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Vancouver

Topic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回复See1See的关于数学竞赛的本质 +4

    这些分析基本是竞赛外围围观家长非基于个人经验的分析和猜测,导向是想推出你先学了不一定比我好,不一定比我聪明。只能说这些分析基于一个不存在的假设:就是家长可以完全控制娃,包括控制娃的大脑和喜欢什么,所以才能做到让娃参加竞赛或不让娃参加竞赛。大家觉得对于高中生年龄的娃家长控制到这种程度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说帖子里的分析忽略了一个最大的事实,就是娃的世界和我们成人很不一样,哪个娃会那么功利的去决定自己做还是不做一件事?参加竞赛和不参加竞赛无非就是“喜欢”和“不喜欢“,feel like it or doesn't feel like it, 很简单。

    竞赛娃参加竞赛的动力来源于娃们对知识的极度求知欲和好奇心,没有这点,竞赛这条艰难的路很难走下去。能够走下去的都得来源于内因:天赋+勤奋+坚韧和毅力+逆商以及持续努力的精神,而不是帖子里分析的这些外因,这点跟参加体育竞赛的娃其实是一样的。很多竞赛娃,更可能并不是家长在推,而是娃推着家长学习如何给他们提供最大支持。

    也有高智商的娃不参加竞赛,选择用其他方式探求知识发展自己的数理/逻辑能力这也很好,但我猜测学习资料无非也是AP微积分或数学竞赛方面的内容,否则高中阶段要把数学往深了学,还能是什么呢?相比之下,竞赛生是更成体系的学习和提高,因为属于竞技项目那难度就高得多。娱乐性的打羽毛球和羽毛球比赛那完全是两码事,同样打2个小时球,体力消耗是完全不能比的(个人经验)。所以同样是高智商,参加数学竞赛和自己学不参加数学竞赛得到的收获对数学思维的训练也是没法比的。

    数学竞赛的本质其实是比数理逻辑的天赋,刷题可以提高一些但这并不是竞赛获奖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大家认为竞赛的决定性因素是熟练度,那一个很简单的教育实验就可以证明这种推断的错误,安排一个普通娃只刷竞赛题什么都不做,看看他是不是可以在竞赛中胜出就行了。如果贴主的推断成立,那就是所有娃都可以通过大量刷题拿到数学竞赛成绩,事实肯定不会是这样。同样是严格的乒乓球训练,能赢的都是高天赋的而不是高勤奋的。简单说,数学竞赛这东西,光靠勤奋不够,得靠爸妈给的逻辑数理方面的天赋。这也是为什么滑大明知道很多娃上竞赛班还认他们的成绩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懂得竞赛比的是数理逻辑天赋和能力而不是熟练度。再者,如果贴主推断的竞赛靠熟练度拿成绩成立,那前几天诸葛贴的22年的竞赛榜单就不会只有极少数娃能拿75满分了。努力刷刷刷,大多都能拿满分吧。可实际情况呢?

    贴主还谈到刷题熟练工种只能是工匠,可是那些大家哪个不是刻苦训练的,从没耽误他们成为大家。梵高用邻居刻苦练习绘画,贝多芬从小就接受父亲的高强度音乐训练,居里夫人一遍一遍的做实验,邓亚萍没完没了的训练,他们也都成了大家,也没有说重复的训练就失去兴趣。还是那句话,一切源自于娃的内心。

    竞赛生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非常类似,要想出成绩都得靠天赋+勤奋,但还有一个决定性的重要因素就是适时开始抓住关键期。 人生有不同的阶段,为什么狼孩从小没有和人在一起长大了后就学不会说话了?如果一个娃再有舞蹈天赋却等到18岁才开始练习舞蹈,那再高的天赋也很难成为舞蹈大家。所以光有天赋还不行,还得必须得抓住关键期。哈佛的发展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提出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自我反省,人际交往,自然观察。几乎每一项能力都有发展的关键期,而发展逻辑数理能力最好的时间段就是初中,高中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做的工作不够,那要和高智商,高勤奋,抓住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的强手去比就失去了先机,进入大学后就算再有(不曾用过的)天赋和勤奋也是补不起来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刘翔有跑步天赋吧,那他如果18岁进大学才开始跑,会是什么样?还有家长认为,我不一定要在高中发展数理/逻辑能力,我发展其他方面的天赋比如音乐体育,可是这些天赋在进入大学后对需要数理/逻辑能力的专业基本没有用,所以娃一定要在高中阶段发展自己专业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可以是参加竞赛也可以是自己刻苦的往深了学。

