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Vancouver

Topic

  • 枫下茶话 / 社会政治 / 我所亲历的安乐死 +12

    真实口述实录
    自从安省通过安乐死的法律以后,我就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安乐死。
    我是一名有着中加两国临床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士。

    从第一次当班,遇到病人离世时的手足无措,到培训新毕业护士如何处理这类事情,说实话,我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和死亡打交道已经是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了。
    某天,我所工作的养老院的院长告诉我,我管床的一位老太太,申请了安乐死,已经通过了,具体的日期待定。
    事情来得太突然,但我也没太大的震惊。
    只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老人家多留意了几分。
    老太太已经94岁了,人挺好的,待人和善、亲切,只是深受病痛的折磨,
    除了常规的用药,基本也没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案。
    某天,不忙的时候和老太太聊了一下。
    老太太一生经历坎坷,但晚年生活还算幸福,儿孙满堂,也算高寿。
    她自己透露:一来不想再受病痛的折磨,二来也不忍拖累子女,所以希望能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日子一天天过去,该来的还是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老太太的家人探视的次数更加频繁。
    当听说老太太要求我陪伴她最后一程的时候,还是有些许的意外。
    但我还是答应了。
    头天下午,老太太的家人、亲友都来做最后的告别。
    为了不影响其他的老人,我们专门准备了一间会议室给她。
    这天早上,上班后,约定的时间到了。
    我进到房间的时候,院长已经在场了,还有一位政府指定的医生。老太太,她的女儿和孙女一左一右地陪着她。
    该走的流程都走完后,就是具体执行的时间了。
    那一瞬间,我的心口突然觉得发闷,好似有什么东西撞击了我一样。
    但我必须保持镇定。
    我轻声地问老太太,“准备好了吗?”
    老太太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了。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
    “没关系,那都是我该做的。”
    下压、进针、平挑。
    一针见血的技术是早年练就的,病人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
    我看了院长一眼,她回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药液注射进去了。
    “你很快就会睡着的”,我看着老太太的眼睛,安慰道,
    “谢谢了”,她显得有些疲倦。她的手紧紧地握着女儿和孙女的手,就像她牵着小时候的她们。
    白发苍苍的女儿则把脸贴在她的额头上。
    空气有些令人窒息的沉闷。
    “该我了”,医生打破了沉默。
    在确保老太太进入睡眠状态后,
    医生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注射的是让生命停止的物质。
    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却要亲手终止一条生命。

    医者仁心还是感觉悲哀?


    按照事先的安排,殡仪馆的车已经等在了楼下。
    老太太的床位空出来了,但马上就会有一位新的老人入住。
    从提出申请到进入我们养老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4-5年。

