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Vancouver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茶话 / 和平之路 / 【转帖】事已至此,普京能拿芬兰怎么办?
    https://mp.weixin.qq.com/s/8tfv5TVjimPpci-c00yuuA



    没在乌克兰打成“闪电战”,倒是被芬兰的“闪”着了……

    要不然,再打一次苏芬战争?


    1



    各位好,应读者朋友们的要求,我们说说芬兰的事儿。
    昨天(5月15日),欧洲那边传来消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保持中立的芬兰,正式提出申请,将加入北约。
    如果以“我要安全,所以你必须缓冲”的理念来说,芬兰的这个决定对俄罗斯来说是个挺具有羞辱性的举动。因为芬兰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1300公里,国境线离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只有170公里,大体上就是北京到天津那个感觉。所以芬兰加入北约,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程度其实不亚于乌克兰作出同样举动的影响。
    只是,你看,与乌克兰从十年前起心动念,墨迹到现在也没交申请不同。人家芬兰从俄乌战争爆发起、民调、讨论、决定一气呵成,短短两个多月内就把挂了七十多年的中立牌子干净利落的给摘了……
    俄罗斯眼下在南线跟乌克兰打的那还算不算“闪电战”我是不知道。但在北线,芬兰的确教育了一下他们的俄罗斯邻居,一场“外交闪电战”是怎么打的。
    但诡异的是,面对芬兰这个晴天霹雳一样的决定,到目前为止,“霸气”惯了的俄罗斯却没做什么强有力的回应:在正式决定加入北约前一天,出于礼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主动给普京打电话,通报了芬兰这个即将宣布的决定。
    但让尼尼斯托吃惊的是,普京这次不仅没有拒接电话,也没有提什么核导弹威慑之类的,甚至连给芬兰断气断电啥的都没提。都没有,这位总统就是不咸不淡的提了一句:你们这是不对滴,我们没有威胁到你。
    这个回应实在是不太“战斗民族”。
    要知道按照国内某些公众号的说法,俄罗斯打乌克兰,为啥?那不就是因为乌克兰被北约拉拢,逼着俄罗斯不得不“断然亮剑”么?
    好了,现在芬兰也跳反了,剑呢?
    哦,对,剑砍在乌克兰那儿,拔不出来了……
    但我觉得,俄罗斯不敢对芬兰发威,除了乌克兰战局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俄罗斯人不太好意思说、却有浓厚心理阴影的原因:
    前段时间中文互联网上曾经热传过一个段子,说面对俄罗斯的威胁,芬兰总理桑娜·马林放话说:“尽管放马过来!芬兰土地之下几米深处埋葬着20万俄罗斯士兵的尸骨,欢迎你们来陪伴你们的祖先。”
    尽管后来查证证明,这话其实不是这位美女总理说的,而出自一位芬兰将军之口。但了解一点二战后欧洲史的人,都知道,哪怕是在战后苏联最鼎盛的时代,北极熊在面对芬兰这个“蕞尔小邻”时说话也是很留了几分客气的。按同时期波兰人的吐槽,其态度远远好过对波兰等“同志加兄弟”的东欧国家。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芬兰那片土地真的埋着20万俄罗斯士兵的尸骨,巨人苏联竟被渺小的芬兰揍出PTSD来了。