    当然,人生是多元的,我们谈的只是在高中阶段发展数理逻辑能力对未来所学相关专业的影响。

    • 谢谢你的分析, +1
      请教下,娃自己也想考好竞赛比如amc10,也积极的推着爸妈给报辅导班,但我觉得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天份(我辅导过,所以知道),而且我也觉得她并不是文中说的从内心追求数学的美好,而是来自peer pressure,身边的朋友10年级都在考竞赛,自学微积分啥的。我们也不想她那么焦虑,应该怎么办好?
      • 花点钱让孩子试试呗,又不是什么坏事,说不定孩子能给你一个惊喜
      • 那就培养孩子擅长的项目
      • 如果娃想试就参加。 锻炼孩子心理承受力比刷题考高分有用。 就算成绩一般也不要太沮丧。世界那么大,又不是只有数学竞赛。 我推崇顺其自然,也承认人和人是不同的。 +2
      • 谢谢楼上几位的建议,我现在就是她想学就给报班(随然很多时候忙的没时间做辅导班的作业,我个人心里觉得就是浪费钱),想考就给报名,发了成绩就鼓励(无论好坏),只是告诉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 应该告诉娃完全没必要焦虑, +3
        娃要懂得别人参加竞赛班不代表自己也需要,要学会做自己。如果觉得数学是以后上大学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可以试的。可以找教过娃的数学老师,问问她是不是竞赛类型的娃。竞赛是要花很多精力的,要慎重抉择。娃有上进心,就应该赞和鼓励,参不参加竞赛最重要的都是给娃做思想工作,解压。否则就算上了,不出成绩,她还可能焦虑。娃开心最重要。
    • 谢参与讨论!不妨仔细比较一下说法的区别,俺说的:"竞赛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与场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按题意要求,解决已知标准答案的问题、证明已被证明的结果"…"以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佼佼者非常适合当匠才" +7

      你说的:"数学竞赛的本质是比数理逻辑的天赋"…"贴主还谈到刷题熟练工种只能是工匠"……对竞赛的描述谁说的更客观、清晰、具体而非笼统虚化?俺说的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而你说的更像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且还是笼统的,无法具体确证的。两种说法其实是不同视角的描述。

      另外,俺说的"非常适合当匠才"咋就被夸大引申为"只能是工匠",这其中有无曲解原意偷换概念?因为"非常适合当匠才"并不排除其中也有天才啊!但大多数人是匠才只有少数才是天才难道不是事实么?如果是事实的话,为何不能面对和承认呢?

      另外,你说“...导向是想推出你先学了不一定比我好,不一定比我聪明",还是有请展开俺如何推出的?"不一定"是一种概率用语,是想说明因为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才能证伪前面那三种过于强化和肯定的观点。这是很正常的逻辑推理吧?难道你认为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吗?如果存在又为何不能面对和承认呢?

      其实,俺从未全盘否定竞赛的正面作用,而是想以更客观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而非一边倒的只看到某个侧面、或夸大其作用和影响......很多事物是有两面或多面属性的,但人们往往选择性的忽略或掩盖掉其它而只突出某个侧面,这样容易导致看不到全貌和真相。

      等俺有空把那帖没写完的部分续完了再与你探讨,谢谢!

