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Vancouver

Topic

  • 枫下拾英 / 人生足迹 / 父亲的扁担 +10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张爱玲)

    第一章

    一座高峰,高耸直入云霄。乌云把连绵的山峰,遮得严严实实的,抬头往上看,怎么也看不到峰顶,最多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半山腰的一些模糊的绿色。

    一条窄窄的古石道, 弯弯曲曲的,穿过了几个零零落落撒落在路边的破旧的土房,穿过了稀稀疏疏几丘贫瘠的梯田,然后就穿入那茂密的森林,再也看不到了。

    蒙蒙细雨,淅淅沥沥的,让天空变得异常的阴冷,古石道上的青石板全部都湿掉了,非常的滑,细细的雨,斜风飘打在身上更是凉飕飕的。

    父亲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挂着两个箩筐,箩筐里面坐着两个小孩,一个是四,五岁的我,另一个是二,三岁的弟弟。箩筐里面同时还有一些衣物和粮食。母亲背着其他的杂物。一家四口,沿着古道,赶在开学前,要翻越这崇山峻岭,到山另一边的杨楼小学去教书。

    幼年的我和弟弟则坐在箩筐里面,感到非常新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嘻嘻哈哈的一路欢乐着。

    那一百多斤的扁担,沉重压在父亲的肩膀上。父亲默默地挑着担子,小心翼翼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挪移着脚步,挑着我和弟弟往高处走去。偶尔抬头看了看前方高耸入云的半山腰,计算着目的地的距离,翻越了这片最后的崇山峻岭,就到达了我们的目的扬楼小学了。

    要到杨楼小学,就要穿过这一座又一座直入云霄的山峰。

    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唱尽了对这崇山峻岭的无奈:

    杨家楼、杨家楼,有天无日头,有碓无水流,上岭草割额,下岭岩碰头

    这首民谣的意思用白话文说就是:山太高了,即使是有天空也看不到太阳;有水碓却没有用,没有流水。因为山太陡,上山的时候,草割额头;下山的时候,石头碰到头。

    从早上7点出发,要一直走到晚上7点。整整12个小时。

    那时候父母在偏僻的扬楼小学里面教书。

    每年两次,雷打不动的,沿着几百年的古道, 从杨楼小学走到老家,又从老家走到杨楼小学。


    第二章

    父亲很少跟我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所以我对父亲幼年时的记忆也是模模糊糊。我所知道的是父亲是家中的长子,有四兄弟和三姐妹。

    那时候农民的生活是非常清贫的。有上一顿没有下一顿,白米饭都很少,大部分时间吃的是稀饭红薯土豆等杂粮,而且杂粮还不能吃饱。

    父亲很小的时候就会干农活了。育苗,犁田,插秧,打稻,挖笋,砍柴等各种农活都是一把好手。

    父亲还有一手绝招是抓鱼和抓野兽。

    父亲当年是挖笋高手,当冬笋还埋在地下,用肉眼看都看不到的时候,父亲看看竹子的朝向,就知笋大概在哪个位置。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每个人都吃不饱,爷爷外流到了外省。一个大家庭,只有十几岁的爸爸和二伯俩个大小孩是正劳力,和奶奶在一起,撑起了这个大家庭,撑过三年的自然灾害。

    父亲和二伯肩膀上的扁担,是沉甸甸的重。

    父亲还聪慧过人。我的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父亲在劳动之余,努力学习,后来考进了龙泉师范。成为一名老师。毕业后分回老家工作。

    后来父亲和母亲认识了,结婚之后有了我和弟弟。在远离家乡的小学教书,父亲一方面要支撑我和弟弟的小家庭,另一方面也要支撑爷爷奶奶和叔叔伯伯的大家庭。肩膀上的扁担是沉甸甸地重。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竹笋,溪鱼,野免,山鼠,飞鸟,野板栗等等成了全家的腹中餐。让我们度过了那艰难的岁月。

    父亲抓的山鼠成了美味一绝,父亲还经常给邻居和同事送过去一起吃。大家吃了都赞口不绝。

    因为味道太好吃了。同事吃不过瘾,有位同事不会抓山鼠,有一次在厕所里偶然踩到一只老鼠,当做宝一样的也把老鼠烧了吃,在那个买肉要肉票,而且还经常买不到的时代,这个厕所里的老鼠的故事,流传了很久,也没人把它当做笑话。

    时不时的常想起父亲,想起父亲肩上沉沉的扁担,和父母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岁月的日子。


    第三章

    因为工作的关系,父亲经常每几年就被调动到不同的学校教书。

    我和弟弟也是转来转去的,每几年就不得不到不同的学校上学。

    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我和弟弟就是在东山小学上学的。东山小学是复式教育,只有父母两位老师,教一二三四个年级,约二十几个学生。