    2


    从哪儿开始讲起呢?
    我们都知道二战爆发前夜,纳粹德国和苏联曾经在1939年8月签订过一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爆发后,苏德两国就根据该条约的秘密附加条款、在世界震惊的目光中瓜分了波兰。
    但很多人忽略的是,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加条款所讨论并不仅仅是瓜分波兰,而是重划了整个欧洲的版图。北到北极圈,南到黑海,苏德两国在整个条约当中像切蛋糕一样把整个欧洲一切两半,西归德国,东归苏联。而被这条分界线划到东边去的,除了那一半的波兰以外,还有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比萨拉比亚、以及整个芬兰
    是的,在1939年苏德对欧洲的划分当中,芬兰原本是像后来被苏联所吞并的波罗的海三国一样,被希特勒“让”给苏联的。在苏德这两个大国眼中,像芬兰这种小国,根本没有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
    而在二战正式开打后,一切本来如约定好的一般进行:1939年9月,苏联与德国瓜分波兰,同年9月、10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相继迫于军事压力宣布允许苏联驻军,并在第二年相继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贴一张咱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图吧。“变迁”,这个词儿用的真有水平……
    接二连三的轻松胜利,让协定中的其他部分都实现了。也让斯大林同志产生了一种幻觉,他忘了此时的苏军因为大清洗已经严重减损了战斗力(5个元帅被杀了仨,57名军长被杀了50个,199名军长被杀了139个,397名旅长被杀了220个……),误以为,接二连三的胜利已经证明了苏军跟此时强悍的德军一样强大。于是苏联人开始在与芬兰的谈判中越发失去了耐心。
    是的,早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前,苏联与芬兰就在进行着漫长的谈判。苏联当时以国境线离列宁格勒太近为由,要求两国卡累利阿地峡边境线向芬兰境内推进40公里,还要把芬兰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以及雷巴契半岛都割让给苏联,还要租借汉科半岛99年。
    当然,为了让这么多无理要求显得合理一些,苏联人跟芬兰说,我也不白要你的地,我拿北极圈里的同面积领土给你换,条件很优厚吧?
    ……当然,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愿意与他国“换地”,可能已经算是诚意十足的好条件了……
    可是芬兰人却并不领情,谈判谈了一年多,芬兰人的态度始终就是:不换不换就是不换!基于当年被沙俄统治的经验,俺们这儿各党各派都已经达成共识了:你们俄罗斯人说的话,我们连标点符号都不打算相信。
    于是斯大林终于失去了教导芬兰人的耐心。
    其实本来嘛,在是顺利吞并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之后,苏联人此时的心情,用《疯狂的石头》里黄渤那句名言来说,也就是——


    3



    打芬兰这事儿,苏联其实一直在琢磨。
    毕竟苏联自从当年邀约芬兰入盟被拒,就一直视这个国家为“革命之敌”,侵芬方案在苏军总参谋部都不知做了多少版了。
    伟大的苏联军事家、华沙城下的英雄、“红色拿破仑”之称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曾经系统的研究过对芬战略问题。
    但他得出的结论是:打芬兰太鸡肋了。
    确实,苏芬之间,看似有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但大部分都处在北极圈以内,想从那个地方进军,甭说人了,坦克机油都能给你冻上。苏联真正能够用武的区域,只有南部狭窄的卡累利阿地峡。
    可是这么明显的事情,苏联看得出,芬兰当然也看得出。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芬兰就在地峡地区开始构建“曼纳海姆防线”,使该地区变得碉堡遍地、非常之难啃。
    而即便苏军突破该防线,芬兰号称“千湖之国”,其境内纵深(尤其是最有价值的南部地区)湖泊密布,夏天泥泞满地、冬天一片冰呲溜,总之一年就没个好打的时候。
    一旦陷进去,将成为苏军当时并不成熟的“钢铁洪流”的天然坟场。
    于是图哈切夫斯基警告说:目前消灭芬兰这个“反动国家”对我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芬兰的国力,决定了它很难对苏联发动进攻,但苏联任何进攻芬兰的计划也都有被拖入烂仗的风险。苏联对芬最好的战略就是维持两国的和平、并争取芬兰的中立——让它不跟咱作对,就得了呗。
    这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唯一的问题是,现在是1939年,图哈切夫斯基已经被斯大林枪毙两年了。
    与专业人士图哈切夫斯基看法不同,业余军事爱好者斯大林同志——跟今天中国网上某些“大局党”类似——把问题想特别耿直。
    他觉得这就是个简单的小学算数题么:1940年,经过多年的整军备战,苏联仅常备兵力就已达到了450万,而此时芬兰全国上下的人口总数也不过440余万,芬兰每个老百姓匀你一个苏联兵我都有富余。外交?交个毛线啊!
    万里车书一混同,
    西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千湖上,
    立马芬兰第一功!
    乌拉!开干!


