到表扬?何况他们的确做得不错。安装电话后一定要安装一个留言器,大概$20左右,‘BELL CANADA’电话公司也有留言服务,$5.00/月。留言器或留言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你不在家时,雇主打电话找你可以留言,你回家后,首先听留言再安排第二天的日程或马上回电话联系。

      一天,王有辛打来电话说我丈夫的SIN卡已经寄到他家了,可我的还没有,后来才知道夫妻俩的SIN卡即使是同一地址也是分开寄的,大约一周后我收到了我的卡,我们都很激动,当天我给家里人写了第一封家书。

      早就听朋友说,加拿大的HUMAN RESOURCES CENTRE(人力资源中心)是找工作的好地方,到那里登记时,带上护照就可以了,填个表,然后得到一个证明你已登记过的卡片,每次进去之前出示即可。加拿大的人力资源中心到处都是,基本上在你住的小区周围肯定能找到一个,而且条件很好,免费打(市内)电话、发传真、 打字、上网、打印,有的地方复印也不收费。一天上午 ,我们到离家最近的人力资源中心登记,各得到了一张有条形码和号码的卡片,每次近中心前扫描一下就行了。工作人员特别热情,介绍整个中心的布局,各类资料书的位置和使用电脑、发传真和复印的区域,打电话的房间和卫生间等等。后来,每周六我们都去人力资源中心用电脑,上网找工作,打印各种资料,很方便。

      在我们的表格上有各自的出生年月,工作人员发现我还没到25岁,便又引荐我到楼上一个机构,名为ST. STEPHEN’S COMMUNITY HOUSE,推荐我参加一个政府的年轻人就业计划,这样类似的机构在多伦多也有不少,他们有许多特别的计划,其中有一项计划是专门为16-25岁刚毕业或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找工作,帮助他们去获得第一份工作经验。他们推荐年轻人到某单位,因为这是一个政府计划,(需面试)如果这个单位接受了被推荐的人后,便可以得到政府的WAGE SUBSIDY(工资津贴),也就是说政府和雇主各付一半工资,加起来就是被推荐的年轻人得到的工资;雇主四个月内不得以不合理理由辞退被推荐人。在ST. STEPHEN’S 我见到了为我安排的帮助者,NADINA,我每周见她两次。她是一个热心的加拿大人,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听说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NADINA告诉我各种工作的福利情况,支付情况,面试的技巧,并且替我修改了简历,我们积极地做着找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NADINA通过各种途径在推荐我,同时我也自己找。ST. STEPHEN’S COMMUNITY HOUSE为我打印了一封信,信上说我是他们的帮助者,希望雇主看到信后可以与他们联系,考虑给年轻人一次获得经验的机会,参加政府的这项计划。有了这封信后我可以在自己找工作的时候给雇主看,他们感兴趣的话就会录用我,这样NADINA和我同时进行,谁先找到就通知对方,以最快的速度寻觅工作。在我找工作的1个月里,得到了8次面试机会,有餐馆、商店、工厂和学校等等。我总结出几条经验,当然首先是英语要流利,简历要专业化,国内那种格式不适合加拿大,一定要到人力资源中心找工作人员修改,否则只能被招聘人扔进垃圾桶,一定要熟知自己的简历,介绍时要有条有理,面试前必须认真准备。

      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我们也需要变换战术:应聘餐馆工作一定要事先搞清楚你所应聘的那个职位一般是多少钱一小时,他们不会告诉你,而是要你出价,从而知道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如果不知道,那就惨了,他们只会给你安省最低的工资标准(目前是$6.85/小时);去商店面试,关键是你要表现出你是一个大方、外向和聪敏的人,商店里多是做与顾客面对面的工作,大方、外向是基本的要求,聪敏说白了就是你知道如何让客户买商店的商品;到了工厂,一定要让雇主看到你的诚意,死心塌地地愿意在工厂干,而且是个很努力的人;学校主要是语言问题,然后是相关的教学经验,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和你的性格。在面试的过程中最常问的是“来加拿大多久了?”“有什么加拿大工作经验?”“将来的工作目标或计划?”“以前做过什么工作?”等等。由于应聘餐馆工作是我最先经历的面试,我根本说不出那个工作每小时应付的工资,胡乱说了一个被否认后得到一个最低的工资标准,几天后我打电话问,他们不录用我;在与商店经理(香港人)面对面回答问题时我表现出我有很强的交际能力,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知店内的商品,然后介绍给客户,经理当时就提供了工作给我,但当时NADINA已经为我找到另一份办公室工作,我权衡了一下,拒绝了这份工;工厂里噪音大,面试也很简单,只要你说你的动作很快,一般都能录用,不过我没有干;学校那份工作主要是在孩子们放学后带着他们玩,是短期工作,工作时间每天才2小时,我觉得如果为了这份工作丢了NADINA为我找的那份办公室每天8小时的工作挺可惜,所以放弃了。在国外就是这样的,生活是第一位的,兴趣和专业刚开始都只有放在第二位。

      从11月开始,多伦多慢慢地走进了冬天,白天特别短。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丈夫便上班去了,晚上天黑了才回到家。离我们家不远的一条街上有成人夜校—BICK FORD CENTRE,我们双双报名读英语,他读托福班,我读口语班。在加拿大,公立教育系统很完善,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读书,实行12级教育制度;全国约有70所大学,各省还有社区学院250多所。

      对待移民, 开办的各种英语班也是免费的(从2000年开始要收一些杂费,$10-$20,也不多),如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LBS(LITERACY AND BASIC SKILLS)和LINK(LANGUAGE INSTRUCTIONFOR NEWCOMERS TO CANADA)等等,只是报名时出示一下护照和移民纸。白天班是周一至周五的早上9:00到下午3:00,业余班是周一至周四的晚上7:00到9:00或周六的全天。这个学校有很多的中国人,都是登陆不久的新移民,大部分的人像我丈夫一样白天打工晚上学英语,有的想考过托福后进大学深造,拿更高的学位;有的想练好英语后赶快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很辛苦。因为我没有工作,我读的是白天英语6级班和晚上英语5级班,学校里英语班按难易程度分:最高级—托福班,然后是6、5、4、3、2、1(初)级班。另外,还有各种电脑班。在我的白天班里有6、7个中国人,晚上班里有4、5个中国人,大部分人都来自北京、天津、南京、深圳和长春,两个班都有非洲和东欧国家的人。上课除了笔和纸什么都不用带,老师发学习材料, 有语音、语法、阅读等方面的内容,白天班遇到天气好的时候,老师还组织一些室外活动。

      11月11日是加拿大的“REMEMBRANCE DAY”—休战纪念日,为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难者而规定的节日。白天班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的纪念活动,我还见到了BICK FORD CENTRE的校长,她是一个女强人,在多伦多开办了许多学校;各个级别的班都选代表上台歌颂和平时代,我和同学们也上台简单地用英语说了些赞美和平的话。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每天下午3:00放学后到人力资源中心上网查资料、找工作、打简历、发传真等等,5:30回家简单的做好晚饭,6:50 又回到学校读书,丈夫下班后,在路上啃一个苹果直接去上课,晚上放学后和他一起回家。

      我感觉,在国外的中国人都在不停地学习, 至少语言是一个永久的学习对象。移民加拿大的人大多都是国内的精英,有文凭、有工作经验、经济情况好,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挣更多的钱,但是由于英语不好往往遭到些挫折和打击。政府鼓励人们积极去找工作,有免费机构培训、辅导和鼓励失业人员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可还是有一大部分的新移民来了一年、两年都没有好工作,因为:国内的文凭这里不承认,即使你公证了(来了才知道国内公证的没用);工作经验再多,雇主只要加拿大经验;经济情况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朋友介绍就不同了(只是就打工而言),文凭、经验都是次要的,有劳动力就行了。但最重要的还是语言问题,语言不好永远只有在西方社会的最低层挣扎。我切身的体会就是,大部分新移民的英语都不好,又羞于开口,这样是一个恶性循环。语言一定要开口讲,说错了不要怕,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一有机会我便不停地练习听说能力,当地习惯用语和俚语也学得很快。给洋人打工,英语好交流起来方便,慢慢的结交一些朋友,融入西人的一般阶层;给中国人打工又需要会讲粤语,才不会受歧视,早些年来加拿大的中国人大部分是讲粤语的,他们从做小买卖开始到建工厂、开公司,已遍及了整个加拿大。

      在生活中,人们说的英语和我们在国内课本上学的大不一样,哪怕有时候你听清了每个词你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是当地俚语。语言不好,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挫折,即使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也无法争辩。另外,我们每个人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好汉不提当年勇”不要动辄就想到以前在国内如何如何,那样只有增加你对加拿大的反感并且打击你的信心;不能有消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一些,不要一个劲地钻牛角尖。在这里,要积极的面对困难,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认识的人中有研究生刷盘子的,博士生做沙发的,国内高级工程师待业的,关键不是工作的好坏,是在工作生活中慢慢的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的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各方面准备工作做好后便可以朝目标冲刺。所以不如出国前先做好吃苦的准备,来到国外后你也不觉得失望,不用走 “吃一歉,长一智”的过程。移民加拿大的人中不乏有英语不错的,树立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刚开始,边打工边充电,半年或更短的时间内便找到了本专业的工作,而且拿年薪,有福利,有了固定的生活后,他们仍然在学习。

      在抵达加拿大的这一个月里,我和丈夫搬了两次家,他没开始找工作,11月1日,朋友便热心地介绍他去打工了,我经历了几次找工作的艰辛,哭过两次,终于也找到了一份办公室工作和PART-TIME工作。给家里通了两次电话, 写了两封家书。收到我母亲的一封回信,家里亲人一切都好,是我们创造新生活的原动力之一。生活总算有了规律,工作、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二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

      加拿大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即使是冬天,室内也有十几度,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上也有暖气,真正感受寒冷刺骨的时候并不多。每个新移民来不及欣赏多伦多美丽的冬景,就开始艰难的打工,养家糊口。不过,只要积极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将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希望……12月,多伦多进入了严寒的冬天。

      第二个月(99年11月20-12月20)

      这个月我也开始上班了,我们早晨6点起床,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兼练听力,7点左右出发上班。我丈夫每天来回用3个小时在路上,由于他是在仓库上班,上班并不轻松,下班后再去学校学习实在辛苦,常常是一回到家吃完饭躺下就睡着了。相比之下我就好多了,每天来回1个半小时,下班后还有时间回家做好饭,然后去学校。从周一至周四每天白天打工,晚上读书,周五晚上就不用读书了;周六我俩去人力资源中心,整理资料等等;周日去唐人街采购食物、洗衣服、收拾家,下午我去上PART-TIME班。

      我在一家数据处理服务公司—BDP(BDP BUSINESS DATA SERVICE LIMITED)上班,这个公司有上千个职工,七八个大部门,分别是向加拿大石油公司、银行、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提供数据服务,这些大部门分为许多的小分部。专门为银行提供服务的那个部门又有CIBC(加拿大帝国银行)、SCOTIABANK(丰业银行)、ROYALBANK(皇家银行)、CITYBANK(城市银行)和NATIONAL CITY BANK(花旗银行)几个分部,我在’CIBC GOVERNMENT STUDENT LOAN ADMINISTRATION CENTRE‘(加拿大帝国银行政府贷款中心)上班。我认识了天津人Q,和我一样是通过政府的那个计划进公司的, 丈夫是浙江人,来加拿大半年了,在这个办公室里就我们俩是大陆来的新移民。这个部门几乎没有一个正宗加拿大人,主管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广东人M(不会说普通话),两个付主管一个是西班牙人R,另一个是非洲人P,还有越南人、菲律宾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巴基斯坦人和南美洲人等等,小小的办公室里竟有来自七八个国家的人,这正体现了加拿大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加拿大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占总人口的97%。民族构成以英裔和法裔为主,还有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的欧洲人后裔。亚洲移民中以华裔居多,南亚的移民也日益增多。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仅占全国人口的3%左右。1881-1885年,超过15000的中国人陆续抵达了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他们是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工人们。 由于这是一个大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很长,所以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死了很大一部分人,剩下的中国人就成了目前有记录的第一批登陆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我想,今天在加拿大的各个行业都有这些前辈们的后代。

      我每天的工作是检查电脑中已输入的学生贷款申请表是否和原件一样,遇到不一样的地方就修改,如地址,备注等等,有时还会发现金额都输错了。上下班划磁卡,上午有15分钟休息时间,中午30分钟吃饭(不算工作时间),下午有15分钟休息。天天面对着电脑做同样的工作,说话的时候很少,难得讲一下英语也是错词满天飞。我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学好英语。

      我的PART-TIME工作是在一个盘点服务公司(WESTERN INVENTORY COMPANY)当盘点工人。哪里需要我们公司提供盘点服务,我们便在哪里工作,通常是MALL(商场)里的商店。上下班在签到纸上签字,上班时不用多说话,埋着头干就是了。这份工看起来不累,只是用扫描器不停地扫描各类盘点的货物,但是我经常干的头晕眼花,手脚发麻。不过,一周我就干一次,几个小时,累也就累那么一会儿,也挣不了多少钱,只不过为了得到经验。

      开始上班后,我感到特别忙,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尤其是周末,有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干,学习、去图书馆、 到人力资源中心、上PART-TIME班,联系朋友,交流信息。

      周末,洋人们都抓紧时间享受生活,他们 开车到野外郊游、烧烤,或到MALL里购物。同时,大部分新移民则积极利用两天假日读书学习,准备早日进入大学或学院学习。刚来的人根本没有时间玩,不是忙着找工作就是忙着学习,有小孩的家庭还要辅导孩子,不停地与时间赛跑。周末对我们来说就是忙、忙、忙……

      一到周末,华人几乎都涌到了唐人街, 为了买菜,为了去中文图书馆,为了看一场中文电影等等等等,在大街上挤来挤去好不热闹,这时你才感到多伦多的中国人确实很多,难怪仅小多伦多就有三个唐人街区,而且中区唐人街还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唐人街,西区和东区唐人街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MISSISSAUGA(米西沙加)也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唐人街。否则,哪能容得下这么多的人。听说当年清朝的腐败统治很不得人心,一些人远涉重洋地来到北美,当地人问这些中国人是哪国人,他们不愿意说自己是清(朝)人,唐朝是古代最鼎盛的朝代,于是人们就说自己是唐(朝)人 。所就有了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之称