    父母教学非常用心,讲课生动,学生非常喜欢,东山村的村民到现在还记得父母,一直挂念着父母,说他们是东山小学最好的老师。

    父亲那时候给学生们讲故事,我还记得他那时候讲的无头骑士的故事,整个屋子的学生鸦雀无声,连一个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后来到了晚上都吓得不敢睡觉。

    学校的门口父亲那时候还画了一个很大的宣传画,画着一个小学生好好读书的画像,用的色彩非常鲜艳,还写着好好读读天天向上这八个字。这幅画是那时候整个区里面的唯一的一个在学校里的画。有个调皮的学生在这个小学生的鼻子下面画了很多的红颜料,好像是流血的样子,搞得父亲又好笑又好气。

    在音乐课上,父亲和学生们在山上砍了一些竹子,打了几个孔,做成了笛子,教学生们吹笛子。

    父亲同时还教学生体育课,在山上砍了一些木材,在小溪里挖了一些沙子,做了一些简陋的体育教材,教学生杠铃,跳高跳远跑步等等。

    父亲的多才多艺,是我到现在都不所不能及的。父亲的正楷字写得浩然正气的,而我到现在写字都歪歪扭扭的。父亲基本上会各种乐器,可我对乐器是一窍不通。我就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写文章,可到现在也只会班门弄斧一下,成不了大气候。

    那时候国家也改革开放两三年了,父亲会从村民手里收一些蛇皮,香菇,木耳等山货,在寒假暑假的时候,带上我,坐上长途汽车,再转绿皮火车,在火车上呆两天一夜,到广州把山货卖了,再买一些电子手表,带回来换山货。辛辛苦苦出去了七八天,有时候连旅馆都舍不得住,赚一点菲薄的劳务补贴家用。

    因为父亲毛笔写的好,后来帮忙村民写家谱。名声传出去之后,有好些村子会请父亲写家谱。父亲收取了一些微薄的润笔费。

    父亲街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不仅要养小家,也要帮助大家。

    父亲从不会在我面前讲养家是多么的辛苦,你们要多节省,多替家里考虑等等。父亲只是任劳任怨的,以实际行动利用他的才干和业余时间,赚取一些微薄的外快补贴家用。

    改革开放的时候,思想还是比较保守。有些人比较眼红父亲的赚钱能力,因为父亲写家谱,有个老师就用封建迷信和投机倒把的罪名把父亲告了。

    父亲被抓到监狱里关了约半年。

    这半年的时间父亲头发白了。因为他知道这一被关进监狱,对小家意味着什么,对大家意味着什么。

    没有顶梁柱,这小家和大家都会垮的。

    那时候我和弟弟还小,还不大懂事,有一天在村子里玩得很晚才回家,母亲着急,等回去的时候,把门关了,不让我们进,让我们认错。天色黑了,我和弟弟怕了,哭着捶门,母亲在里面哭,我们两个人在外面哭……

    半年之后父亲无罪释放。

    父亲还继续教书,但他去自学了法律,考的律师执照,拿到了律师从业资格。

    有无数次,我看到父亲帮人写诉状。

    在我们乡下,很多村民都很穷,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分花,要从鸡屁股里面攒钱。

    父亲花时间花精力用笔帮村民写诉状,对穷苦的村民,不收一分钱。

    从父亲的身上,我学到了恻隐之心。比如说碰到租客有暂时困难的时候,我是能帮助的就尽量帮助。

    村子与村子之间经常有些山界的纠纷。这时候就要查一些契约。我隐隐然的还记得一种契约叫四角契,这上面记载着每个村庄的界限。可是界限有时会非常的模糊:比如说有些会有一颗大树为界,而这棵大树可能已经是死掉了,烂掉不见了,那界限就会模糊有纠纷了。

    这个时候父亲就会换上一身旧衣服, 带上他那个最简单的海鸥照相机,爬着山路到山上去寻找界限的最原始的记录,山路很长,有时候还可能还要住在山上。父亲有时候也会带我去。

    在法庭辩论的时候,法庭很多的时候都是采取了父亲的证据,父亲的照相等等。令人惊讶的是,有时甚至是对方的律师,都会引用父亲的照片和证据, 因为太远太偏僻了,很多时候对方律师往往不会去亲自去原地取证,只能引用父亲的一手资料。所以最后往往是父亲代表的一方赢得官司的胜利。

    这样的一件件事,父亲并没有夸夸其谈,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不要怕吃苦,做人要认真,最后总会有所收益的。这些品质的培养,让我终身受益非浅。

    父亲后来调到了竹山当校长。父亲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后来当地人都说,父亲当校长的那几年,是竹山小学和中学最好的那几年,有好多学生考进了县重点高中。

    这次当我回中国,回到竹山故地重游,和当地人聊天,一听说我是父亲的儿子,他们都非常热情的上来寒暄,说:"啊,你就是***的儿子啊,我们一直都记着你爸爸……”。让我听得又自豪,又伤感。