    4


    1939年11月26日,在苏芬谈判破裂半个月后,苏联一手炮制“曼尼拉炮击事件”,然后以此为借口,分四个进攻方向、在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对芬兰发动全面进攻,“苏芬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怎么说呢?同样是保家卫国、对线战斗民族,如果说乌克兰现在的难度是噩梦级的,那么芬兰的难度就是噩梦的N次方。
    由于事前跟苏联“说好了”,在苏芬开战的第一时间,一贯与芬兰“亲善”的德国非但没有提供援助,反而威胁芬兰不得从英法美获得援助,否则德国也将对芬兰采取军事行动。
    其实说实话,就算希特勒不打这个招呼,英法估计这会儿也没空帮芬兰人,他们自身难保着呢。
    所以,至少在苏芬战争前期,芬兰是在完全 孤立无援的状态下与强大的苏联单独对线。手上只有20万士兵,却要面对百万苏军,这个仗怎么打?
    这一点,苏联人也是这么想的,苏联高层特别乐观。战争刚一开打,斯大林就特意嘱咐苏军指挥官“在占领芬兰后千万不要越过芬兰和瑞典的边境,以免刺激到瑞典倒向德国。
    为了占领芬兰后迅速实行有效统治。苏联还组织了以芬共领导人库西宁为首的“芬兰民主共和国”,准备在吞并芬兰后将其扶立为傀儡政府,然后按照波罗的海三国的模式并入苏联。
    换句话说,坑都给你挖好了,就等你芬兰进去躺平了。
    然而,芬兰没有选择躺平,他们选择了拿起枪,保卫自己的自由和国家。

    首先让双方都大跌眼镜的,是芬兰红军,这支战前双方都认为一定会给苏军当“带路党”的部队,在战争开始后,却坚定的站在了自己的祖国芬兰一边,尽管当时芬兰的社会主义者因为其信仰而不允许进入正式部队,但芬兰红军战士依然以打游击的方式为这场芬兰的卫国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鲜血。
    而芬兰正规国防军在国防委员会主席曼纳海姆元帅的指挥下,也选择化整为零,利用天气和地形优势跟苏军大打游击战。除了卡累利阿地峡上的堡垒之外,苏军在其他战线上找不到成建制的芬兰正规军武装,只有从白雪皑皑的莽原上、密林里不知从哪里打出的复仇的子弹。

    “这里的雪会说芬兰话!”

    仗打到1939年1940年交,很多进攻的苏军,几乎完全被芬兰人的游击队打崩溃了。在新年夜里,“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即便听到枪声响起也不再躲闪,只是静静地等着了结自己苦难的那颗子弹。”
    苏芬战争是芬兰的荣耀,却是苏联的耻辱,在开战后不久,苏联因为遭受国际一致谴责,不得不学着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而之后拉胯的战况也让各大国都有了轻视苏联之心:
    丘吉尔评价说苏芬战争暴露了苏联“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大国”。
    而希特勒则话说的更狠:“苏联只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只要在门上踹上一脚,它就会轰然倒塌!”
    是的,苏芬战争的战况,对德国最终决定执行巴巴罗萨计划,是非常有决定意义的。
    到了1940年初,已经在芬兰拖了三个月脸面丢尽的斯大林终于暴怒,在把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撤职,并枪毙和流放了一批一线指挥员之后,他下令再向前线增兵四十个师(由于增调仓促,尚未齐装满员),严令苏军不惜一切代价、全线压上,一定要在四个月内结束这场战事!
    苏军最终是在增兵达到120万人、把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狂轰滥炸成一片焦土的情况下才最终让芬兰屈服。
    1940年3月12日,苏芬战争在斯大林给苏军下达的最后期限前卡点结束,按照双方签订的停战条约,芬兰丧失了包括第二大城市维堡在内的汉科半岛,共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曼纳海姆在条约签订后痛苦的说道:“这份条约对芬兰而言真是个灾难。”
    但同样的灾难,可能也属于“获胜”的苏联。
    据苏联军事学家索科洛夫后来统计,苏芬战争中的苏军确切死亡人数应当在17万以上,而伤亡则合计70万以上。
    而与之相对的,芬兰的战死者则为2.6万人。
    所以对苏芬战争,苏联人自己有个很中肯的评价——“我们拿到了很大一片土地!刚好够埋葬为它死去的那些人。
    而更糟糕的是,图哈切夫斯基当年的担忧应验了——苏芬战争的结果,将原本打算中立自保的芬兰,推入了对手德国的怀抱。1941年,苏联在苏德战争中与德军对线的同时,不得不在北线同时与复仇的芬军打一场“继续战争”。这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苏联的兵力,拖慢了战争的进程。