    这件事情过后好几天,我都有点压抑,情绪低落。

    每次经过老太太的房间,都会不自觉地多看一眼,想着那张充满笑意的慈祥面庞,会再次对我微笑。再定睛一看,是一张新的面孔,上面满是岁月的痕迹与沧桑。



    • 安省吗?
      • 是的,就在多伦多
        • 需要好好了解一下,门槛挺高吧
          • 这个真不了解
          • 门槛不高,清楚的意志表达,不能治愈的病,两个医生签字。 +2
            • 什么病属于不能治愈的病?
              • 医生学会有结论。譬如癌症晚期。
                • 可以自己喝烈酒吃毒品嘛 +1
            • 老年痴呆算不算?我不怕癌症,但怕老年痴呆
              • 痴呆不算啊
              • 你见过癌症晚期的病人吗你不怕
    • 在加拿大可以做到安乐死,肉脸群众表示欢迎 +1
      • 安乐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肉体的痛苦
        • 对自己生命的控制和,保留最后的自尊 +2
          • 是的。大学老师最后卧病在床,我们想去看望,都被拒绝了。记忆里就是他在课堂上的样子。
            • 很多人在90岁高龄都已经痴呆了,在养老院他们如何处理呢?
              • 有专门的楼层。
    • 政府可以奖励他们一笔小钱,让他们在生前欢乐一下,然后安乐上路。毕竟他们节约了护理资源。 +3
      • 我认为,只要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促进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无所谓浪费节约一说。所以应该提倡以人为本。 +5
        • 👍以人为本。回头转告中国政府就人口老化已经不再是问题。 +1
          • 不在于有没有钱,关键在于是否把钱花到地方,老人不该是负担。人口老化是人口失衡,计划生育带来的后果,并不是因为人变老,是因为年轻人人口跟不上
            • 很大原因也是人口在变老。过去平均寿命5,60,现在7,80. +1
    • 老大,这还不加精啊? +3
      • 多谢鼓励。加不加精无所谓。头回码这么多字倒是真。原创哈。 +2
    • 才知道安省有这个选择了。谢谢分享👍
      • 好像加拿大每年上千人这这样走了。 +1
        • 惨,还是经济原因
          • 有一些更开明人士。像约克区的华裔议员 黄志华?,应该主要不是经济原因,那时还要跑到瑞士。他说他要推动安乐死在加拿大的立法。敬礼。 +2
            • 上千人跑到瑞士?
    • 多谢分享。 +2
    • 不是说安乐死药物必须由本人自己注射吗,怎么文中由医生注射? +2
      • 自己干这个活算自杀。实际上他们多数是没有能力自杀才寻求安乐死的。 +2
      • 是有专门的医生做。
      • 瑞士那儿好像这样,尽最大程度让人有最后改变主意的机会。
      • 看了一下法律说明, 有两种选择, 可以选自己用药, 也可以让医生或护士注射。
    • 谢谢楼主敲了这么多字。其实如果大家都知道只要不打现在的基因改造C19疫苗,用MED BED很容易消除所有的疾病,也可以年轻几十岁,选择安乐死的人会大大减少。一般人等个3,5年或更短的时间,就可以接触到MED BED。 +1
      • 但愿如此。
        • 愿意的话,可以把那篇MED BED文章给那些老人看,他们信不信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 有个朋友已经经历了两例。我跟她说,等我需要的时候,请她做。
      • 如果是不认识的人,还好点。最好不要给熟人做,精神负担重,总会有负罪感。 +4
      • 等那时她说不定自己都不行了
    • 是你的亲身经历吗?我可是看着比我年青的癌症病人安乐死一夜消失,太振撼了。 +1

      八九十的人倒感觉自然些,年青人看着难受啊!
      • 我朋友的经历。这个事情对情绪的影响很大。会让人觉得医护工作的价值在哪里呢?再怎么努力,还是避免不了死亡。还有很多其他的困扰。比因病亡故造成的冲击和震撼还要大。也许,经历多了就会麻木?或者说是心理层面的自我保护?
        • 能救一个算一个。既然只是护理工作,主要就是心理安慰,分散对痛苦的注意力。
        • 如果明知治病无望,那么把病人从无穷无尽的病痛解脱出来,也是医护工作的价值。更极端的例子,瑛姑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
    • 挺好的,自己的命自己的选择。希望早一天把门开大点,自杀的人就能少点。 +2
    • 看着文字都觉得震撼!不由得让人思考人的生,死,灵魂。这时候人的信仰就很重要了,可以减缓焦虑,给你信心,坦然面对生命终点
    • 请问申请有什么费用吗?
      • 这个不会收费吧,应该ohip cover。
        • 以前看新闻,有人飞到瑞士去安乐死,感觉没钱的人想安乐死都不行,所以问一下,看在安省申请安乐死,有什么额外费用没有
    • 能够自主选择安乐死,还是不错的。最怕的是神志已经不清,自己做不了主,给家人无穷无尽的负担和痛苦。我有个远亲就是这样,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女很孝顺,雇两个人24小时在家护理和做家务,女儿提前退休全职打理保姆和医院那摊事,去年走了,儿女终于喘过一口气来。 +3
    • 哇,码这么多字,谢谢分享,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讲她的朋友安乐死前头一天请好朋友一起吃饭中的淡定,他的妻子也是那时候才知道他的想法,听的我泪眼朦胧......
    • 以后是普遍情况,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 please think about you are nur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