      • 写得有点深奥,暂时没看懂,明天再看一遍
        • 简单讲,就是楼主将俺原来所作的可能性判断,误解为一种必然性的陈述,然后展开批驳,但那不是俺原话的完整意思.... +5
      • 老看 always 是杠精的调调。 +2
    • 文中说到“数学竞赛的本质其实是比数理逻辑的天赋, +6
      刷题可以提高一些但这并不是竞赛获奖的决定性因素”. 我就说个简单的事实:安省学生在加拿大各种数学竞赛获奖名单里面占据了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难道是有学生数理逻辑天赋的学生刚好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安省?道不是安省的学生参加此类培训(刷题)多并且培训水平高的结果?至于为啥安省学生这么热衷于参加竞赛培训班,我觉得有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原因:1.花大热门专业虽不已竞赛为录取标准,但号召作用还是很强大的。2. 安省高中打分混乱无标准,严谨与放水学校同在,高中学习水平与强度与大学可能有gap。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班是一种解决以上焦虑的方法
      3. 风气的影响,很多人参加培训了,我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我家在安省但不在多伦多,没竞赛培训班,我孩子喜欢CS竞赛,是从他高中加入CS俱乐部开始,真是他喜欢而且自己琢磨,竞赛成绩也很不错,他选择以这为职业不是家长决定的,当然这只是个例,知道你们大城市比较多各种培训机构,我也觉得有点夸张😂 +2
        • 你家raw talent 高
          • 谢谢,这个孩子有点,另一个孩子就对竞赛一点兴趣没有😅 +1
        • 大城市确实有教育资源优势,不止是数学,国内也一样
        • 您这娃真心好,又有数理逻辑的天赋,又热爱,我觉得他是通过竞赛表现天赋,不是那种需要通过竞赛提高能力的娃。
      • 安省人多,参与竞赛基数大,与其他省相比安省获奖者多跟大城市培训班多没关系,大城市孩子多了,个个都上榜吗?何况网络时代,别说书和资料了,世界哪个角落的网课培训班上不到呢。 +1
        • 安省华人参加比赛人数多和培训机构多。安省华人热衷于这项活动,所以上榜人数就多。至于得奖的是否都参加培训班,我没有观点,在家自己刷题训练也是积极参加这项活动。 +2
          • 这么想心里舒服就这么想呗,心理健康最重要
            • 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 我有买过些书,只要他提出来要,付费的培训班没上过
    • 想参加竞赛的就会去参加,不想参加的劝也劝不去。重要的是学校家长要告诉孩子,有这么回事 +1
    • 觉得你和老看讲的都有道理, 不过总体觉得可能认同老看的多点. 不管竞赛还是运动, 天赋固然重要, 但后天的训练似乎更重要当然. 我家的也没管, 水平一直低着
      • 这要看谈的是什么级别,任何项目在普及阶段和初级阶段都是训练更重要,到竞赛阶段大家都全力以赴,投入和训练质量基本是相同的,打酱油的早已出局,纯粹就是比天赋了。认为训练更重要只因为还没走到高级别,只看到半山腰。 +4
        • 本来就级别低+没努力, 看娃做题有时候想法比我自己的好很多, 所以觉得努力点肯定会好很多
          • 你家娃按天赋来说级别可不低,只不过娃有别的兴趣和爱好,估计以后靠天赋就够了。
            • 哈哈,过奖。共勉,希望娃们都顺意的
    • 😂现在发帖都是论文水平。 +1
      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例如我们之前一直是准备读商科的,突然11年级开始喜欢编程,要学计算机。如果11年级才开始准备数学竞赛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走其他比赛路径。所以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要懂得扬长避短才能轻松应对各种变化。
    • 说得很客观,实名点赞 +3
    • 说到刷题其根本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怕自己不会举一反三,如果能明白出题者的考试意图,万变不离其宗,根本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刷那么多题,如果真的掌握了宗旨,刷题不是提高正确率,而是提高做题速度而已! +3