      说起周末到唐人街买菜,我们倒很喜欢。因为我们早知道国外买菜都是一次性采购一周的食物,没有车,搭公车、地铁会很麻烦,所以我们买了一个小推车,一周的食物罗列整齐刚好能放进推车里,走路、上下车也很方便,这样反而成了乐趣,边逛街边买菜。另外,周末在唐人街 还可以拿到免费的中文报纸,如《大中报》、《加华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导报》和《电脑报》, 《大中报》是多伦多首份由大陆移民创办的商业报纸,以多伦多和大陆的消息为主。其实在加拿大早有中文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它们主要以香港和台湾的消息为主,大陆消息为辅出版发行。《星岛日报》是老字号的报纸,具有相当的实力,99%的读者是讲粤语的人士,它 的招工广告特别多,一般要求讲粤语。我认识许多人,来加拿大后在制衣厂工作,他们不是通过朋友介绍就是自己看《星岛日报》去的,干了好几年也没有假日,更谈不上福利了。一起上班的工友都是说汉语(粤语、闽南语等等),所以,在加拿大待了几年,英语还是很差,生活还是属于低线水平,和当年来的时候没什么两样;《明报》是七年前登陆加国的后起之秀,独具特色,《世界日报》属于台湾著名报社创办,内容丰富,印刷质量好;《明报》和《世界日报》的大陆消息比《星岛日报》多,所以除了大部分读者是台湾移民以外,目前已拥有许多的大陆移民读者,这两种报纸的招工广告有要求讲普通话的,但是工作机会不多。当然,多伦多还有很多当地英文报纸,这些报纸上的工作相比之下好些,雇主一旦录用了你,过了试用期后(一般是3—6 个月),各种福利和制度都很完善,但是,应聘者的英文水平一定要过关。

      因为我们没有电脑,所以周末去人力资源中心用电脑上网、打印资料等等是我们每周必做的事儿,再没有时间也得抽空去一趟。但有时查看资料书,内容很多,不可能一时看得完,还有许多的信息想摘录下来,这时人力资源中心就不是合适的地方了。图书馆才是个自由的信息世界,在里面看或借回家看都可以,各类书籍任你挑选,一次借上好几本也无人问津。多伦多的图书管理系统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其完善性和科学性,而且分布广,存书量大,种类齐全。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和丈夫从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图书馆标示中找到了离家最近的一个TORONTO PUBLIC LIBRARY(多伦多公立图书馆)。多伦多的公立图书馆多达上百处,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角落,每一个小区附近都会有一个。图书馆一般都是两层楼的建筑物,楼下是服务台和儿童(读物)活动区,楼上是各类资料书、科技读物,还有声像磁带、报刊杂志和小说。图书馆里也可以免费使用电脑,但是使用前要先登记,使用时间是半小时,而且打印资料要收费。办理借书证免费,新移民只要将相关证件带上,如护照、SIN卡和一个有你姓名、目前住址的信封,填张表格,管理人员做一番登记后,便可以领到一张借书证。每次凭借书证可以在图书馆借阅书籍3个星期左右,除了报纸不能借走以外,借书的数目和种类不限,逾期还书,则要罚$0.20一天。每天都有老年人来这里读报,年轻人一般只阅读招工广告的专版内容或是上网找工作。如果想借的书已经被某人借走,那么,就要要求管理员将你的名字登记在等候名单上,有时候一本抢手的(电脑方面的)书等候者特别多,那得等很长时间。有一次,我想要借的一本书居然有十几个人在等候,算算至少要等8、9个月,我可不想浪费时间在等上面,改借了别的相关书籍。一个图书馆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收集在一起,所以常常会遇到你要借的书在另一个分馆,只要你在服务台登记一下, 将书调到你想要取书的那个分馆即可。在你登记的时候,管理员会问你家里的电话号码,等你登记的书到了或等候的书到了,图书馆有一个专门的自动语音服务系统会打电话通知你。

      周末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和父母来到图书馆,儿童读物区坐满了孩子,一个个天真无暇,一本正经地阅读着他们钟爱的儿童读物。在加拿大,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属于孩子们的一片天地,图书馆里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和活动区,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布局,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椅子、桌子,特别吸引孩子们,我感到儿童是最幸福的。我也很喜欢儿童读物,每次去图书馆我必定要去一趟儿童区。我目前的英语水平还不能读太深奥和复杂的书籍,所以很适合读孩子们的书,况且我一直没放弃想做老师的本行工作,这样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很有帮助。我的ESL老师就建议新移民多读儿童读物,过一段日子再读难度大的书籍,时间再长些便可以试着读小说或复杂的科技读物。学习英语不能操之过急,才能一点一点地取得进步。

      周末,有时我们还去教堂,教堂是个净化灵魂的地方,不管你信不信教,只要从繁华的都市走进教堂,会立刻被它高雅的环境所吸引。教堂里的信徒们都是很友好的人,他们心的善良,热情诚恳;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原来,经常听朋友们讲教堂里的人帮助某人找到工作或提供援助的故事,后来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了。尽管我们没有入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堂礼拜,但我们常常得到教堂里朋友的无偿帮助。我和一个神父的妻子是要好的朋友,她80年代去香港教英语,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我的英语水平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

      每周日的晚上11:00,我们会准时收看加拿大47 频道的CFMT(CANADA FIRST MULTICULTURE TELEVISION加拿大多种文化电视频道),电视台唯一的一个普通话节目—MANDARIN WIDE(国语广角) 。平时,47频道播出不同语言(西班牙语、印度语、菲律宾语和粤语等等)的节目,大部分观众是来自南美州和亚洲的移民。每天晚上9点是粤语新闻,周六晚上还有粤语电视剧场,以前,我能听懂些粤语,现在我的粤语水平能听懂新闻内容了(进步不小哦),只有星期日的晚上11点至12点是普通话节目。

      国外的人普遍认为,星期五是最难熬的一天,因为盼着周末的到来,每分钟每秒种都难以坚持了;星期一的工作效率是最低的,因为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彻底放松后,精疲力尽,回到办公室象是掉进了漩涡,开始在各种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中旋转 。每个星期一我都没有睡醒过,稀里糊涂地就过了一天 ,经常在地铁或公车上抓紧时间睡会儿,同时我也看到好多的中国人也和我一样。

      和我一起上班的Q已经通过了考试,2000年1月就要入学读COLLEGE了。由于她在国内从事会计工作,所以她选择了她的本行—会计学。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先读书后工作,因为移民在这里读书学费较低,比一个国际学生低8、9倍,还能贷款,学习条件很好。我了解到,一个家庭中,一般是男的读UNIVERSITY(大学),女的读COLLEGE(学院), 或是男的先读或是女的先读,总之谁先读出一个当地文凭就先找到好的工作,然后再供另一个人读书,也有一起读书一起毕业的。我和丈夫来之前也是这么安排的,他打算在他的专业(机械)内攻读硕士学位,我打算拿一个当地的COLLEGE文凭。我们先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准备考试,明年就开始专职读书。我很想学教师类专业,但是语言要求很高,而且时间太长—6年,我听了朋友的建议选择读会计学。后来我发现,男的几乎都是学习电脑专业或攻读电脑类的学位,以前不是电脑专业的也转行学电脑;98%的移民女性都青睐于会计学,剩下的也学电脑去了;有少部分人选择商业。

      电脑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年龄的优势,是不可能在社会上与当地年轻毕业生竞争的。我的朋友W告诉我,她认识3个学电脑的移民朋友, 都是女性,其中两个是转行学的,他们各方面条件不错,但是前景不如预料的那么好。她们在学校学习的几年里,语言已基本没有问题了,毕业后得到了许多的面试机会。每次面试前都准备得不错,自我感觉良好,面试那天到公司一看,等候面试的人中大多数是当地的白人年轻小伙子,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灵活的头脑,跳跃的思维和更高的学历,还没面试自己就知道结果会是如何。W的这3个朋友毕业快1年了,目前一个都没有找到工作,即使那个原来在国内学电脑专业的也一样。不过,我们的朋友丁大姐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丁大姐以前是学医的,在国内做了11年的医生,96年移民加拿大后转行学习电脑,这对她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行业转换,期间也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但现在她已经是一位出色的电脑程序设计人员了,收入颇高。这说明,每个时期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机遇也不一样,几年前电脑业竞争形势不象今天这么水深火热,在有限的就业范围(虽然比某些行业的就业范围宽广)内却涌现出那么多(比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者都多)的竞争者,大部分的人只有被残酷的淘汰。

      会计专业也是一样的情况,何况我将是转行学习。我的同事菲律宾人A、斯里兰卡人S和南美洲人T,她们都是当地出生的移民后代,语言当然不在话下,可是当她们完成了COLLEGE的会计专业学习,拿到了文凭后却没有找到相关的专业工作,最终随便找了份不相干的工作。当她们知道我是才来的新移民后都说我很幸运,我没有当地的文凭甚至没有接受过当地正规的文化教育,语言不够好,却和他们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干着同样的工作,确实让他们感到不公平。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认识的朋友里也有成功的中国移民,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有的人甚至还没毕业便找到了专业工作。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社会每个行业都是该行业的专业人士竞争的对象,竞争市场激烈。但有的行业,工作机会已远远满足不了竞争需求,也许这个行业应该考虑拓宽就业范围,也许我们不应该再来凑这个热闹了。

      想来想去,我最终决定放弃学习会计专业,还是学我的本专业—幼儿教育专业,COLLEGE称这个专业为‘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简称‘E.C.E.’。我丈夫没有改变他的计划,一切都在积极地准备之中……

      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并不象国内那样的亲密或疏远,大家相互交流的时间不多,只有在休息时间聊一聊,刚开始我是听的多,后来我也积极的参与话题,讲的越来越多了,我的听说能力就在不经意之间一点点地得到改善。每天,办公室里都放着音量很低的音乐,这样工作起来比较轻松,心情愉快。在我们公司,星期一至星期四,从主管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不能穿牛仔装、运动装和跑鞋上班;到了星期五可以随便穿,有时还搞一些活动如抽奖、合伙吃一顿午饭、买彩票等等。所以星期五,每个人都青春焕发,神采奕奕,下班后都有丰富的节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周举行抽奖或买彩票的活动,公司里的洋同事总是跃跃欲试,争相参加,很喜欢搞投机活动;相反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参加(我们公司的中国人不少,大部分是移民),只是端坐在一旁凑凑热闹而已。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一家欢喜百家愁’,于是,没得到奖的人发誓下一次再也不参加了。到了第二次,他们照样参加,一个不少,开奖的时间一到,立刻涌到宣布台,等待兴奋的时刻,这是国外办公室一个有趣的现象。另外,这里的办公室就象家一样,有各种摆设点缀,还有茂密的植物和艳丽的鲜花;不过,主管的办公室更具特色,电脑上放着毛绒玩具,到处都贴着小纸条;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小玩具,像架;墙上贴满了贺卡和照片……

      我感到,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工作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人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工作,没有压抑的感觉,觉得办公室象家一样温馨,每个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大家齐心协力地工作,共同合作,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和谐,很自然。

      在这第二个月里,我们购置了些家具,还买了个电视机。刚来时,除了小件的生活用品,没有桌子、椅子,没有一样家具……现在有床、一个五斗柜、一个小书橱、两张椅子和房东的一个大桌子(用于任何需要),慢慢的这个家被一点点的建立起来了。我知道,要是在国内这些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加拿大,我相信每个新移民都会觉得通过自己的双手建立的这一切,显得那么珍贵,也格外的高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三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

      没来加拿大之前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就是—冷。来了以后才发现,加拿大的冬天确实很漫长、很寒冷,但冬天在全加各地也并不都是极其可怕的。加拿大人从不否认他们这里有较冷的气候和较多的冰雪,但是他们却不会承认他们的冬天是阴沉沉的,因为伴随着冰雪的是充沛的阳光,还是滑雪、溜冰、冰上捕鱼以及乘雪橇的大好时光。

      第三个月(12月20日-1月20日)

      对任何人来说,好的职业、家庭和生存环境并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并非一定是好的。事实常常是,你千方百计要摆脱得很能是适合你生存的职业、家庭和环境,而你费尽心机要得到的则很可能并不适合于你。

      很多人都对我们说,第三个月是新移民关键的一个月,是一个坎,跨过去就好了。三个月挫折的生活已经锻炼了新移民的意志,有的人变得更坚强了,有的人则变得更加的不满,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有人边打工边一点点的积累经验,开始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生活;有人回国考TOEFL,学英语,充充电再来加拿大 ;有人实在忍受不了异乡打工生活的煎熬,事业的艰辛,最后,放弃了一切,回国了。不管是留在这里继续努力的还是选择回国的人,他们通过在多伦多短暂的几个月生活,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异国生存经历,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有了一个目标,这是一件好事。看着身边的朋友走地走,来地来,不是获悉某人成功创业了,就是听到某人又失业了,我们的心情也不时地随着各种事情的发生而变换着。我觉得只要是明白目前的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便比迷迷糊糊不知道方向好。我们用乐观的人生态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坚持的人就是“黎明前的黑夜……”,回家的人则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用他们上山下乡的故事来教育我如何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将来,我就用今天我们的移民生活来教育我的后代,如何做一个坚强的中国人。虽然是不同的地点,时间,人物,但是性质是一样的:在不平坦的生活道路上怎样走下去,让我们的一生无怨无悔。

      另外,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必须在这个月完成,那就是办理HEALTH CARD(健康卡),每个新移民登陆第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申请此卡。办健康卡要去加拿大健康部门办理,电话本蓝页是专门登记各类政府部门电话和地址的,所有分布在多伦多的健康部门地址和电话都可以从蓝页上查到。办理健康卡需要护照、移民纸和一个有你目前住址的信封,不用带照片,在加拿大,大到身份证,小到学生证都是办理当时拍照,如驾照等等。办理之前,最好先选定一个离家最近的健康部门,然后在办公时间去办理。一般是一至五白天办工,有的办公地点会在一周的一、两天延长工作时间到8点,这样就方便了有工作的移民。我们每天都要上班,所以更需要找到一个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下班后以最快的速度去办理。我上班的公司大楼里正好有一个健康部门,天天我都路过它,所以我们就选择在这个地方办理。因为我丈夫要下班后才能赶来,所以我们在延长工作时间的那天去的(其实也可以各自去不同地方办理各自的)。从办理当天算起,几周后就能收到健康卡了。