    第四章

    慢慢的我也结婚了。

    虽然说结婚不算晚,可是由于一直奔波在外,在世界各地流浪,在追求所谓的前程,整天忙忙碌碌的奔波着。98年最困难的时候住在布鲁塞尔黑人区的一间小房子里,蟑螂到处可见。那时我在笔记本上的扉页上写着顾城的一首诗:黑夜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勇气和决心就是父亲遗传给我的和我弟弟的。可以说我和弟弟就是父亲的一个影子。

    当我人到中年的时候,我也有女儿丫丫,再然后又有了女儿乐乐。

    中年得子,心情不知道是多么的狂喜,但压力也不知道是多么的重。幸好母亲飞过来帮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否则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忽然间,我好像完全百分之百的体会到了父亲挑着重担的心情。

    我的眼前好像看见父亲挑着我弟弟和我,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翻过杨楼的崇山峻岭。

    我和我弟弟,也接过了父亲的扁担,挑着各自家庭的重担,一步一个脚印的翻过了人生的崇山峻岭。

    和父亲一样,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没有投机取巧,没有嫌弃,没有抱怨,凡事有盼望,凡事有希望,凡事有喜乐的,挑着扁担翻过了人生的崇山峻岭:

    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从20几岁结婚到父亲去世之时都像初恋一样甜蜜。和我父母一样,我和我太太的感情,结婚20多年了也还是像初恋一样。我弟弟和弟媳的感情也是这样的好,结婚也快20年了。夫妻之前很少有吵架的时候。

    我父亲非常爱小孩,把全部的爱都在小孩身上。经常带我和弟弟去上山抓鱼下水摸虾。我和我弟弟也是把全部爱都用在小孩的身上,带他们出去玩,指导学习,进行思想的教导等等。因为我的文笔还可以,我还写了一本育儿教育的书在北美最大的书店亚马逊上出版,书名叫《北美奶爸育儿记》。

    父亲生活经历非常的丰富,尝试兼职过各种各样的职业。和父亲一样,我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经历:餐馆后厨跑堂取款机管理员软件开程序员系统工程师地产经济作家等。我弟弟也在生意场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

    ……

    我和弟弟就是我父亲的影子。接过了父亲这个重重的扁担,一步一个脚印的翻过了人生的崇山峻岭。

    我想很多家庭和我们一样,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默默无闻的,毫无怨言的接过了父亲这个重担,一步一个脚印的翻过了人生的崇山峻岭。

    这样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构成社会的基石,推动着社会往前走。


    第五章

    一转眼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8年。

    时常的想起了父亲,想起了他那坎坷的经历和多姿多彩的曲折一生,想起了他那挑着全家重担的勇往前走的扁担。

    每次看到丫丫在做作业的时候,看到乐乐在玩耍的时候,看到丫丫在送报纸的时候,看到乐乐在哭的时候,看到丫丫在滑雪的时候,…… 我的眼前总会时不时的回想起父亲的身影,想起了父亲的扁担……


    后记

    马太福音11:28-30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马太福音11:29-30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真好! +2
      • 谢谢 +2
    • 有竹笋,竹鼠,大山,猜想是两湖山区。你的父亲了不起。 +2
      • 是浙江庆元?
    • 有意思的是,我的父母都是在学校工作,也没有听说他们上过音乐学院,都会好多种乐器。
      • 谢谢
    • 路远无轻担,你爸爸用扁担挑着两个娃娃,走那么远的山路,而且是一直,你很幸福。 +2
      • 谢谢
    • 谢谢分享。
      我想请问:如果你回顾你 25 岁以后眼里父亲的作为,有那些特征让你觉得父亲的伟大?多谢。
      • 少说多做,诚实正直 +2
        • 谢谢。
    • 好文!让人心生感慨! +2
      • 谢谢
    • 真羡慕你有这样的好父亲👍
      • 谢谢
    • 赞一个如此有责任心的爸爸。家庭的传承很重要,父母可以从多方面影响子女。
      • 谢谢
    • 好父亲,好文笔,好感人。
      • 谢谢
    • 致敬!
      • 谢谢
    • 上一代真不容易。好文,谢谢分享。
      • 谢谢
    • 👍👍👍👍!小的时候,我和胞姐也是在扁担的篮子里,我一头,你一头,由舅舅们带我们飘过了那些泥泞。
      • 生活的经历很相似。
    • 写的真好,两代人平凡的生活经历感人至深。应该组织个文学群,有共同爱好、志趣相投的人可以切磋分享人生 +2
      • 谢谢你的称赞。可以加我微信,我们一起学习写文章。
        • _(:з」∠)_
    • 情深意切👍
      • 谢谢您的夸奖。 +2
    • 是浙江丽水的那个龙泉吗?我父亲也用扁担担过我两个弟弟,那时候我七八岁了,自己走。
    • 父爱如山,还是人生榜样,感人至深。
    • 写的太好了!感人至深,您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