    5


    当然,不管怎么说,苏德战争中苏联最终还是赢了,虽然芬兰人在1944年的卡累利阿地峡又重复了一遍1939年时的奇迹,以极少量兵力挡住了苏联的进攻。但芬兰人明白,形势比人强,确实是到了要考虑后路的时候了。
    1944年9月,芬兰宣布退出战争,再次向苏联委屈求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当时给芬兰提出的“城下之盟”中,除了割地赔款外,有几个条件你肯定听着特别耳熟:
    第一,去纳粹化,芬兰要取缔其国内所有(由苏联认定的)法西斯组织,释放亲苏的政治犯,审判战犯。并且在14天内将境内所有德国军队驱逐出去。
    第二,去军事化,芬兰陆军需降至34000人以下,飞机不得超过60架,海军不得超过4500人,军舰吨位不能超过1万吨。
    第三,禁止芬兰倒向西方。芬兰不得未经苏联允许与他国签订和加入任何军事盟约。
    ……
    是的,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最初提出的对乌要求,与苏联当年对芬兰提出的要求几乎如出一辙。
    我相信这不是个巧合,也不像是俄罗斯外交部偷懒,而是普京和俄罗斯决策层在思考他们的对乌战略时,应该很大程度上受了苏芬战争的影响——猛虎搏兔,最差无非就是另一场苏芬战争而已么,问题不大。
    你看苏联80年前打芬兰,虽然惨是惨了点、慢是慢了点,但最后这些要价都拿下了呀!当年苏联能做到的事,今天俄罗斯总不会做不到呢?俄乌战争总不能比苏芬战争还惨吧?不会吧?不会吧?
    其实吧,也不一定……
    但我们要说,如果俄罗斯人这样想,他们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从后来发展上看,虽然不是在战场上,芬兰在战后又把苏联给耍了。