      这个月,商家不停地销售各种应急的生活用品和食物,以防止千年虫的发作。不管在哪里,都有人在买大量的水和食物,一车一车地拖回家储藏起来;商场里,小店里都有一种特制的小型炉灶,简单方便,还兼做照明用,很受顾客的欢迎;走在街上会看到有人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传单,不停地宣扬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我们没有为千年虫的问题准备任何应急用品,生活没有改变什么,不过我们有朋友还是买了些矿泉水。同时,这个月也是举世瞩目跨世纪的一个月,走过这个月,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21世纪,全球各地的人们都为这一时刻的到来默默祝福着、等待着……多伦多将在新年前后举办了许多庆祝千禧年(或圣诞节)的活动,如新年当晚在安大略湖边燃放烟花 ,11月的圣诞老人大游行、新年后的大型时装表演,豪华游轮湖上游等等。

      12月25 日是西方国家盛大的宗教节日—CHRISTMAS(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就象中国的春节一样,人们很重视CHRISTMAS,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买这买那,采购各种食品和装饰材料,并且要悄悄地为家人准备CHRISTMAS礼物。家家户户都打扮得喜气洋洋,节日气氛很浓,大门上是圣诞老人的画像,门前的松树上、栏杆上挂满了彩灯和彩色飘带,窗户上贴着小天使和麋鹿的花纸,壁炉上挂着孩子们的圣诞袜,火鸡是重要的圣诞大餐主食。12 月26 日是BOXING DAY—节礼日,大家都出门购物。根据传统习惯,雇主要在这天向雇员赠送圣诞礼物,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大家疯狂购物的日子了,商人也在这个时候大发了一笔。

      我们认识的牧师朋友热情地邀请我们于12月24日(圣诞前平安夜)晚上去教堂和大家一起庆祝,我们愉快地答应了。

      CHRISTMAS是来源于圣经故事里所描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所以,信教的人们告诉我们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上帝将自己的儿子降临到人世以拯救世间。

      这个教堂很小,不象我们平时看到的那种又高又大的建筑楼,我觉的这样反而显得亲切,没有置身于高高的天花板下那种拘谨的感觉。那天晚上,教堂里已经提前被装饰了一番,牧师和他的妻子用各种各样的小饰品挂满了天花板,钢琴上放着精致的木制吹笛小天使,旁边是用松树枝扎成的金黄色园环;钢琴前面的小桌子上是两个银盘和几根粗大的蜡烛;牧师讲道的高桌上放着一个编制精巧的金五星,旁边的活动推架上是电视机和录像机;教堂里到处都有闪闪发亮的蜡烛,安详的圣诞乐曲飘扬在教堂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人都早早地来到教堂,他们大部分是加拿大本地人,也有些非洲人、菲律宾人,尽管一些人互相不认识,还是打招呼问候和祝福。我们见到了我们的朋友:JEFF,CARRY,BRAIN,LEAN……庆祝活动在一阵优美的钢琴声中开始,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开始唱一首著名的圣诞歌曲,人们随着节奏举着手轻轻地在空中摇摆;接着所有的人都唱了起来,大厅正前方的电视机播放的是歌词;我被这歌声打动了,也跟着唱起来:

      Silent night! Holly night!
      All is calm, all is bright.
      Round you Virgin Mother and Child! Holly infant, so tender and mild.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

      这是一首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歌曲描述了耶稣降临前那宁静、祥和的气氛,人们在等待他们的主诞生,这是神圣的、平静的一夜……

      以前在国内我和朋友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凑凑热闹,聚一聚,庆祝圣诞节。其实,大家平时都忙于工作,那时只不过是找个机会聊聊天而已。不管遇到什么节日统统都过,东方的、西方的、传统的、流行的一个不漏,和家人过传统佳节,跟朋友过西式洋节。来到加拿大后,才有机会真正地过西方节日,感受西方的节日文化,领悟节日的意义,听到有关节日的有趣故事,今年在教堂里过的这个圣诞节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难以忘却。但同时,我们却不能在这里过有浓厚节日气氛的中国传统节日了,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年,放鞭炮,很想念那种欢天喜地、欢聚一堂的情景……

      加拿大人有两种节假日,即有法律规定的节假日及风俗习惯规定的节假日。每年法定节假日共有113天,其中周日周六是104天,9天为其它节假日。这些节假日中,除了我国也有的NEW YEAR—新年(元旦)以外,还有: EASTER—复活节(每年有所不同,但都在四月周日)、HOLLOWEEN—万圣节(10月31日,俗称鬼节)、VICTOIA DAY—维多利亚节(5月24日,英女王的生日)、CANADA DAY—加拿大日(7月1日,纪念1867年加拿大成为联邦国家)、LABOR DAY—劳动节(9月1日,不是国际劳动节)、休战纪念日(11月11日,纪念二次大战中的死难者)、CHRISTMAS(圣诞节)……除了以上的节日外,还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2月14日)、CIVIC HOLIDAY—公民节(8月的第一个星期一)、MOTHER DAY—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周日)、FATHER DAY—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周日)、GRANDPARENTS DAY—(外)祖父(外)祖母节(9月的第二个周日)、ST. PATRICK’S DAY—爱尔兰守护神节(3月17日)、COMMONWEALTH DAY—英联邦节(5月24)、DISCOVERY DAY—美洲发现纪念日(6月26)等等节日。 风俗习惯的节日中有的并不放假,如“情人节”,这是一年中最浪漫的节日,即使没有假日,相爱的人都要相互献一簇鲜花,送一块巧克力 ;“母亲节”、“父亲节”很受大家重视的,孩子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卡片和礼物,悄悄放到父母的卧室,以表孝心。看来加拿大的人情味还是很浓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人情淡薄的西方社会。一到过节的时候,尤其是圣诞节、新年,走在大街上,人们就象一家人一样,认不认识都会相互问候一句,“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我们都知道,西人相互之间从不多过问别人的私生活,但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我想起一个朋友曾说过:以为来了国外是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没想到,体会了什么是高度精神文明生活。

      加拿大人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庆祝活动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移民多,种族多的地方,不同的民族节日和多元化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奇光异彩。

      好像新世纪到来前的这个月是个多事之月,加拿大政府本身也发生了许多的事。这个月,安大略的公共教育收费制度有了大的变动,因为安省教育部收紧了财政支出,对公立学校不再支付如同以前那么多的教育补助金,计划从电脑学习项目、学校设施、学习材料等等方面进行削减教育补助金额,多达八百万。所以,公立成人学校不得不由原来的不收费变为收部分材料费,当然是对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最不利了,并且许多都是新移民,初来乍到,又要学习又要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实际的问题,大家普遍不欢迎这个政策的出台。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阅读有关这个政策的报道,要求我们积极发表个人的意见,讨论这个现象的利与避;我的电脑老师非常不满财政计划主要从电脑学习项目中收缩,她准备给高级教育官员写封信,要求重新考虑对此项目的财政收缩,并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和我们讨论,还鼓励我们写信给教育部部长JANET ECKER 女士,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自知英语水平有限,不能用英语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一个字都没有写,不过我有同学真的写了长长的篇幅,交给老师代为转送至安省教育部。

      但是,我认为收一些材料费不无道理,反正我们中国人习惯交费读书,否则也不知道珍惜。在我的英语和电脑班经常是今天这个不来,明天那个不来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人也是为了工作和生活出于无奈,但是起码给老师请个假打个电话还是应该做到的。这样一来,倒是控制了一些随便逃学的现象,交了一定的费用后,每个人都会对得起自己的血汗钱的,每学期材料费$10-20,各个学校不同。

      我认识好多朋友,都说这类成人英语学校学习效果不好,因为没有学习的压力,就学不到东西。我倒不这么认为,作为新移民,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挑战,压力就来自想改善生存条件和环境的想法,只有努力的学习,不停的改善语言能力,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现实社会中生活得好,这就是我学习的压力。每天每个时候,我都象在经历考试,每个西人都是我的考官,要明白他们的语义,掌握他们的语调,模仿他们的语音,都要琢磨好几天才能正真学到手。我在免费的英语班和电脑班里学到了我计划要学的东西,并且对我找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的硬件水平。白天上班的时候我会练习课堂上新学的口语,故意问同事关于老师讲的话题,引起大家的讨论,我大胆地说,说错了同事就会纠正我,我便记忆在脑海里;到晚上的英语课堂上,我和老师侃一通,遇到不会的即学即用,加深记忆,这样,久而久之词汇量就一步步地得到充实。生活中英语话题也多起来了,同事之间对话慢慢自如起来。学习只要自己有压力就好了,别人施加的压力永远都不能正真的推进学习。我有个老乡Y,开始读了一段时间的免费英语学校,后来进入高中继续读书,她准备读COLLEGE,所以她计划一步步地读下去,过段时间后,各种能力达到了要求便可以考COLLEGE了。有的人觉得免费班读着没有压力,见身边的朋友们都去考COLLEGE了,自己也不管是否准备好就跳到高中甚至没读高中就直接去考,考是考上了,进入紧张的COLLEGE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我想起中国的俗话: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目的地。

      比我后来加拿大的朋友问我学英语有什么经验,我哪有什么经验,但是,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所以,我认为:学英语不能心急气燥,刚开始要慢慢地学,把基础打扎实,然后在加快步伐,作为一个刚来的新移民更应该打好英语基础了,如果英语水平确实不错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我英语班同学E,2年前以留学的身份来到多伦多,今年刚转成移民身份。在多伦多的2年时间里,她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不错的级别,可是她自己觉得语法上还有不足之处,便回到英语学校6级班重新学,经过几个月学习后她考取了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业。后来我们通电话互相问候的时候,她告诉我,基础打好了对将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洋老师讲课很少照本宣科,学生只有语言好才能跟上教学速度。另外,国外的大专院校考试特别多,一个短短的学期里,大考小考不断,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很大,移民由于语言不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一旦语言没有问题了,班里的优等生就大多都是移民。听她这么一说,我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要花那么长时间先补习英语,然后去考取大学,因为,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这就是最起码的要求,达到了这个基本要求才能谈发展,生活学习一帆风顺吧。

      在这世纪之交的日子里,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三个月的移民生活,因为这个月里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我们觉得过了一年似的,在国内一年也不会体会到这么多的感受,领悟不到这么多的道理。我给国内的朋友和亲人讲了许多我们的移民故事,但是他们都不会到我的真实感受,我很理解这一点,只有亲自到了加拿大,多伦多,才知道听别人说的和实际的感受是多么的不同呀。我们终于跨过了这艰难的、繁忙的、难忘的一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四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

      新移民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经历语言考试,同时还在不停地学习和练习语言;在令人兴奋和紧张的异乡移民生活中,每个人表现不一样,有的人怯场,有的人稳重,有的人退却,有的人成功!

      第四个月(1月20日-2月20日)

      多伦多进入了最冷的时候,几乎每天下雪,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原来多伦多的冬天是这么美,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里,人们欢快地打雪仗,孩子们在堆雪人,情侣们在雪地里漫步,湖欧、鸽子、乌鸦、松鼠各种小生灵快活自在地觅食。

      到了这个月,我们感觉已经不是新移民了,走在街上,有人问我们路;到学校上课,有更多的新移民问我们各种事情;到商店里买东西,有人请我帮着挑一下衣服颜色,老年人请我帮着找找合适的号码;在车站,碰到找不到北的中国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路线,看见小孩子我对他们微笑……我们正在渐渐地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融入当地的生活模式,虽然语言有了一些进步,生活上交流比前两个月容易多了,但是工作中和同事说一些专业的词汇就不行了。

      新年刚过,一起上班的同事说,目前我们这个部门(CIBC)的学生贷款文件已处理得差不多,公司可能要让大家回家了(就是辞退我们。以前在合同里也注明过,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公司有权让员工离职),我从内心里感到一阵阵的紧张,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就这么被迫离开?自从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每天工作一点心思都没有,上下班的路上只想着怎么保住这份工作,怎样去努力争取留在目前的工作部门。我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鼓足了勇气去找主管M,向她表达了我想留下的意愿,主动地递给她我的简历。很可惜,M不会说普通话,我的英语表达又有限,最后我不得不写了几句话给她看,意思是能否让我留下来继续工作,她看后说,这件事做不了主。确实如此,BDP是个大公司,部门多,分工细,象M这样的管理人员不少,受部门经理直接管理,部门经理又受分部总经理管辖,分部没有人事部门,聘请和雇用职员只有通过总公司来做决定。所以,在BDP这样规模的大公司里,除了人事部门(主管)和总裁能直接决定留某个人以外,没有人有权利决定职员的留与离。终于,我担心的那一天到来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M通知大家,午饭前有一个MEETING(小会议),每个人都得参加,有重要事情通知。同事们相互递了个眼神,都明白会有什么事发生。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M代表分部经理,感谢我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并解释说,贷款文件已基本处理完了,剩下的结尾工作用不着这么多人,所以只好让大家回家歇工,将来进入处理贷款文件的高峰期时,会再请我们回来协助工作。虽然,早就知道这样的结果,但我的精神准备还是不够,情绪很低落。下班后,去退还磁卡给M的时候,我忍不住用半生半熟的粤语告诉她,我喜欢在BDP工作,我肯吃苦,年轻好学,适应力强等等(反正是最后一博了,我使劲儿夸了自己一通),在我极力自荐后,她很友好地说如果真需要人手,会考虑推荐我的。有了这句话,我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似的,走的时候也没有那么悲壮了。我知道,由于语言的问题,我很难与语言好的同事竞争,M虽然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在公司里,用人方面也不是她说了算,所以叫我回去的希望并不大。不过,我的目的是想让她知道我时刻准备着为公司再工作。

      本来,我计划到周一就打电话给PART-TIME工作的公司主管,告诉他从今以后可以给我排白天班了。以前,PART-TIME的工作时间总是周日的晚上,主管看我干活利索,少言寡语,同事关系也不错,多次要求我上白天班,当时我不可能答应,现在不正是时候嘛,既然那份工作没了,我可不想丢掉这份工作。