      BTW, 我当年高考时 没记得刷太多题,满分150,最后考了147
      • 庖丁解牛技止熟尔。你说你没刷很多题我都难以相信,国内的中学有哪所不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尤其是你们那时候高考已经减少到只考四科,有大量的时间供你们刷题。
        • 呵呵,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做......
          • 如果高考中出现一道你从未见过的题型,比如这边数学竞赛中常见的数论题,一都举不了还能反三吗?
      • 不管刷不刷题,高考数学能考147的,智商绝对在TOP1%之上。👍
        • 我见过高考数学满分的人,到了大学数学学的很吃力,只有六七十分
          • 这种概率应该非常非常低。
            • 所以不是绝对
          • 肯定不是因为数学能力。
          • 俺家的家属就是一个,大学数学就是好多六七十分,倒不是因为吃力,就没好好学。至于高考数学怎么满分,人家回答就一个字,刷!
          • 我们一个同学就是这样,高考数学差几分满分,大一第二学期高等数学不及格,完全两回事
        • 国内高中高二就学完全部数学知识点,高三一年几乎都在复习、巩固、提高,刷题的数量肯定不会少
          • 我中学在小县城不要说刷题, +1
            就连以前的高考题都是通过杂志零星看到的, 唯一一套几年前91的题是院子里别人给的. 我们高三上还在学解析几何, 下半年复习. 学校不管没办法. LD在城里, 高三天天刷题. 我高考数学146/150, 半小时做完的, 那年题目偏简单. 本来可以好好检查下, 但坐我后面的哥门一直踢我凳子
            • 哈哈,你👍,我家家属坐标高考大省省会城市,号称全城书店里找的到的参考书上的题都被他找来刷了。
              • 有条件是不一样的, 我那里新华书店都不卖新资料的, 好多书都好多年前的没什么用的
            • 看来你高中也是学霸👍
              • 哈哈, 早过去啦, 看娃学习----常不能理解
            • 我也在小县城上的中学,91年已经大学毕业工作。80年代中我们在高考前几乎一天一套湖北天门的数学试卷,以考带练。
              • 我那时总共做过4套完整的题, 都是模拟考试的时候, 条件不一样啊
                • 我平常数学考试几乎全是满分,高考却考得惨不认睹
                  • 可能跟发挥心里紧张有关系吧. 我们那会模拟题特刁, 几次考试都没人上110/150. 因为没见过真正的考题, 人都有些绝望, 反而高考时题目正常多啦
            • 不刷题这个分,太高智商了👍
              • 一般,中上吧
        • 不,高考数学有时候非常简单,比如八八年,120满分,很多人都是100分以上,过110的也不少,考场上都是一片笑脸,不到一个小时都做完了
          • 可以想像,数学一般不是强科的笑脸一片,数学是强科的做着题都要气死。优势科目被作废了的节奏!
      • 当年我记得家里穷,买不起资料,但是老师对我很好,我清楚记得,英语老师(很老的一位老教师)订的英语沙龙他拿到后第一个先给我看,我如获至宝!