    6


    的确,在二战以后,芬兰一度又被英美卖给了苏联,成为其势力范围。芬兰的内政部长甚至总理等职位经常由亲苏的左派政党担任,有关苏联领导人和苏军的新闻言论必须先经审查再发表,惨烈的芬兰卫国战争也被教科书一度模糊为了“不幸事件”一笔带过。
    以上种种,导致“芬兰化”在冷战时期的西方甚至成了一个贬义和讽刺词汇,形容一个小国不得不无底线地听从强大邻国的状态。
    但是芬兰对苏联的让步,其实仍是有底线的,与同期的东欧国家相比,芬兰始终没有加入到苏联的阵营当中去。像邻国瑞典执行的是一种“亲美但中立”一样,芬兰在冷战中的态度始终是(在欧洲独一无二的)“亲苏但中立”。
    可瑞典到底亲不亲美我们不知道,芬兰的亲苏显然是假冒的。
    1991年苏联解体,芬兰人立马就换了一届政府,新上台的芬兰中间力量党总理艾斯克·阿霍时年仅36岁,被称为“芬兰的肯尼迪”,后来还当过诺基亚的副总裁。他说了一句吐露所有芬兰人心声的话:“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己选择了。
    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经济走上快车道,从原先的劳动、资金密集型经济急速转型为技术密集型经济,诞生了诺基亚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我觉得芬兰这个国家对这话理解就挺到位的:它不仅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去,而且知道如何抓住什么样的时机,怎样去。
    从冷战中(伪装)亲苏中立,到冷战后加入欧盟,再到这次加入北约。芬兰的外交,从来是只要抓住时机,就把自己挪的尽可能离着他的东邻远那么一点。
    所以,你看二战以后这几十年它没打仗也没动荡,安安稳稳的就把自己的弄成了一个北欧发达国家。在俄罗斯这一圈邻居当中,这算是个相当难得的特例了。
    跟当年划着雪橇穿梭在茫茫雪原中,痛击侵略者的祖辈们一样,芬兰的外交战,一直打的相当灵活、迅捷、精明。

    7


    文章的最后,我想起了一个段子。说,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苏联因为多个五年计划,勒紧裤腰带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实力蹭蹭蹭的往上涨。
    有部下就忧心忡忡的去找芬兰国防委员会主席、“北方雄狮”曼纳海姆,说:将军,这样下去,我们的防卫计划没法做了,你看对面的苏联把国家重心完全铺在军事上,咱也得跟着扩充军队,跟苏联搞军备竞赛才成啊!不然万一苏联人打过来怎么办?
    曼纳海姆怎么回答的?他在长考后这样对提议者这样说:如果苏联人真打过来了,那我们号召人民拿起枪一起保家卫国就是了。可是如果我们也搞那一套,那我们跟当年被沙皇奴役时有什么区别呢?真到了战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说服人民保卫这个国家呢?


    是的,若说左右翼政府总在轮换的芬兰,若说有什么国策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他们想明白了一件事:
    正因为我们受够了沙皇的奴役、统治,现在芬兰人自己当家做主了,应当优先发展民生,让人民过他们想要的好日子。唯有如此,国家才能说服人民,在国家需要他们时奋勇抵抗——因为,他们保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更是自己那种幸福、自由,不被奴役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人均GDP、国民收入和国民生活幸福指数都常年排在世界前列。曼纳海姆当年的夙愿实现了。
    前两天,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芬兰加入北约,对北约价值何在时,非常自豪的说:“我国有受训练90万预备役,如果我们将加入北约,对欧洲共同防卫所起到的作用将是巨大的。”
    是的,别看芬兰今天的人口不过也只有550万人,但却有一套异常高效的军事动员体系,可以召集起欧洲相较于本国体量而言规模最大的军队之一。
    而与之相比,今天的俄罗斯有1.4亿人口,现役军人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90万,预备役人员也不过只有200万人,且人口在不断萎缩。
    所以普京确实明智,他知道在乌克兰已经打成那样的当下,此时再刺激芬兰,这块骨头未必比80年前好啃——俄罗斯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苏联,而芬兰还是那个芬兰。真要打,这次怕是打不赢了。
    是的,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威慑力,是什么?
    不是飞机大炮,不是导弹坦克,也不是核武器。而是一群能自由而幸福生活的人们,保卫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一切强力,都将在这决心面前颤抖。
    全文完
    今天的音乐,本来想主打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可是这曲子有点太悲壮了。
    诚然,一个在列强之间挣扎求存的小国,固然一定是悲壮的,但这只是这些国家共性,不是芬兰的个性。
    芬兰的个性,如文中所述,是一个在国际格局中很“机灵”的国家,不然也不能屡屡戏耍其强邻,同时还能把自己的日子过的这么舒服。
    我觉得最符合其性格的,可能还是这首《Säkkijärven Polkka》。那种以小博大,古灵精怪的优容,真的很传神,愿你喜欢它。