      过了两天,奇迹真的出现了—M打电话通知我再去上班!我知道用“奇迹”这个词有点过分,然而,对于刚到加拿大的新移民来说,工作的失而复得就是奇迹!那是周一的早晨,我还在做2000年以来最长的梦,电话铃突然打断了我的美梦(因为我正梦见在中国唱卡啦OK),我睡眼朦胧地接起电话,听到M似粤语又似英语的声音……

      我被调到了SCOTIA BANK的学生贷款处理分部,由于这个部门需要人手(也是短期的),内部向别的部门要人,M就推荐了我们这批人中的6个去帮忙,我很幸运成为了其中之一。我很感激M,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和她总共讲了不过10句话,她就在能帮我的情况下默默的、无私的帮助了我。

      新部门上班的第一天是中国农历大年三十,晚上我给父母通电话的时候,把我调工作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为我高兴,勉励我坚强的生活,笑对人生,早日有所成就。听到他们从大洋彼岸传来的亲切声音,我不禁湿了双眼……

      二十多年来,春节都是跟家里人过,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今年没有家人在身边,过了一个中西结合的春节。我们的朋友JEFF是个努力的加拿大生意人,平时他忙于自己的生意,很少有时间和我们聚在一起聊天。JEFF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曾读过不少介绍中国的书籍,对我国的风俗习惯略知一二,所以他知道春节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他便邀请我们去他家过年。去加拿大人家里过春节,这可是件新鲜事,这也是一次机会,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我国的风俗人情。我做了饺子,还特地去唐人街买了一幅对联作为礼物送给他。吃饭的时候,除了传统的饺子,还有生菜沙拉,西式甜点和一只火鸡,中西餐具都上了桌,刀、叉、勺和筷子。

      新部门的工作和以前CIBC的差不多,也是处理学生贷款,我被安排做同样的工作—检查文件是否与原件有不符的错误信息,然后修正。分部主管—ALYSSA是英格兰后裔,讲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不仅某些发音不同,音调也有很大的区别。每天早晨,ALYSSA 7点就开始上班,她把每个人的名字和每天这个人应做的工作写在黑板上,然后再写上一句格言,这样,我每天就学会了一句格言。虽然格言只有短短的一两句,却给我很大的力量和勇气,增加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激励了我对工作学习的热情。在众多的格言中,我觉得有几条很适合我们海外移民去细细品味:

      q LIFE IS A HORSE, AND EITHER YOU RIDE IT OR IT RIDES YOU.
      (生活像一匹马,你不驾驭他,他就驾驭你!)

      q MY GREATEST GLORY CONSISTS NOT IN NEVER FALLING BUT IN RISING EVERY TIME WE FALL.
      (我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爬起来!)

      q NOTHING SEEK,NOTHING FIND.(无所求就无所获! )

      我认识几位多年前移民加拿大的移民,其中有从大陆来的,还有香港移民和台湾移民。不论是从哪里来的,只要是华人,刚开始的时候是一段非常时期,工作不如意,经济收入低,语言进步慢,日子就在数不尽的失败和成功中渡过。

      多伦多有许多成人学校,教授工作和语言方面的技能,这么多的学校里,新移民往往不明白自己应该到那所学校学习。我和丈夫认识了H,他是个热心人,向我们推荐了一个免费帮助移民找工作和进行各类培训的学校—“SKILLS FOR CHANGE”,这个学校是一位早年移民加拿大的希腊人于25年前开办的,学校本着引导学生走入一个正确的就业范围为宗旨,已经拥有了许多的成功经验,在好几代移民中已有口皆碑了,H就是在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顺利找到专业工作的。想在这里接受工作培训或学习英语,必须先打电话(416)658-3101预约面试时间,面试的目的是测验英语水平和电脑技能,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到同样水平的班级学习,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班级里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学习效果好。

      我和丈夫决定报名读这个学校的职业培训课程。我接受的是3周业余“找工作培训”。因为目前的这份工作始终不会长久,我想通过培训后去找份更好的工作。首先,老师帮助修改RESUME(简历),教授如何写好COVERLETTER(求职信),THANK YOU LETTER(感谢信—用于面试后),掌握面试技巧;了解基本的加拿大找工原则、找工方法后,全班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先用录像机录下来,然后大家互相指出不足之处,这样即熟悉了面试的过程和问题,又锻炼了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结束培训后,老师给每个学员几份REFERENCE LETTER(推荐书),不过我认为,这样的推荐书意义不大,并不能扭转局势,关键还是自身的语言素质和工作技能。

      RESUME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了,除了格式要新颖,内容要丰富以外,还要不停的修改,以期达到最佳状态。在发传真的时候,COVERLETTER比RESUME显得更为重要,负责招聘的人每天可能要收到成千上万的应聘者资料,他哪有时间一个一个的去细看,通常都是轻轻扫一眼COVERLETTER后就决定是否要进一步看此人的RESUME和其他资料。所以,一封写得不专业,格式不当的COVERLETTER就会成为扔进垃圾箱的对象。COVER LETTER不宜过长,一般是3-4小段,首先是简单说明自己为什么应聘此职位,因为朋友或广告而得知等等;然后是自我介绍,用三两句概括出自己的突出优点,符合招聘条件等等,这一段最关键,要让人读到此时对附着的RESUME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是礼貌的请求给于一次面试机会,同时也要写上电话号码(虽然RESUME上有)以便联系。COVER LETTER的一般格式如下:

      YOUR ADDRESS

      DATE

      EMPLOYER’S TITLE
      COMPANY NAME
      COMPANY ADDRESS

      SALUTATION:

      OPENING PARAGRAPH (INTRODUCTION)

      MAIN PARAGRAPH (BODY)

      CLOSING PARAGRAPH

      CLOSING

      SIGNATURE

      YOUR TYPED NAME

      ENCLOSURE

      我每次发的COVER LETTER内容都不一样,根据不同的公司和职位改变,效果不错,70%的雇主回电话给我,虽然有的没有给我面试机会,但是将我的RESUME存档了,这就有利于我下次的应聘。大家不妨一试,多实践好方法,早日步入求职的正轨。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求职培训”,我心里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更加有信心。同时,我丈夫读的是“工程师就业培训”班,老师主要是介绍加拿大目前对工程师的要求和这个行业的就业形势,教授一些找工程师相关工作的技巧和途径,还不断注入新观念、新思想,引导茫然的工程师移民们找到新方向,也有REFERENCE LETTER 。丈夫也感觉,经过在这个学校的学习,对加拿大的整个技术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找工作有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创业思想,思想意识赫然开朗起来,还制定了更加明确的计划。

      结束培训后不久,我丈夫打算辞掉目前他这份仓库工人的工作,当他告诉我这个念头的时候,我还有些不解,但后来我彻底明白了。他告诉我,老师建议他们这种有技术的人应该在准备就绪的时候,尝试找本专业的工作,不能抱着一个非专业的工作不放,尤其是劳动力工作,长时间地从事这类工作,不但离专业越来越远,还错过很多良好的机会。可是,作为新移民来说,刚开始有一份非本专业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时间不宜过长,这段时间就是最艰苦的时期,是为下一步找专业工作做经济、技术和心理准备。一旦准备就绪了,了解行业需求了,简历专业化了,单词量大了,口语流利了,有工作经验了(可能不是专业的),就可以跨前一步—另谋职位!假如屡屡战败,就得改变方法,或是暂时再找份一般劳动力工作维持生活,边打工边继续做准备。这时已不用愁找不到一般劳动力工作了,因为有了加拿大工作经验,非专业的工作还是能找到的。准备的过程是艰难的,心态也很难调整的好,但是,带来地却是果实累累,很多专业人士就是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的情况下找到了好的本专业工作。我心里默默祈祷丈夫将来能顺顺利利找到本专业工作。

      另外,如果得到了面试机会,即使不是期望中那么好的工作职位,也不能放弃,哪怕是电话里的简短面试,就当是一次练兵。因为,只有通过面试才能真正的了解到雇主最常问的问题和自己回答问题时的薄弱环节。我的朋友T打来电话向我抱怨说,来加拿3个月了,这段时间是在不停的发简历,等候消息和奔赴面试中滑过的,目前还是没有工作(也许她要求过高),生活很苦恼,希望我能帮她。我觉得她的方法是对的,每次面试都是先准备一番,就算失败也没有打击她进军下一次面试的信心,这很难得。但是,她忽略了最不可缺少的环节—积累经验,如果经过几次的失败后还一味的向前冲,不停下来认认真真的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方法,积累成功的经验,以后的面试就不会有新的突破,永远在原地踏步。

      新移民梦寐以求地来到加国,通常都是先苦后甜,首先要开始求职的艰难历程,由于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后什么都不知道,再如果年龄大点,学历低点,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我曾参加过不少的培训活动,培训的老师首先强调的是—自信心,没有自信心的人连第一步也迈不出去。通过参加这类培训活动,我整理出来一套信息,以备朋友有“难”时,也好帮着想想办法,帮助更多的新移民有条理的找工作,少走弯路,也许你平时从不注意而经常经过的小地方就可能有工作信息。

      职业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加拿大人力资源中心(JOB BANK)、新闻媒体、报章杂志、招聘会(JOB FAIR)和职业介绍所(AGENT)去获悉以外,还有一个巨大隐形职业市场(HIDDEN JOB MARKET)不容易被发现,那就是社区中心(为不同年龄层开设的PROGAMME)、特殊机构(如妇女就业中心,年轻人就业中心)、学生就业服务的办公室(在成人(语言)学校,培训学校,成人高中,大学校园里)和公共布告栏(图书馆,大学校园布告栏,大型办公楼大厅布告栏)。

      新移民找自己的专业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同行之间的竞争,还有雇主的百里挑一。所以,给雇主直接打电话自荐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称为“COLD CALLING”,不要以为,雇主没有登广告招人就代表这个公司不需要专业人才,只要自己有相当的实力,自荐至少能得到一个好的回应(如面试或存档),并且给雇主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打COLD CALLING有许多注意的地方,首先要列出想要打的“猎物”,然后写下自己将要说的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有条有理,一目了然,否则到时乱了阵脚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拿起电话之前要确定自己信心十足,不慌不忙,而且通话时要声音洪亮。我预设以下的这个情景来说明如何打COLD CALLING:

      CANDIDATE:HI,IS THIS YOUR CONVENIENT TIME?

      EMPLOYER:CAN I HELP YOU?

      CANDIDATE:MY NAME IS KALEN,I AM LOOKING FOR A POSITION AS A DAYCARE TEACHER,I WONDER IF YOU HAVE A MINUTE TO ANSWER A FEW QUESTIONS?

      EMPLOYER:OK.

      CANDIDATE:THANK YOU! DO YOU HIRE PEOPLE RIGHT NOW?

      EMPLOYER:NO.

      CANDIDATE:COULD YOU TELL ME THE NAME OF YOUR HEADMASTER IN YOUR SCHOOL?

      EMPLOYER:OK,HER NAME IS LAILA DATOO.

      CANDIDATE:THANK YOU VERY MUCH! NICE TALKING TO YOU! BYE -BYE

      值得注意的是,COLD CALLING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雇主的用人信息和雇主对你有好印象。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各人要根据各自选择的公司大小和性质而改变一些语句,如果接电话的人态度坚硬,不肯回答问题,那只有礼貌地收兵了;再则就是,不告诉所询问的主管名字时,也要及时刹车,不要给对方留下个难缠的印象;还有好多临时情况,只有事先有所准备,头脑清晰,充满自信,才能应付自如。我认识的人中有两个人因为打COLD CALLING而成功获得工作的,一个是我的朋友,另一个就是我的丈夫。

      我们的房东是对通情达理的希腊老夫妇,他们每收到我们的信,就会放在我们共用的走廊墙角处。每天下班回家,我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看那里,今天我收到了国内母亲和好友的来信。一个朋友来信说,准备移民加拿大,问我能否介绍一下生活和工作情况。实话实说,我们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并不能准确的概括加拿大的移民生活,尤其是刚开始,有许多计划,有许多想法,一切都在变化中,所以我建议朋友多看老移民的文章,从不同人的移民生活中去了解加拿大真实的一面。不过,从我们自己经历的这段日子来看,加拿大对我来说是一本难念的“五字经”:周围环境优,生活压力大,学习很紧张,工作节奏快,人际关系淡。

      虽然周末偶尔和朋友出去放松一下,可是谁会在不稳定的生活中彻底放松呢?来之前是根本预料不到将来自己的异乡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用一句俗话说,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我告诉我的朋友,加拿大是世界发达国家,也是冷酷的竞争社会,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就能在这里创造出好生活,要不怎么有人形容自己的移民生活是—苦乐移民路呢。

      国内的朋友们看见我们风风光光地出国,羡慕不已,以为加拿大是个天堂,我不否认这里的环境美的象天堂,清澈的天空永远都那么蓝。然而,每个新移民活的并不象在天堂里那么无忧无虑,轻松自在,他们在蓝天下拼命的工作,坚强的生活,酸甜苦辣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懒人思想在加拿大是吃不开的,尤其是年轻人,不吃苦就不知道珍惜甜。这是个公平的社会, 努力了,付出了,不管时间长短,肯定会苦尽甘来。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能在宽广的蓝天下享受平静、安逸的人生。

      2月5日,我们在多伦多度过了第一个春节,第一个没有亲人的春节,第一个冷冷清清的春节。春节前,我们买了一个19”CITIZEN电视机,那天下着大雨,寒风刺骨,可我们心里乐呵呵的,下一步计划买的是电脑和录像机。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仰望着浩瀚的星空,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正表达了我现在的情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五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

      在加拿大生存并不难,难的就是如何生活的好,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想找份好工作、专业工作虽然不容易,然而,每个漂流在异乡的人,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性情却更不容易。



      第五个月(2月20日—3月20日)

      2月27日,我丈夫辞了在仓库干活的工作,早早地回家,作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等我下班回家时,已满屋飘饭香了。