        不过,英语高考考的不太好,135/150
        • 我天,您这英语数学,滑大多大指哪儿打哪儿啊。 +1
    • “几乎每一项能力都有发展的关键期, +2
      而发展逻辑数理能力最好的时间段就是初中,高中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做的工作不够,那要和高智商,高勤奋,抓住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的强手去比就失去了先机,进入大学后就算再有(不曾用过的)天赋和勤奋也是补不起来的” …… 那些占尽先机的小中竞赛娃,为什么后来学术上没有做出大成就呢?
      • 孩子长大了呗,
        每个人对successful life 的定义也都不同了。看到的不光只有学习,学术了。以前热爱的后来也就so so了。就像我们当年高考,没谁知道考多少分够,还不是可着劲儿往高里考?年纪轻轻一腔热血的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的。进了大学,工作了,结婚了,养娃儿了,很多想法都变了。
        • 更加可能的原因,是过度刷题磨灭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能力,大学就到顶了,没有后劲。极端情况下,宁愿出家做和尚也不愿意继续学习 +2
          • 竞赛大牛娃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具体人家咋回事,不清楚,不能揣测,也没有发言权。高考刷题得高分的见过不少,里面很有一部分是极自信又极易满足的。很多人在北美过着一幢house两辆车,两个孩子一条狗的生活。
          • 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探索的竞赛学生很多,但是不可能都得奖,得奖的几年才评选出来几个,难道其他人就不当数学教授,不做理论研究了吗,就没有坚持学习和探索了吗?每年华人IMO金牌有多少,出家当和尚的又有多少?你不能用一个极端情况推导出华人竞赛学生都废了。 +3
            • 我再举个例子,这个文章里面的老师和华人学生都是以前历届 IMO 奖牌得主。你可以挨个查。 +2
            • 再举个例子,IMO 2014 2015金牌得主 +2
              • 不一定非要研究数学才是学以致用,用数学研究别的领域有成效也好。有个和上面链接里的娃同时得的金牌,成绩还要好点的国内娃,MIT本科后,哈佛直博快毕业了,研究金融也很有一套。 +3
            • 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探索的竞赛学生是值得尊敬的。其实看一个简单指标就知道了: 他是否在大学里继续攻读竞赛的学科,并且一路学习和探索下去。但是这样的人是少数,大部分到大学一拐弯都干别的去了。另外,这个时候千万别谈钱。 +4
              • 是这么回事, 竞赛娃就是值得尊敬的, 他们是有天赋有理想的勤奋娃, 在坛子里却成了各路家长妄自揣测的对象, 并且大多还是往坏的方向猜. 还有家长一听到数学竞赛二字, 立马的反应就是刷题. 真让人想不通, 这是条件反射了吗? 是什么事情让人产生这样的条件反射?
                • 暴力美学,主要在官感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wikipedia)。可能他们看你们搞竞赛的得意,就劈里啪啦一阵乱砸,自己好亲身体会一下暴力美学的快感。
                  依我看,搞竞赛也确实不一定能弄个著名数学家出来。但本事练好了,以后找份高收入的工作,却是完全可行的。
                  • 没有看到坛子里有竞赛的家长得意,
                    我倒觉得绝大部分竞赛牛蛙的家长都低调得离谱,根本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有个别牛蛙家长偶尔说下,看到的也只是分享信息。教育这个行业非常特殊,人人都以为自己懂教育,是教育家。不深入实践,远远围观,就随意点评一件自己根本就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事情。
                    • 我就很得意啊。也不在乎一些手下败将瞎BB +1
                      • 我觉得诸葛更多的是proud,没有见到贬低别人家孩子。反而是那些手下败将或者娃不参加竞赛的家长各种揣测一路贬低竞赛娃。
                        • 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 LOL~
                      • 心理素质好
                      • 诸葛分享了数学经验和资源,孩子出色父母觉得骄傲太正常了。
              • 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 +1
                很多孩子高中时参加数学竞赛,大学时学习其它理工科目,这很正常呀。高中时参加数学竞赛,能锻炼大脑,促进孩子们学习深入一些的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为大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会因为在学校拿高分就过分自信
      • 咋没有,前几天一个北大的竞赛娃女生获得了什么大奖。 +1
    • 我自己就是竞赛的.我家全部保送上大学.有清华的.我们就没刷题.连数学老师上课我都逃课的.高三整年没都逃了刷题课.我家牛的那个.作文、政治、生物、化学、物理、英语六门省一级一等奖、两门国家竞赛奖.怎么刷?现在就是普通人 +1