    一直想写写这方面的历史,其实还没有写完,看看反响吧。本文8000字,愿您喜欢。


    长文不易,写了一天,喜欢请三连,多谢。

    • “ 首先让双方都大跌眼镜的,是芬兰红军,这支战前双方都认为一定会给苏军当“带路党”的部队,在战争开始后,却坚定的站在了自己的祖国芬兰一边” +4
    • 没办法,芬兰瑞典一加入北约,老毛子就惨了,以后恐怕连白俄罗斯都要跳船,更不用说那几个斯坦了。 +8
    • 全世界男人今天都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和俄罗斯人打一打,只有厉害国男人吓的发抖大小便失禁 +4
      • 女粉还想排卵吗?那一阵子,女粉每天就关心普京是不是吃亏了,比关心老公还上心 +4
        • 哈哈,雄起,雄起! +1
          • 哈哈,女总统们的男国民不甘寂寞
      • 因为如果没有俄爹抗战中后期的倾囊相授,我党还是南泥湾啃泥巴的杂牌土匪 +2
        • 😄
    • 芬兰是要抓住俄乌战争的历史机会入北约,但俄国不会这么算了的。将来还会有事情。
      • 不这么算了就是给自己找事情,德国一战不服气,结果二战把龙兴的东普鲁士都弄丢了。日本也不服气,凭啥把吃进去的东北吐出来啊,结果连已经消化了的朝鲜和台湾也吐出去了。之后这俩才知道算了,何苦呢。 +3
        • 那都是因为跟美国对抗的结果。不信中共试试看
        • 此一时彼一时,老毛子还想耍冷战时期的大牌,已经没人理他了。
        • 毛子为了出海口可以征战几百年,芬兰这个行动直接威胁到圣彼得堡,是战略级的,俄国不会罢休,以后会找机会发作的。
          • 一个人进了ICU,再发狠也无济于事啦。 +1
            • 世事无常,只看几年是不行的。
              • 爱沙尼亚和芬兰战略位置相同,早就加入了北约,老毛子还不是干瞪眼。 +1
                • 你还是只看几年啊。
                  • 再往远看,俄罗斯没了。。。😂😂😂 +5
                  • 难道你能看到俄罗斯的前途一片光明?请展开说说🤣
                    • 俄罗斯怎样,还要看美国怎样。美国现在这个样子,20年后怎样真难说。到时候北约怎样,俄罗斯怎样,也不好说。大变局嘛
                      • 是啊,大街上的流浪汉也可能20年后成了亿万富翁呢,万事皆有可能,只是概率大小而已,嘿嘿。 +1
          • 事实上,俄罗斯到今天也没有出海口,不是在内海里,就是在北极圈,却从世界老二折腾到了广东省水平。不罢休就继续,反正离缩水成一个县还可以折腾一段时间
            • 芬兰的边境从前不是没压在过圣彼得堡几十公里外。
              • 那有嘛用?现在也就一百公里,彼得堡还不是在芬兰湾里面,外面的波罗的海出海口被丹麦卡着。况且,彼得堡每年能冻半年
    • 有熊者为北地王,欺凌百兽,百兽皆欲逃,畏熊武力,而不敢动。有狼稍露不敬,熊暴起而攻之,不料狼强悍,奋而搏之,竟愈战愈勇。百兽乘机而逃,熊竟无暇分心。 +1
      • 但有熊猫一只,不离不弃,跟着后面舔熊屁。 +7
        • 太脏了,你离我远些。 +2
    • 能屈能伸“ Putin: Finland and Sweden's NATO entry isn't a threat to Russia, but military expansion will cause a response” 先收拾完司机再说?
      • 他和司机谁收拾谁还不一定呐。。。😂😂
        • 乌颗男让司机这么一整真有可能会成为女儿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