      丈夫辞工后,第二天就到成人学校学习AUTO CAD和计算机软硬件运用。这个学校位于YORKDALE SHOPPING CENTRE(约克得而购物中心)附近的ORFUS街38号,名叫“YORKDALE SECONDARY SCHOOL AND ADULT LEARNING CENTRE”(约克得而中学暨成人学习中心),报名电话是(416)359-6505,报名费$20,有的班还要进一步收费,如资料费等等。开设的课程有电脑、会计、商业、数学、社工知识和各类英语学习班。入读之前需要参加考试,合格后可以进入自己选择的班级学习。电脑类又分为网络设计、电脑安装、A+证书、技能运用和程序设计班等等;会计有初级和高级班;英语班就更多了,语音、语法、对话、写作分门别类,好几种班。我丈夫选择了计算机A+证书班(包括软件、硬件班)和AUTO CAD高级运用班。

      虽然不上班了,他每天还是早出晚归,只是目的不同了。以前是为了工作,现在是为了学习,不过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将来找到专业工作,总之,都是为了生活。

      白天,他在学校学习电脑课程,晚上他就在灯下复习英文版的专业知识。因为我们还没有买电脑,图书馆成了他业余时间最常去的地方,一来可以读报,二来可以在微机上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他经常抱着一大堆专业书籍回到家,不停的抄阅,查字典,学习专业单词……除了图书馆,他还去人力资源中心的JOB BANK里观察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量以及自己的专业工作覆盖率。目前,加拿大的职业市场各类工作中,计算机方面的职位一直都是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他发现了几个符合他专业的公司正在招人,不过没有轻易地发简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观察阶段,不能急着发简历应聘。机械专业的工作职位并不多,需要观察形势,了解行情后,及时抓住机会,争取做到百发百中。

      几乎每个周末,我们去人力资源中心都在不停地修改简历,偶尔发现合适的职位和公司时,试着发求职信和简历,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回音,心里很着急,情绪也很低落。每个人都会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一段灰色的低谷时期,这段时期里,人的意志薄弱,本来鼓足了勇气面对困难,却一次又一次的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唯一的自救方法就是学会忍耐,在忍耐中等待机会。

      工作上我算很幸运了,一直得到政府年轻人就业计划和NADIAN(我的帮助者)的大力帮助,经常得到不同的建议,而且有很多面试机会去不停地实践。经历过多次面试的人都知道,每次面试后会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新发现,不管是职业技术和个人能力方面,还是人际关系及语言方面,都有需改进的地方。面试是最好认识、发现、改进自己的机会。

      我的朋友H是个充满自信的年轻人,他经历了不少面试,开始的几次面试是以失败告终的,事后他大胆的打电话给公司,询问自己失败的原因,对方倒也热情的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1、来自亚洲的求职者英语普遍都不好,其中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虽然多数人有扎实的语法基础,还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但由于发音不大标准,口语不流利,而不能改变他们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带来诸多不便的情况。所以在选择应聘者的时候,语言是首要条件,然后才是专业技术。如果碰到令人感到满意而语言不够好的应聘者,大公司往往是先把这个专业水平和技术经验确实不错的人的资料存档,几个月后再打电话,测试一下这个人的语言是否有了进步,一旦语言水平在考虑范围内了,就会再次面试。我有两个朋友都被大公司存档入人才库,几个月后得到对方的电话测试。

      2、简历和所有的资料显示,应聘者是个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这当然是招聘者需要的人才,不过在西方社会里,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也是影响工作的重要因素,好多人的简历中都忽略了介绍自己爱好这部分,因此一个只有专业技术而没有任何爱好,不会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情,性格内向的人是不会受重视的。这使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当地西人的简历,每份简历的末尾都有EXTRACURRICULAR ACTIVITES(业余爱好)这部分,用短短的几句话说明自己的嗜好和以前曾做过的社会工作,招聘者就会发现这种人的性格开朗,外向大方,人际关系融洽。难怪NADIAN一开始就要我补充这一部分在简历的末尾,以突出个人的其它能力,只是言语不能太多,而且每件事都要有特点。我便例出了几件值得一体的事情,如我曾和一名美国歌手在国内几个大城市为其唱片做宣传,以及我曾经和好友一起组织歌迷会和参加记者团采访市长等等。NADIAN告诉我,简历中看起来不起眼的这部分却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型正规的西人公司,招聘时对应聘者的性格和爱好很重视,他们不愿意雇用一个不懂得放松自己,缓解压力的职员,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一个经理曾经问过我组织歌迷会的经历,我就趁机解释说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强。不过,小型的华人公司则正好相反,老板巴不得你只知道干活,没有个性,没有任何爱好,不知道休息,就爱上班,也不用休假(VACATION),又扯远了,接着说。

      3、个人工作成绩不够突出。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尤其是计算机行业),如果自己的简历内容不新颖,以前设计过的项目又落伍了,那么,如果竞争对手是有新技术、新思想的精英,招聘者自然会聘用最有头脑,最有创意思想和最可能为公司做出成绩的人了。新移民想要击败高素质、强有力的西人竞争对手,确实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这一点最难了,我们在很多方面比西方社会发展慢,尤其是技术思想更新换代快的职业, 不是一两天就能赶超别人的。H听了这三点原因后,深深地感谢了对方,顺便请求对方能否把他的简历存档,过几个月在联系,希望给他第二次机会,对方则答应了将来如果招聘会联系他,并鼓励H赶快学好英文。

      H把这一切告诉我以后,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找份好工作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有效的觅工方法,良好的心理状态,完美的交流能力,优秀的工作经历,突出的个人成绩 …… 我感到电话那头的他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心里暗自为他加油,为所有的新移民加油。

      在我丈夫正式开始找专业工作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也通过网上发过不少简历,刚开始没有回音,后来就有雇主打电话来说可以存档,将来需要时考虑;一个和我同时参加求职培训的同学I,通过中介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工作,年薪7万多,丈夫也想通过职业介绍公司找到专业工作,不过发了简历后等了很长的时间也没音讯。慢慢的我们就明白了,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于自己,即使成功的人士也不能说自己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找工作的渠道有千千万万,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

      我丈夫辞职的原因很简单,经济和能力都准备好了,是认认真真找专业工作的时候了。辞职后一面学习,充实硬件能力,一面全身心的投入“出击”前的最后阶段,就跟打仗差不多,哈,我对这个士兵充满了信心。他和许多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刚开始不是看到有相关广告就发简历,而是根据某些广告的内容先修改简历(尽管已修改了无数次),通过专业公司的招聘广告,找出最关键的词语,如果公司要招即会处理机械问题,还要会运用画图设计软件的技术员,那他就在自己的简历中多阐述这两方面的能力;如果公司需要的是即能搞机械安装,还要会技术指导的人,那他就把自己的这部分经验加到简历中。根据招聘广告的语句,对自己的简历作修改,这个方法也是热心的老移民告诉我们的,我丈夫利用这个方法去付诸于自己的求职过程中,效果确实不错,后来我也用此方法得到好多的面试机会。

      每天,他利用放学后的大部分时间去人力资源中心找工作,发现相关的单位招聘,他就发去求职信和简历,然后在家里耐心的等待,同时还在向别的公司求职。3月5日,丈夫放学后去了位于多伦多市区繁华路段YONGE和BLOOR的REFERENCE LABRARY(参考书图书馆),这是个不属于多伦多公立图书馆系统的图书馆,所有的书籍都不能借出,只能在馆内查阅。这个图书馆很大,一共5层楼,馆内书籍的分区和多伦多公立图书馆的分区大致相似,分为科技区、医学区、自然生物区、文化艺术区、电子读物区等等,在这些区域内又有好多分区,所以在要查找自己想阅读的书籍之前,最好提前问问服务台的管理人员,这样就不用浪费时间在偌大的图书馆里如大海捞针般地去找需要读的书了。虽然REFERENCE LABRARY 没有分馆,但是存书量并不亚于多伦多公立图书馆,而且馆内环境优美,宽敞明亮,才使得这里每天读者络绎不绝。我丈夫来这里的目的是查找多市所有做他这种机械专业的公司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接着他就拟出了一张通讯表,准备过两天直接给各家公司打COLD CALLING。

      3月6日,他在JOB BANK里找到目标公司,并发RESUME和COVER LETTER;3月7日,早早地起了床,没有去上学,在家打COLDING CALLING,非常顺利,当时就有两家公司要求他第二天发RESUME给他们;3月8日,一大早上课去了,放学后回家主动做了一顿晚饭,为我庆祝三八妇女节。加拿大妇女好像没有过妇女节的习惯,因为BDP所有的妇女在这一天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也没有任何庆祝活动,当我问起的时候,好多人还不知道呢。不过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个特别重视女性权利和利益的国家,大男子主义在这个文明的国度是行不通的,多伦多各种妇女组织更是办的风风火火,惹得男同胞们连呼不公平;移民妇女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我们认识好多年轻夫妇,不管有没有孩子,他们当中许多都是妻子先打工维持生活,丈夫很难立刻找到工作,一旦找到了就比妻子的工作职位好,收入高。在我们经历这种酸甜苦辣的移民生活的同时,别忘了做个快乐的女人或男人,享受这种不一样的感觉!

      3月9日,我丈夫得到来自曾打过COLD CALLING并发了简历的两家公司的电话面试通知,面试时间分别是10日和13日;3月10日,他第一次穿上了在衣橱里待了几个月的西服,充满自信地出发了,面试回家后说自我感觉良好,我就没有在多问,否则会给他造成一种压力。

      3月11日和12日,这是我们充满希望的一个周末,因为13日他就会通过自己这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努力,而可能获得工作。在家里苦练了两天,做到了有问必答,有答必准。3月13日,由于这家公司位于距离多伦多10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镇—GEORGETOWN(乔治镇),为了赶赴这个面试,他必须搭乘GO BUS才能到那里。那天,我上班时心不在焉,总想早点知道他面试的结果,心里有一种说不来的紧张。下午回到家后,发现丈夫不在家,但是面试的西服已经被放回了衣橱,桌子上多了些交通图和票据,还有一张GEORGETOWN(乔治镇)当地报纸,我知道他回来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使我猜到,他可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

      3月15日,丈夫终于从辞工、失业、读书和找工的艰难过程中走出来了,找到了他的专业工作,而且从这一天起正式开始上班,暂时结束了紧张刺激的求职生活。这家公司从事的是他的专业,提供的职位是技术员,年薪3万多。作为一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机械专业移民,能找到一份拿年薪的技术职位是很不容易的,这里面我想不仅有他自己的努力,还有些幸运。

      在加拿大,专业工作似乎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计算机类和非计算机类工作,大部分的新移民都是计算机专业人士,除此之外的机械、电气、化学、农业、经济等等专业人士都被归为非计算机人士,不过,他们当中每天都有人正在转行进入计算机行业。这不,昨天我的一个朋友欣喜若狂地打来电话告诉我,她的先生被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计算机系录取了,她的先生在国内是知名农业专家,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并预祝这个农业专家将来成为电脑专家。

      目前,尽管大部分的机械类移民都是以工程师身份移民过来的,然而刚开始是不可能得到工程师职位的。进任何一个公司,雇主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根本不相信你有能力去承担工程师的责任,至少不相信你的语言能力能够胜任工程师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时间对你的观察后,顾主才会慢慢的试着给你些更难的技术工作,看你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去处理技术问题的。丈夫找到工作后,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提起电话马上告诉了家里人和朋友们。我便辞去了PART-TIME工作,周日晚上就可以早早休息,终于结束了每个周一都没睡醒过的历史。

      人一旦走在顺畅的道路上时,总会觉得阳光明媚、春风得意,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希望;而当人走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时,就会埋天怨地,灰心丧气,前途一片渺茫;尽管我们在不懈地争取,可有时无情的现实却让我们尝到苦涩,顺利的道路毕竟不是一直伴着我们。是啊,在我的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这样那样的不愉快,有时候自己觉得走进了一条没有希望,没有尽头的不归路。没找到工作时,做每件事心里都不够踏实;但是当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时,又很容易为暂时的利益而满足。就象原来我没出国之前,只希望能在加拿大尽快找到第一份工作,哪怕是洗碗、保姆等工作,我的要求不高,再苦再累只要刚开始能吃饱肚子就行,我知道没有加国经验可能连洗碗都没人要的;所以,当我得到那份盘存工作时,我已很知足了,因为工作性质和语言环境都比自己当初制定的标准高多了;每次下班后(一般都是晚上),当我顶着风雪,一个人站在车站啃着自制的汉堡包,哼着现在国内早已过时的歌曲时,对将来充满了自信,对生活充满了激情,感觉自己好像是大风大雪中一只奋飞的小鸟。我始终努力去保持难得的乐观态度,凡事往好处想。朋友们,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打击,不要轻易放弃曾经拥有的美好梦想,一切都会好起来!