      你刷题的庸才而已.劣币逐良币.我自知我很蠢.但竞赛也不太见得是大智慧.我见了不少大学没毕业的天才了
      • 现在你试试,没有人给你总结指导,你可能在初级比赛中胜出,越往上走越吃力。不知道那些IMO牛娃有没有纯自学,没有老师指导或者只是赛前国家队教练指导一下就去的。
        • 你竞赛的目的是什么?还是比兴趣吗?如果说系统学习的话.那就早一年高中毕业去大学好了.可行的.
          • 我们不竞赛,只是说现状,没有专业训练过的娃很难在高水平竞赛中胜出。
    • 我觉得你和老看设想讨论背景不同, +1
      各有道理。我们没有竞赛娃,没有实际经验。我觉得你忽略的一点是,奥运运动员都是有极高水平的专业教练训练出来的,还没有听说过哪位奥运冠军凭借天赋和勤奋,自学成才的。参加竞赛成绩好的孩子很多也是通过培训的,那些培训老师把多年总结的经验套路一一拆解传授给孩子们,让普通娃只刷题和他们比较不公平。还有,实际上知道勤奋的高中娃真不是多数,勤奋的娃胜出理所当然,高中还不是拼天赋的时候。当然,能到顶尖的都是天赋➕勤奋。
    • 同学中有真正的牛人,高考全省前三名。更牛的一个是初中时候天天看大学物理大学数学,竞赛去了就拿奖,保送清华,从美国海龟,现在国内搞公司发了财
    • 很赞同你的观点。以我娃自己的反思,高中应该参与竞赛班,他现在advanced courses 中拿满分的基本都是那群竞赛娃非常有实力。
      • 所以呀,坛子里一群竞赛外围围观家长远远的揣测其实很容易误导人,我认为以理工为目标的娃都应该在高中阶段提高数学能力。 我最后两句是文眼:所以娃一定要在高中阶段发展自己专业所需要的(数学)能力,方法可以是参加竞赛也可以是自己刻苦的往深了学。 +1
        • 对, 高中是孩子们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节点(指普通娃,牛娃们启动的更早),晚熟的孩子抓主时机也赶趟LOL。如果能在有系统的引导下深入学习对大学的学习事半功倍。可惜我娃高中时不喜欢竞赛,只喜欢选择自己学些感兴趣的(数学,计算机,现在知道差距了。
          • 非竞赛家长们理解不了牛蛙们启动得更早"这句, 在他们的思维里笨鸟才先飞. 飞得越早娃越笨, 娃开始得晚才是真聪明.要不就理解成是家长拔苗助长. 这两种说法离实际情况都挺远.
            • 因人而异,若娃的早启完全是自推的,与父母推启一般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所说的“笨鸟先飞”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的,娃本身一般没那种意识和意愿,现实中多数是家长意识到或担忧是笨鸟才推其先飞,个例另说...
              • 早启自推的娃有, +1
                我娃有个同学就是, 但在初中阶段, 就算有天赋很多娃都还处于混沌状态, 智慧的家长就会引导和针对娃的天赋给于养分,所以早启是家长和娃双智慧的表现. 再说下笨鸟先飞, 这种说法不适用于竞赛生, 如果都担心娃跟不上了, 你觉得人家长会把娃送竞赛班? 这种说法太低看别的家长的脑子了. 担心跟不上的要送也是送普班去补差.
                •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北美这边多数如此,但墙国情况有很多奥数娃是父母或环境逼的,这边也有部分家长仍用国内的观念来推娃...
                  • 这里的高中生多少能听父母的😂 +2
                • 我家的就是先飞的笨鸟,第一个数学竞赛奖牌是二年级的袋鼠赛
                  • 诸葛可真是太谦虚了,刘翔七岁被小学校田径队的教练发掘出来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我觉得您是娃的伯乐,好奇您是怎么发现娃的天赋的,相比之下偶差太远了。
                    • 问诸葛如何发现娃数学天赋的?诸葛手摇羽扇笑而不语,默默的从背后抽出一根小鞭子。 +2
                    • 从小就上补习班,不喜欢的就放弃,能坚持的就继续,没发现啥天赋,就是笨鸟先飞,能飞就一直飞罢了
                      • 我觉得2年纪拿奖牌天赋已经很明显了,
                        这还叫笨鸟?有时候比的不是娃,是家长的水平。我的水平不如您,所以娃给耽误了。小学,初中两个老师给我说你娃是竞赛娃,初中老师家长会明确给我说让娃参加竞赛,我都没听懂什么意思。到十年级要考虑升学了,才想起要搞数学竞赛。开始得太晚了,又不做题,成绩就很一般。不过搞竞赛大大培养了逆商,抗压能力很强,算是收获。昨天参加2场数学竞赛,晚上1点钟发现还在看数学,可见是很喜欢的。飞不高是爹妈水平差的原因。
                        • 众人看到诸葛的小鞭子,齐声感叹:“看来从小要对娃狠一些啊!”。诸葛抿了一口50年的二锅头,缓缓道来:“非也,自娃幼时,吾每日必自问,今日推娃否?若否,必鞭己以自省”。众人默………😂 +1
                          • 想起来都是血泪
                        • 数学竞赛其实挺难一下子出成绩的,高手太多,还经常出些妖孽。

                          我家的从没进过CMO,当然这跟前几年他基本没太准备也有关系。今年有个大牛点播了他一下,感觉应该能进。

                          如果你娃想搞计算机竞赛,倒是可能短时间出成绩。我家的是大概是一年进CCO。

                  • 小诸葛现在几年级了?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