      生活在国外的人,不管时间长短都会考虑买一部汽车,因为汽车在国外生活中确实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新移民考G1驾照机考可以选择中文试题,考一次$100,考试之前由工作人员照相;带上护照及移民纸,最重要的是SIN卡,报名考试时要出示所有证件,我考试那天由于忘了带SIN卡,不得不回家拿了才得以参加考试。

      加拿大的华人移民人口已经占全国人口的10%,而且最新观察资料显示,在未来的几年里,大陆移民登陆加国将一年比一年多,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府确实为讲汉语,写汉字的华人移民考虑的很周到,考G1驾驶执照机考的试题除了英语试题以外,唯一的少数名族语言试题就是中文了。因此,华人移民考G1时可以要求考中文试题,中文试题对我们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考之前到唐人街买一本《考笔试必读》的试题集,在家看两天就记住了,我所接触的朋友中没有一个没考过的(当然也可以选择考英文的)。而那些考英文试题的其它族裔就没那么幸运了,考试那天,我旁边的菲律宾女人比我先考,考试的时候唉声叹气,眉头紧皱,我却考地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我考完了坐在一旁等消息时,她才满头大汗的完成了考试,结果我顺利通过了,她却被要求第二天重考,又花时间又花金钱。考完后2至3周就能收到G1驾照。有了G1可以买车,但是保险费用很高,而且不代表能自由的开车了,有许多的限制,如只能在一名有G照并有4年驾驶经验的人陪同下驾驶,不能在高速公路地段驾驶等等,所以考G1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是等待考G2。凡考过G1的人必须从通过之日起等12个月才能考G2,如果读驾校的话,8 个月以后就可以参加G2的笔试和路试了。多伦多的驾校遍地都是,尤其是针对学车的华人移民越来越多的情况,各类华人驾校的教学服务水准也随之完善起来。华人驾校的学习班分为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班,同时学习G2的笔试和路试,但考试都是英文试题。如果同时学习G2的笔试班和路试班,就称作全科(IN CLASS & IN CAR—FULL COURS),价格在$280-$300之间,内容包括25个小时的课堂讲课(IN CLASS) 和10小时的路面驾车练习 (IN CAR) ,西人驾校的价格一般为$500-$700之间;如果只学习驾车技能和练习开车,就叫散钟(IN CAR ONLY),$15-$18一小时,西人驾校的价格为$35-$50一小时。G2的笔试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将来买车时减免保险费,有的夫妻俩一个读全科,得到毕业证书,一个读散钟,掌握驾车技能,这样将来夫妻俩买车时,有一份全科结业证明书就可以减免大部分保险了。一般情况下,从没有开过车的人只学FULL COURS是完全不够的,10小时的路面练习只能让你对开车有所感觉而已,不可能掌握什么真正的本领。所以通常是先读FULL COURSES,获得全科结业证书之后再花钱读散钟,加强练习,才能通过严格的路试。G2不仅笔试是英文的,路试也是西人考官坐在一旁监考,好多人就是因为练习时间不够或紧张而失败的。我的朋友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多大的年龄就得练多长时间的车,如25岁就练25个小时,40岁就练40个小时,听起来可笑,仔细一想还真有点道理。

      3月中旬,我们俩顺利通过了G1的机考,获得了G1驾照,计划今年7、8月的时候去驾校学习全科,然后再付费学习散钟,练习开车,10月就可以考G2了。这里练车没有专门的场地,学车的人胆战心惊地在马路上开车,师傅在一旁就当时的情况实地教学,师傅脚下有个刹闸,所以当学生慌了手脚不知所措的时候,车就会停下来。如果在练习场地撞倒了桶,拐错了弯儿,还可以从头来过,可在大马路上和别人一样开车时,就不能随随便便地犯错误了,交通规则不仅要牢记心头,还要高度集中,观察行人路况,否则就会真出事故的。因此,在师傅的带领下,只要多练习,就能熟练地处理实际情况,考试的时候少了分慌张,多了分稳定。

      说起车,不得不想到GAS(汽油),有车的人都抱怨养车贵,汽油不便宜。加拿大的油价在今年过年后涨了一些,据观察人士分析,油价还有上涨趋势。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家乡,想到了NATURE GAS(天然气),以前家乡的公共汽车头上总是顶着一个大大的气包,大气包没气儿的时候就去加气站加气,而不是加油;腌腌地气包被一点一点的充起来后,汽车的引擎格外有劲儿,一下子就把我载到了车站。我们香港面试成功后回家乡一看,一个中型城市正迈着大步走向大型发展城市的行列,一切事物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样,到处都在大力改造建设,许多公车经过改造早已没有那种笨拙的大气包了;回到家里,还是老样子,天然气灶,天然气热水器。小时候过年,用天然气吹出的彩色气球,就是我最美丽的礼物。在加拿大,少数地方也使用天然气,大多数的城市都是用电能源,多伦多也有几个地方目前还使用天然气,天然气费不高。

      这个月我们如愿以偿地买了电脑,$1800,我终于得到了那只可爱的彩色鼠标。就在我要完成这次内容的时侯,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房东太太笑眯眯地正拿着我母亲从中国寄来的信。一阵感激之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信,母亲那亲切的字体呈现在我眼前,信的第一句话就是:瀑布因岩石而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因挫折而取得辉煌的成绩!母亲把这句激励了她一辈子的名言送给了我,我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浸湿了信纸。

      我的地址是:Dandelionln@hotmail.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蒲公英: 我的移民生活 --第六个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

      这个月,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丈夫找到了他的专业工作,我们决定搬家,搬到他公司所在的那个小镇。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小镇—GEORGETOWN(乔治镇),大概有25000人口,大部分是老年人。我们在这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又那么必然,因为我们曾经努力过,并且要不断的努力下去。



      第六个月(3月20日—4月20日)



      没来过多伦多的人大概不知道,其实多伦多有GREATER TORONTO AREA(大多伦多地区) 与 METROPOLITAN TORONTO(小多伦多市) 之分,大多地区是由很多小城市、乡镇和地区组成的巨市(地区),人们称为大多地区或大多市,这些小城市和地区分别是:CITY OF METRO TORONTO)、CITY OF VAUGHAN、CITY OF RICHMOND HILL、CITY OF MISSISSAUGA、CITY OF BRAMPTON等等。而METRO TORONTO(小多市)则包括:TORONTO、NORTH YORK、SCARBOROUGH、ETOBICOCK,YORK和EAST YORK。METRO TORONTO是大多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当人们提起多伦多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谈论小多市—METROPOLITAN TORONTO,而不是大多地区—GREATER TOTONTO AREA。GEORGETWON就是大多地区内无数小镇中的一个,与小多市距离100公里左右。大多地区虽然是有许多城市和地区组成的,但是在行政上几乎是相对独立的,而且交通系统也完全不同,它们之间是由GO BUS(大多地区内的公交系统,也可到不属于大多地区的某些城市和地区)来连接的。GREATER TORONTO AREA成立三年多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安良好,劳保福利不断得到改善,目前正是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兴旺时期。

      我丈夫公司的老板也是早期移民,他很理解我们没有车没有房的情况,所以给我们时间在GEORGETOWN找房子。租房对于新移民来说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初来乍到,不仅要挑选位置、价格,还要看房东是否是讲理的人。我有好多朋友都抱怨自己的房东太苛刻,只认钱不认人。其实房东是被动方,租房的人才是主动方,不能把自己置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定要在宽松的环境里去思考问题,与房东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心理调整的重要条件,发现相处不好即使租房价格再低也不能委曲求全,否则长时间的压抑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人际关系紧张也会诱发心理疲劳,带来不良的后果。

      为了不耽误丈夫的工作,我们就得尽快搬家,从3月15日开始,一直在找房子。如果在多伦多,也许用几天的时间便可以找到合适的住房了。我想小镇人口流动量不大,工作机会也不多,没有什么外来人口,固然出租业也不景气。周末到GEORGETOWN两次,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找到了一套公寓 (APARTMET), 公寓简单多了,每月按时付房租,写好支票投进专门的信箱,平时几乎见不到那副高傲的姿态。

      不过,找到了新房子,退多伦多的房子又成了个问题。因为在多伦多,刚开始租房时,房东一般要求交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房租,当你准备离开的时候就不用交下月的房租,即最后一个月的房租。由于三月份交房租时,做梦也没想到老公这么顺利就找到工作,就交了第四个月的房租。但是现在为了工作必须搬家,四月一日不得不搬走,我们决定找房东商量是否可以退还我们第四月的房租。房东是一对希腊老夫妇,他们听说我丈夫找到专业工作后说了些祝贺的话,但是一提及退四月份的房租时,就有些吞吞吐吐了。我们心平气和的解释了原因,最后希腊老头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如果我们找到另外的人继续租住这套地下室,就可以退我们的房租。没办法,为了得到我们的血汗钱,我只好硬着头皮到处贴广告,唐人街车站、地铁站、华人超市、商场广告栏、十字路口灯杆、学校食堂布告栏、网上信息站等等,然后每天在家虔诚地等电话。

      很快就有人打电话询问租房的事情,大多是新移民,想当初我们搬进来之前,是一对移民夫妻教我们如何和房东讲价钱的,在价格上没有吃亏。现在出于好意,我们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讲明白了,还建议想租的人如何跟希腊房东谈条件,结果这套地下室就顺利地在四月一日之前租给了一对刚登陆多伦多3天的移民夫妇,他们很满意这套地下室,就像我们当初租的时候一样知足。希腊夫妇二话不说,笑逐颜开地退还给我们四月份的房租,真是皆大欢喜。

      房子的问题总算没有经历任何风波就完美地解决了,接下来盘算着如何搬家。春节去JEFF家过年后,我们又有些日子没见面了。他是个忙人,平时不仅自己的生意要亲自打理,周末还要帮助牧师做一些教堂的义务工作,所以大家平时就电话联系。当我丈夫将找到工作的消息告诉他时,JEFF为我们感到高兴,电话那头的他跟我们一样地兴奋,还说要帮我们搬家。从多伦多到GEOGETOWN开车大概一小时左右,四月一日,JEFF开着VAN来来回回搬了3趟才全部搬完了。

      JEFF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他从不过多的在我们面前讲教,而是用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帮助来体现了一个基督教徒的善良和友好。他常说,他帮助我们并不期望我们帮助他来回敬,而是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被我们帮助的人又去帮助他们能帮助的人群,这样,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在帮他人和被人帮的关系中生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我写“我的生活”也是基于这一点,把我眼睛里看到的,生活里感受到的写出来,期望能帮助每一个迷茫的人,在我的文章里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树立信心,将美好的意愿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尽管我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GEORGETOWN和小多伦多仅相距100公里,差别却特别大。这里比多伦多安静,绿化比多伦多好,空气比多伦多新鲜,偶尔还有三两只野天鹅结伴从天上飞过,有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小镇生活很安逸,远离繁华的都市和嘈杂的人群,精神放松,心情平淡,悠闲自如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丈夫有份年薪的工作,否则,我们住在这仙境般的小镇里,日子也不会好过。

      我们租住的公寓(APARTMET)大楼是一幢3层建筑楼。我最中意客厅的那扇落地门窗,一眼就能看到远处像海市蜃楼般的山岭景色;拉开玻璃门窗,是一个大阳台,清澈如水的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我想起小时候躺在草坪上看云的情形,如今蓝天白云又回到了我的生活中,真让人感动;夕阳西下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洒在地毯上,格外的迷人……

      唯一不如人意的是交通的不便,这里没有公交车,当地的人家都有汽车,车来车去好不潇洒。我们在多伦多生活了四、五个月,月月买月票,觉得有车没有车都一个样,住在这里,无论想去那里都要靠自己的双脚去跋涉,车,在小镇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幸运的是,我们住的公寓离丈夫的公司不远,他每天走路上班需要15分钟,路上还常常看见天鹅一只脚站着小水潭边歇息。他的工作得来不易,我们不能因为生活上暂时的不便而轻易地放弃一切,又回到以前的生活模式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尽管我们在这里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不过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了,心理压力也缓解了许多,又何乐而不为呢。3月15日至4月1日期间,他每天花4个小时在路上,不能按时赶到单位上班。搬过来后,我和丈夫正好调换了一下,我每天来往于乔治镇和多伦多之间。

      我想,说起多伦多的交通没有人会否认其便利和发达,尤其更受我们这些没有车的新移民欢迎。多伦多的城市交通系统称为TTC(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由地铁、电车和公车组成。多伦多的地铁主要是东西线和南北线为主,BLOOR-DANFORTH(布尔街—当佛斯街)为东西线,南北先以YONGE(央街)为主,市中心一段则是SPADINA & UNIVERSITY(士把丹那—大学街)U形环车线;在华人聚集的SCARBOUGH(士嘉堡)还有快速火车连接地铁,无需重新买火车票即可到达目的地。

      多伦多的车票制度也很科学,只有各地铁站卖票(纸票—TICKET和硬币—TOKEN), 一张票单价$2,一次性买5张以上便是$1.7一张,汽车和电车都是投币或投票,如果没有准备好票,就要投现金$2的硬币,所以最好先买好票;上车后如需要转车,要求司机给TRANSFER(换车票)即可换乘其它交通工具,但是必须行同一方向,如果换乘的车是反方向的,那么司机会要求重新买车票;另外,时间上也有规定,换车票的正面印的是日期和当时的时间,背面是一些注意事项,在换乘的时候,司机主要看上面的时间,如果上车的时间和换车票上的时间相差几十分钟近一个小时的话,司机会怀疑你中途下车走了一段路或停留在某地一段时间后才乘车,那么你的换车票就作废了,需重新买票。因为,规定指出: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时不允许中途下车后作别的事情而不等候要转的车,或不允许中途下车走一两站后再转车(其实就是不给你机会做别的事)。每两辆公交车之间相差地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地铁更是只有几分钟而已(地铁内可以随便换),等车时间不可能太长,除非中途停留或做别的事情将时间拖长了; 有时要转好几次车,就要不停地变换乘票时间才正常,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多伦多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伸向各大街小巷,一般只需转一次车便可以到目的地了。

      另外,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人们还可以购买公车全日套票(仅适用于TTC),$7.00,一张套票最多可以让两名成人及四名儿童同时乘坐TTC交通工具,在多市内自由穿梭,非常经济实惠。

      搬过来后,我每天早晨比以前起来的更早,回家比以前更晚,从乔治镇乘GO BUS(这是多市的另一个长途交通系统)到多伦多后,还要转乘地铁和公车才能到公司。早晨出发时间是6:30,到单位已经是8: 30了,下班是4: 30,回到家时是6: 30,这样几乎每天在路上白白浪费了4个小时。经过了2周的折腾,我决定辞去这份工作,因为来回跑实在是太不划算,每月除去税和交通费,我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公司过了最繁忙的处理贷款时间后,很有可能就不再雇用我们了。每年的学生贷款高峰期是1月至3月和9月至11月,BDP的工作高潮也在这两个时期里。其他时候的工作量不大,原有的固定工人就能完成处理工作,所以每到人手不足的时候,BDP就会马上招人来提高工作速度。

      我分析了局势,回家和丈夫商量,他支持我辞去这份工作,我们都认识到,从小镇随便打份工也比目前扣除一切支出后的收入高。不过,我还需要和我的帮助者—NADINA商量,因为我是通过加国政府的年轻人就业计划推荐,才找到在BDP处理学生贷款文件的工作,据我所知,我不能中途随便离开此计划。后来,我把我的情况告诉NADINA后,她说我有充分的理由辞职,而不影响将来这个计划继续为我推荐雇主。原来雇主和雇员原则上都不能中途撤离这个政府资助的年轻人就业计划,但有一个例外就是,雇主的公司或雇员搬迁到较远的地方办公或居住,就可以终止计划。我已经有了加拿大办公室经验和一定的找工作经验,是该放弃这份即挣不了多少钱又没有前途的工作的时候了,就象当初我丈夫辞去那份仓库工作一样,时机成熟就应力下决心。

      我终于决定辞去在BDP-SCOTIA BANK学生贷款中心的工作了,4月13日是我最后一天工作日。临走之前,环视了一下整个办公室,大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黑人同事还是依旧讨论他们的男友买了什么送给他们,看他们那么幸福的样子我实在不好意思打断他们;和我要好的菲律宾同事ALLICA,手里拿着一份学生贷款文件,人却津津有味地看着文件下面的最新时装杂志;跟我同事时间最长的CHIME,一面把处理后的文件装入大信封里,一面呆呆地看着外面,估计又在想她的女儿了;我知道过几天就是SUPERVISOR—ALYSSA的生日了,办公室将为她举办一个简单的生日PARTY,可惜我不能参加了。ALYSSA比我小2岁,却已经在BDP这样的大公司做到了SUPERVIOR职位,确实让人佩服她的聪明和才能,她是个爱笑的女孩子,笑起来的样子天真可爱,给人留下很美好的印象。我提前送了一张生日卡给ALYSSA,是一张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卡片,鲜红的字体凸显出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ALUSSA很喜欢这张生日卡。时下加拿大的年轻人正流行穿戴有中国字样的衣饰,一般印在衣服上的中国字是龙、爱、寿、福、和平等等,我还见过结婚用的大红喜字和‘恭贺新禧’的字样。

      跟上次公司辞退我的时候心情不一样,这次我带着胜利者的笑容走出公司大门,深深的吸了口气,有一种想飞的冲动。尽管我想学习我丈夫那种破釜沉舟的精神,可我内心深处隐隐地想,辞去这份工作就意味着我失业了,又要开始找工作了,在GEORGETOWN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我多半是要干体力活了,那么这个决定是否过于冒险?想到这不禁打了个冷战,担心往后的路如何走。我历来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迎着异国灿烂的阳光,我鼓足了劲儿往车站飞奔过去。

      加拿大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利与避,当我们如愿以偿的经历了申请、面试、登陆的过程后,接着就是面对严肃的现实:英文水平太差需要学习;以前在国内时,找工作几乎不需要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宽广的人际关系,想求一官半职并不是难事,所以来到这个全凭本事而不是靠关系的社会就无能为力,无计可施了。当有的人提着行李走出机场的时候,心里荡漾着无比的激动与兴奋,被自己曾经在国内出类拔萃,万人仰慕的地位冲昏了头脑,错误的认为从此开始过无忧无虑的洋人生活,赚加元,吃西餐,开轿车,住大房,殊不知找不到工作一切都是空想,这一切对新移民来说还有一段付诸努力的漫长过程。“民以食为天”,首先就是吃饭问题,没有工作,生活质量当然就不能面面俱到,总是很拮据地过着日子,在新移民第一次付房租,第一次付电话费,第一次买必须的生活用品,第一次逛商场的时候,就会深深地体会到经济的压力,没有工作买什么都舍不得。有一份工作,不论是什么性质的体力工作,一般都能养活一家人,所以有能(才能和体能)的人不用担心会饿死在加拿大。

      虽然,加拿大这几年连续被联合国人类发展协会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但并不代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来到这片别人早已建设好的国土上,就可以不努力便获得安逸的生活,被称作“最适合居住”的居民。大部分的本地加拿大人都是生活在家族父辈们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资本之上的,否则要他们从头开始也并非易事,何况我们。不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施展自己的本事,不做出自己的贡献就不适合在“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居住。

      不过也有特殊的人过着特殊的生活,我认识一对夫妇,从温哥华刚搬过来不久。他们于1999年冬天登陆温哥华,他们说那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个适合居住的人间仙境。找到一套价格不菲的公寓后,迫不及待的购置了全套家具,把家里布置成小康级别二人世界。以后又买了手机,说是雇主直接打手机方便,可据我所知并亲身经历,好多安电话和留言器(或电话公司的留言服务)在家里的新移民都没有因为没手机而造成什么不便;买了一套音响,说是工作生活压力大放松放松,后来因为没有工作,压力是越来越大了,却没有因为听音乐而获得轻松的感觉,反而看见它就烦。总之好多的现代化产品都齐全了,就差最现实的事情没有做—工作。2000年新年刚过,终于在百般无奈之下,搬到了他们曾经认为是个冷窟窟的多伦多,因为从网上得知,多伦多的经济比温哥华好,就业状况在全国也是比较稳定的,在温哥华待了几个月,工作没找到,钱花了不少,经济上只出不进,让做了多年会计工作的妻子无法做平衡帐了。所以便宜变卖所有家具电器后,匆匆的赶到这个适合人工作的地方来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加拿大工作是第一位的,有了工作才能谈居住条件,有了居住条件才能享受生活。这就是他们的故事,我深深地祝福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多伦多没工作的人很多,找工作的也很多,各种各样的工作职位也不少,而乔治镇没有工作的人不多,找工作的也不多,工作机会更是少得可怜,这里没有英语班(ESL、LINK等等),没有丰富的职业信息。我去人力资源中心查资料,到商店询问是否请人,上网寻找在小镇的工作,结果都让我很失望。找不到工作我心里总是很慌,尤其是买东西的时候,付每一分钱都心痛,还时不时地把价格乘以6换算成人民币,渐渐的我学会了精打细算,好在我丈夫的工作稳定,收入足够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否则又要经历那种恐慌的日子。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较为完善,失业的人可以领取‘失业救济保险’(Employment Insurance),领取人的条件必须是:如果在过去至少工作了900个小时,并交付了失业救济保险费(EI),失业时就可以申请领取失业救济保险,反之,如果以前是打的现金工,就没有任何交税和交EI的纪录,那么即使工作时间超过900个小时也不可能领取EI了,同时也可免费参加一些就业再培训计划等等;也就是说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的人可以申请基本保证收入补贴(GIS—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另外,没有工作的人(长期失业的人)可以领取‘长期失业救济’(Social Assistance),‘长期失业救济’又被广泛称为福利金welfare,主要是支付申领人的食物、住房、燃料、衣物和药费等开支,具体资助的金额会随着申领人的具体条件而变化,同时也提供一些再就业培训计划;还有一种补贴为‘工伤补贴’(Workers' Compensation),是根据申请人的医疗报告和因工受伤证明而对其提供财政、医疗和康复上的补贴。如果在正规的公司工作,确实因为工作而受伤的话,就可以申请这类补贴。我的朋友N,前年来加拿大时找到一份工作,不小心在工作中受伤,后来的一年里都是拿工伤补贴生活的。我知道,大多数的中国移民都在靠自己的能力努力摆脱困境,不会轻易地向政府伸手要救济金,这就是中华民族难能可贵的自尊精神。不过,由于生活中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还需要政府的经济帮助。尤其是遇到不懂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多找(人力资源中心是最好的咨询处),了解更多的法规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合理地处理问题,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坚强起来。

      在加拿大生活了近半年的时间,我俩很少出去游玩,娱乐生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刚来的时候,由于收入不稳定,忙于找工作,忙于学英语,哪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娱乐项目中,即使有时间也舍不得花血汗钱去消费,总之每天为生存而四处奔波,这恐怕是每一个新移民家庭初到加拿大时都要经历的一段枯燥、烦闷和充满压力的日子,走过来就好了,渐渐的就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去投入到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了。

      一个气候宜人的周六,我们的加拿大朋友CAREY和BRIAN邀请我们去多伦多有名的大型游乐场PLAYDIUM玩。PLAYDIUM位于多伦多市中心JANE街和BLOOR街交界处,门票分别按时间和金额分为两种票,花$30买一张限时60分钟的票,就可尽情的玩1小时,不限制玩的种类和金额,1小时后此卡就不能使用了;或买一张价值$20—$60不等的票,虽不限定时间,但是玩的金额不能超过卡的总金额,遇到喜爱的游戏,年轻人玩起来不到半小时就没了。PLAYDIUM共三层,底层大厅的游乐区多是大型的游戏机器,灭火游戏、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大力神、破坏大王等等,还有几个装饰新颖的冰激凌冷饮店,大厅的一角是型似自然山壁的攀沿壁,好多人正在为攀沿的年轻人加油。二层有一个模拟赛车场,整装待发的赛车手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前面的大屏幕,时刻准备冲刺;还有模拟赛马场,当人坐在模拟马背上时,坐姿很重要,臀部要轻轻抬起,上身向前倾才能控制好马的方向;滑雪和滑板比赛我不敢一试,因为很难掌握自身的重心,一不留意就会摔下来;最有意思就是皮划艇比赛,握着模拟皮艇划桨,不停地划,两个人要齐心协力,方向一致才能顺利通过各种关口,如果合作不好就会翻船;另外还有拳击比赛、摩托车、钓鱼、篮球、垒球、足球等等游戏。三层主要是小型的游戏机,还有一个酒吧,酒吧的桌子上有一个形似电脑的机器,里面全是智力游戏,玩起来很斯文,没有惊心动魄、大吼大叫的竞争场面,却多了一丝智斗的紧张。

      很快我们在加拿大居住了半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得到了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生活经验,学会在严峻的现实社会中如何生存下来。以前住在多伦多的时候,每天都为找好工作而心烦意乱,如今象两只经历了风浪的帆船找到了避风港一样,一切都安静下来了。然而同时我又想到了一句名言:船停泊在港中固然安全,可这并非造船的目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I love your posts, thanks a lot.
    • 蒲公英: 走进春天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春天来了,积雪融化了,被厚厚的白雪压了整个冬的树木花草争相发出绿芽嫩枝,尽情享受温和的春光,路边的野菊花和蒲公英独自仰着头向太阳吐露自己的芳香。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在这个万物滋生的季节里,人们卸下沉重的冬装,轻松的踏入春的季节,新移民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勇气,一如既往地向前走。



      4月20日—5月20日

      住在GEORGETOWN,远离城市的喧嚣,开始我们的小镇生活,生活平淡的象一杯水,没有色彩而又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眼前。GEORGETOWN的天空是来往于多伦多的飞机飞行的通道之一,所以每天空中交通繁忙,有时候抬头能看见好几架飞机在云里穿梭,白白的机身好像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在清澈如水的蓝天里遨游。

      因为GEORGETOWN地方不大,公司也不多,就业市场不象多伦多那样活跃,我曾试图自己找工作,可人力资源中心的JOB BANK(工作银行)里没有一个工作机会在这里。后来,我与我的帮助者—NADINA联系,希望她能帮助我寻求到一个机会,她就把我的全部资料传真到GEORGETOWN的一个年轻人就业计划培训机构,继续同一个就业计划。这样,我有了一个新帮助者—BONNIE,每周通过见面和打电话与BONNIE联系,在她的帮助下,我又进一步修改了简历,简历内容不断的更新,样式一次比一次专业化,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力争在这里找到工作。我母亲时常提醒我‘不能只等待机会的降临,而不积极做准备,因为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的。’

      转眼,我已经在家里待业近一个月了,这个时候的我有点坐立不安了,要知道等待是很痛苦的。我常常在电脑面前敲敲打打就是一天,碰到与我的帮助者-BONNIE有约会的时候,我就会起得很早,做好充分的准备,按时抵达她的办公室。我丈夫总是鼓励我说,任何是事情都有好坏两面性的,我待业在家暂时没工作,正是我了解就业形势和提高自己的时候(比如背单词、复习语法、修改简历等等),这个时候,人很容易因一时的不顺利产生消极人生观,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度过难熬的失业岁月。我默默地等待着属于我的机会,我积极地争取属于我的那份成功!

      终于,我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 职位是OFFICE CLERK(办公室文员),还要会做简单的会计工作。这是一家制作艺术品的公司—ARTCAST INC. (艺术铸造公司) ,老板—ERIC是1954年移民加拿大的东德人。经过了前几个月找工作的磨练,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兴奋和紧张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就是为面试尽力准备了好几天。

      面试的那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心情比较平静。提前了15分钟到公司(这很重要),接待我的JOAN先讲了一些客套话,然后给我一张公司的简介,要在经理和她面试我的时候大致说出公司的情况,我一看表,只有7、8分钟就要面试了,头一下子就大了起来。因为这个公司的每件产品(艺术品)都是经过制模、铸造、热处理和精加工等几个步骤制作出来的,所以要搞明白英语意思要花些时间的,而且,是两个人面试我。如果是中文那就不在话下了,以前我在国内一个铸造公司做过办公室工作(我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我感兴趣的原因),知道这些步骤大同小异, 可是我肚子里的专业单词太少,有些词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意思,有的看懂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解释。

      面试一开始,老板ERIC 开门见山地问:“WHAT DO YOU THINK ABOUT OUR COMPANY?CAN YOU EXPLAIN TO US EVERY STEP IN PROCESSING?”(你认为我们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你能解释一下处理产品的每个步骤吗?)天哪,这正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什么样的公司还好说,主要按照简介上的语句大意,在加点自己的话就出来了;可用英语解释步骤我真没有准备好,为了让他觉得我至少对步骤是熟悉的,我灵机一动,大胆地说“I THINK THAT YOUR COMPANY IS AS SAME AS THE COMPANY WHICH I WORKED FOR IN CHINA.”(你的公司和我以前的公司很相似。)接着我把以前工作过的中国公司情况说了一遍,这样我便把问题转化了。我不停地在脑子里搜索出所有能表达正确的单词,然后把那些步骤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地解释了一遍,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单词不是发音错了就是用错了地方;后来我发现,老板歪着头,笑眯眯地听糊涂了,旁边的JOAN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接下来的面试中,他们又问了些别的问题。当问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的问题时,这是个好机会介绍自己,我说我是个勤奋、好学、有条理的人,对这个公司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加入这个成功的集体;老板告诉我,他们需要一个即能做一般办公室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还要会做简单会计工作的人(简历上有我的出纳经验),必要的时候还要出差,这就意味着被雇用的人几乎是个小全能,我自知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希望能有机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去学习新知识,利用以前的经验去推进工作,争取做到最好。老板似乎被我的态度打动,主动地介绍如果被录用后的工资和福利情况。40分钟后,我走出了公司的大门。我喘口气,心里想,不管这家公司是否雇用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公司的简介搞得一清二楚。

      面试后的第二天,我给老板ERIC发了一封THANKS LETTER(感谢信),首先感谢他能给我一次面试机会,然后提到我对这家公司的兴趣及以前的工作经验。这封信写得很正式,排版是按照目前加拿大流行的样式。THANKS LETTER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是不可缺少的最后一步,好多事实证明,THANKS LETTER的好坏直接影响求职的成功与否。事后,我一直认为这个公司不会雇用我,就没有用心等电话。出乎我的意料,3天后我收到JOAN的电话留言,要我周一开始上班。

      就在这个公司面试之后的第二天,BONNIE打电话告诉我,BRAMPTON(宾顿市,另外一个城镇,离GEORGETPWN30分钟的车程,距离我家很远,好像这份工作也离我很遥远。)的一个幼儿园对我的简历感兴趣,让我在家等面试通知,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说不定就能真正圆我的老师梦了。

      自从七个月前来到多伦多后,我一直想做能和孩子们接触的工作,哪怕是义工。但是,由于当时的英语程度太差没有敢申请那样的工作,甚至没有一份专业的、像样的简历,我曾申请过在图书馆给孩子们讲故事的义工职位,结果也是因为语言问题而不了了之。我一直都徘徊于是先读书还是先工作的问题之间,拿不定主意,后来我改变了观念,书是肯定要读的,但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应该先到社会上闯荡,这样即有了相关工作经验,还有利于将来的学习。能找到幼儿工作最好, 工资低些无所谓,得到了经验,对将来的专业学习大有帮助;如果找到一般的办公室工作也不错,一面攒钱一面学习英语,也利于以后的学习。我横下一条心,不受环境的影响,丈夫也全力地支持我。我开始关注相关的招聘广告,试着应聘某些幼儿教师职位,可是,由于没有当地的E.C.E.(幼儿教育)文凭好几次都被拒之门外,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现在,经过了半年的摔打磨练,我渐渐地摸清了这个行业的情况,并且咨询了许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得到了很多经验和建议,把简历写得更充实了。如今,我终于得到了一次机会。

      我和幼儿园约了面试时间,又把自己的简历反复地背了几 遍,准备了一些面试中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如过去的工作经历,处理孩子争斗的办法等等。面试我的是院长LEILA,她是25 年前来到加拿大的非洲移民,第一眼看见她时,我就松了一口气,因为她是一个很亲切和蔼的人。面试一开始她就告诉我,她并不介意我没有E.C.E.(幼儿教育)文凭,关键是看我能不能和孩子们相处融洽,能否正确引导他们,所以,她愿意提供一次机会给我,培训两周,然后视我的能力而定,是否正式雇用我。听到这样的话还是第一次,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回家的路上一直都笑容满面。

      由于在薪水和上班时间上没有达成共识,我放弃了去幼儿园上班的机会,选择了小镇的那个公司。人就是这么矛盾,也许是现实生活情况让我明白,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不得不选择条件优越的工作,我又一次失去了圆自己梦想的机会(第一次也是因为薪水和工作时间问题),不过我心中的梦想一直使我看到未来生活中的希望。做决定是很痛苦的事情,何况是在喜欢和不太喜欢的职业之间选择,但是我们又必须要一次又一次地面对它,一次又一次地走出这种困境。新移民经常都要面临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有太多不如人意的事情,每天都有梦想在破灭,同时每天都有新的理想在酝酿。

      我能得到这两次面试,我认为与我的RESUME(简历)有很直接的关系。RESUME很重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写出好几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和不同用途的RESUME。有的人以前可能做过好多不同的工作,那么就要为这些不同的工作量体裁衣,写出不同的RESUME。写RESUME的方法很多, 切记不能人云亦云,每个人有各自的一套方法。如果不是同行业的人士,互相借鉴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同行业之间互相模仿,使用同样的字句和同样的格式,千篇一律的RESUME就显示不出自己的特点,不引人注目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细小的不同之处在个人简历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RESUME修改得独具特色,才能走出成功的第一步。我有两份RESUME,一份是为找办公室工作而写的,主要强调我的办公室管理经验和电脑运用技能;另一份是专门为找幼儿园老师工作而写的,内容上重点突出我与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引导能力,没想到,我简历中那些在国内和多伦多的工作经验居然全派上了用场。我想RESUME就如本人,雇主见到它的那一刹那,就如同见到申请人的形象,只有RESUME中的内容符合了招工的条件,雇主才会对申请人感兴趣。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学习阐述得当是很重要的,当然,任何一份RESUME中英语单词和语法的正确性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我开始上班了,在这个小公司上班能学到很多东西,小到接收信件,发寄货物,大到做财务账目。我每天要被培训3-4个小时,JOAN教我做财务工作和采购计划,另外两个人,一个是MONA,教做生产计划和记录生产进度表,CATHY则教我如何接电话,接待客户和办公室管理。第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地回到家,躺在沙发上就不想动了,可我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去从事各类不同性质的工作,对我将来的求职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在GEORGETOWN没有车就好像没有双脚一样,寸步难行,生活圈子就那么一点点,我们体会到汽车在小镇中的重要性,由于目前还没到买汽车的时候(还没有考出G2),我干脆就先买单车吧。这月一狠心,终于在CANADIAN TIRE(加拿大轮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100。我丈夫还是每天走着上班,两点一线,公司和家来回地走。过了一阵,丈夫也买了一辆旧的,有了自行车,周末我们活动的区域就宽广多了。从此,GEORGETOWN就多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每天早晨上班时间会有两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背着双肩包,蹬着单车穿梭在小镇的主要通道上,其中一个人的单车把子上还挂着个摇摇晃晃的饭盒,那就是我。

      上班就有机会讲英语了,每天虽讲得不多,但是总归能学到些有用的知识。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我渐渐的发现加拿大英语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有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我们在国内学习的都是英美英语,除了语法一样外,很多生活口语和专门词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有一次,我登记公司的水电费事,发现‘HYDRO-BILL’不是水费账单,而是电费账单,我被这账单迷惑了。我问JOAN为什么加拿大人要用HYDRO来表示电呢,她是这样说的,‘HYDRO’的确是“水”的意思,然而在加拿大,由于过去很长时间内所用的电力大多是由水力发电站提供的,所以,直到今天,‘HYDRO-BILL’仍被用来表示“电费账单”,尽管很大一部分电力已不再由水力发电站提供,而是由核电站提供。这只是我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情况中的一次。

      今年5月14日(5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这是加拿大一年一度重要的节日之一,世人皆知母爱是最伟大的,母亲是我们最敬仰、最爱的人,所以除加拿大以外,这也是很多国家的重要节日。每当遇到节假日或特别的节日,商家就开始以各种节日名义大肆地削减货价,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实好多货品都是过去的积存货,从而有效的促进销售。不管在哪里,都能看见为母亲节推出的特别促销活动,主要是妇女衣饰、珠宝首饰、化妆品、家庭装饰品、厨房用品等等,当然在送这些礼物的同时,孩子们总忘不了先送上一簇鲜花或一张温馨的贺卡。离家远的年轻人会在周五下班后匆匆地赶回家与母亲团聚,许多人还会外出和母亲吃一顿丰富的晚餐。像我们这些远离祖国,远离母亲的海外游子在这个时候通常是给母亲打越洋电话,我有的朋友还专门为母亲寄保养品回国,以表敬意和祝福。我的母亲知道母亲节的到来,所以特地坐在电话旁等待大洋彼岸女儿的声音,世间一切美好的祝词都表达不了此刻我的心情,热泪不知不觉地淌过我的脸颊,心里只有一句话想大声地说:保重,母亲!

      在这里住了近3个月,我们的小镇生活很有规律。周末到西人超市购食物,这里的价格比多伦多唐人街的华人市场贵些,尤其是肉类食品,价给要高出好几倍,当然质量也好很多。每次去超市,看见一些家庭妇女手里总拿着一张采购单,有计划地买东西。我也跟着学习这种好方法,平时贴一张纸在冰箱门上,缺什么或用完什么随时写在纸上,一周下来就是我的食物计划单。走进西人超市,各式各样的西洋菜应有尽有,但是举目一望,中国蔬菜品种实在少得可怜,我还没有在西人超市里见过苦瓜、丝瓜、冬瓜和油菜等中国菜。买完菜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衣服,公寓大楼地下室有一个公共洗衣房,投币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只供住在大楼里的租住户使用。洗好衣服后就开始打扫卫生,以前住地下室的时候,我就借用房东的吸尘器把仅有的两间屋子和厨房吸一遍,现在住在空荡荡的的两室一厅大公寓里,没有吸尘器,没有借用之处,由于用笤帚扫没有用,我们只好把地毯上的脏东西一点一点地拣起来。住在多伦多的时候,一到周末,就往人力资源中心或图书馆钻,一天下来收获不少,第二天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上班(PART-TIME)、学习、买食物、洗衣服、打电话回家等等等等,那时,周末睡会儿午觉也是很奢侈的享受。因为GEORGETOWN的人力资源中心和图书馆周末都关门,我们的空闲时间多了,跟过去忙忙碌碌的周末相比,现在周末没有很多的安排,节奏慢了,人的精神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加拿大的生活模式很简单,上班时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下班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娱乐和打工没有人过多的干涉你,一切都进行得很平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单纯,因为我们新移民的语言不好,而且思想意识与当地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刚开始(至少一年内)很难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中碰到能沟通自如的人,相互之间的问候和泛泛地聊天只是形式而已,除此之外就像陌路人一样,对此我深有体会。

      平时没有什么节日的时候,民间百姓之间经济交流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减价销售,这是自由经济的缩影,是独具特色的异乡风情。如YARD SALE(庭院销售),就是人们将家里不用的或更新换代的旧东西搬到自家小院的一片草地上露天销售,如果运气好的话,你还可能发现古董之类的东西和一些很有特色的装饰物和古典油画等等;GARAGE SALE(车库销售),主人把想要销售的东西放在自家车库里,或是桌子上或是地上,女主人的旧衣服和男主人的旧体育用品很多,还有孩子们的玩具和衣服等等;MOVING SALE(搬家销售),是人们要搬离原住地,洋人喜欢新家新事物,所以许多旧家具电器就要马上卖掉,这种时候经常能买到质量完好、功能齐全且价格低廉的旧家电产品,还有样式颜色不很新颖的旧家具,这类销售也最受人们欢迎,因为选择量大,货物充足,价格合理; STREET SALE(街道销售),是这几种销售形式中最热闹的一种,因为是整条街道几乎所有的住家户联合起来同一天销售,一家挨着一家,有点像国内的跳蚤市场,很多人,从大型的家具、家电到小孩子的玩具木偶,从各类装饰材料到规格齐全的工具,总之应有尽有,我还见过卖旧汽车和旧摩托车的呢。无论哪种销售,顾客都可以和卖主讨价还价,双方都满意后,货物拿着就走,有时候碰到大件的家具,卖主还免费送到家。最可爱的是,孩子们一脸正经地坐在家门口卖他们自己扎出来的果汁,$0.25一杯,即使不渴,你也想从他们手中买一杯甜甜的果汁喝。如果销售了一天,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卖掉,主人就会装好后送到捐赠中心或二手旧货店,二手旧货店会立刻把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对公众销售;我认识的加拿大朋友中,好多人从不在自家销售任何东西,而是定期直接捐赠到儿童福利院、妇女救助中心和老人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其实这样的民间经济货物的交流形式与其说是当地人们生活的风俗特色,还不如说是整个北美的一种百姓经济交流文化,虽然它并没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它却在不停地发展壮大,正在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还在继续变更,变得更完美。一到周末,我们俩就骑着单车到处乱逛,经常发现这类的民间销售活动,一天下来收获不少,其实我们的目的不是买什么东西,而是参与到这种经济活动中感受一份当地人的生活气息。

      这个月我们又添置了些家当,买了微波炉,买了电脑桌(这样就空出了园饭桌)和一个结构简单大方的电视柜,我在GARAGE SALE买的两幅画也挂在客厅里了,一幅是COMMEN LOON(加拿大特有的动物:潜鸟),另一幅是CANADIAN GOOSE(加拿大的象征性动物:加拿大鹅),这样我们的客厅才真有点像能接待客人的大厅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It is unbelievble you can find a office clerk position within such a short time. I bet you have excellent personality. Good luck
    • Hi, 你的文章写得不错,不仅反映了你的文采,也体现了你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谢谢你花费精力使我们了解到加拿大生活的点滴!
      • 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失败与成功,只要我们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克服自己的缺点,鼓足勇气,我们就会在生活中创造成功!
        •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面对困境一要有坚强的意志,二要善于不断地学习。
          成功或失败除了一定程度的偶然性,更有其必然因素。衷心地希望你和你的先生能收获更丰硕的果实。本人是外企IT工作,计划明年4月去多伦多。欢迎联系:y_catherine@china.com
        • 真是好文章--尽管我还没看完.很有帮助!
      • 我非常同意YNY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你的文采,也体现了你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希望有一天能在加拿大听蒲公英讲更多的人生感悟.
    • 好文章!谢谢你的辛勤努力,让我对未来有了清醒的认识。
      • Thank you, my friend! 8+) dandelion
        • xixi, 蒲公英 is wearing glasses!
    • thanks and feeling
      Thank you for your great work for writing these articles and posting them. I will try my best to be an true proud Chinese.
      • Thank you for you encouragement, I wil do my best in life, and I like to help people who really need my help, we are Chinese, we are a big family, uh! Good luch, my friend! 3^)
        • 问候
          蒲公音,现在好吗,已经驶上了通往幸福的

          快车道了吗。希望能成为您的朋友。祝您全家

          幸福。
    • hello.蒲公英
      你能告诉我,你们是怎样移民的吗?
      • from a company which one in U.S.A., but now I think that you'd better apply for by yourself.
    • 真是一篇好文,让我,让更多的准备移民的人有了信心和心理准备。
      我也是一名快要移民的中国人,我正在从事电脑工作,看了您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
      真得很感谢您。
      不知以后我能否给您发E_MAIL,向您请教在加生活方面的问题,如果可以,将不胜感激!
      我的e_mail's address是
      gaochun_gc@163.net
    • 真的很欣赏你,祝你好运
    • Hi,your article is very useful,each new immigrant appreciate what you did.From your paper,we will learn how to be positive and active like you and your husband,l go to Toronto next year, hope have a chance to meet you-a respectful lady,thanks again.
      • I think that I should do some thing for my all Chinese friends, so I start wrote my essay a few months ago. Thanks a lot!
        • I'm a single girl and have moved in Toronto for one month. It's really tough to start new life alone, however your essays give me encouragement! I'm proud of you! I guess we are in the same age, let's make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