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1)
小时候在家里我们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做家务。我经常是负责择菜、洗菜的任务。做饭时间,我常常是站在一边看爸爸妈妈炒菜,等菜快出锅时,递个盘儿,再将盛好的菜端到饭桌上。经常帮着做的是面食,诸如发面、蒸馒头之类的。 工作后住单身宿舍,因为吃食堂吃的胃难受,才开始自己做饭。但那时是经常凑合,没有煤本、粮本,有时到师傅们家借点儿面,用瓶子擀饺皮。 结婚后,有一次先生的父亲来看我们。煮面时我不知该下多少,抽出些挂面放到锅里,用筷子搅搅,觉得不够,就又下点儿。这样反复几次,就煮成了一锅烂面。这一次做饭让先生的父亲担心很久,说是我们连饭也吃不到嘴里,该怎么办? 我的厨艺多半是回忆父母或其他人的操作过程,再自己反复演练得到的,到多伦多之后进步很多。 在多伦多不会做饭的人太多了。移民之初华人超市都很少,我做的馒头能当作礼品送人,因此就有了很多自信。通过儿子在幼儿园的涂色作业,弄懂了披萨的制作过程,经过几次研制,我做的披萨也可以当礼物送人了。儿子上学时带披萨当午饭让他的同学们羡慕了很久。儿子也因为同学们的羡慕就坚持带披萨当午饭,直到有一天告诉我不愿再吃披萨了。 有一阵子非常发愁儿子的午餐,不知怎样才能让他吃好。有几次儿子竟然把带去的饭又带回来,让我着实抓狂。所以仔细研究询问儿子的喜好,觉得只要能让他在学校吃点就算成功。最高兴的事是儿子放学一进屋,第一句话说地是:妈妈,我要喝汤。 后来我到一家软件公司当实习生。记得刚到这家公司工作时,软件研发部门还没有空余位子给我,我被临时安排在技术支持工作区。上班一、两个星期后,有一天,部门经理安迪来到我的工作隔间,给我布置一个小任务。我给他让座,他没坐,在他给我讲解任务时,一直是单膝着地,趴在桌子上给我写写画画,生怕我听不懂。感觉安迪很随和亲切。之后,安迪邀请我参加每周五的聚餐。 我当时吃午饭只愿意躲在自己的隔间里。坐在公司的午餐间里吃过一两次,就不愿去了,觉得很多人在一起吃饭,感觉自己的嘴都张不开似的,别人的谈话也插不上嘴,也怕同事们问我问题。对安迪提出的邀请,心里有些胆怯,就对他说让我想一想。 http://blog.51.ca/u-303985/2014/07/07/%e5%8e%a8%e8%89%ba%e6%98%af%e8%bf%99%e6%a0%b7%e7%82%bc%e6%88%90%e7%9a%84-%ef%bc%881%ef%bc%89/#comment-546 -sh3275(sh3275) 2014-7-8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1)
LZ继续啊.
-ceiling(仙人球) 2014-7-9
谢谢你耐心的等待。:)
-sh3275(sh3275) 2014-7-10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2)
*************************************** 这个周末的两个好去处:两个活动地点挨着很近,而且都是免费的~~~ 1. 亚洲美食节 Night It Up! 地点:HWY 7 & Town Centre BLVD, Markham, ON 时间:周五 七月11日 6:00pm ~ 12:00 am; 周六 七月12日 1:00pm ~ 12:00 am; 周日 七月13日 1:00pm ~ 8:00 pm; 参考http://nightitup.com/ 2. 另一个活动是2015年的Pan Am Games倒计时庆祝。地点:Main Street Unionville & Enterprise Blvd 时间:周日 七月13日 2:00pm ~ 8:00 pm; (周五和周六在多伦多市中心也会有庆祝活动, 具体可参考:http://www.toronto2015.org/) 有加拿大歌星献艺。 *************************************** 第二天研发部门的狄姆到我的隔间对我细说了每个星期五聚餐的事。我事后回想,觉得可能是安迪让狄姆来劝说我的,安迪觉得狄姆和我交谈起来会更方便。狄姆是来自广东的移民,他的英语很纯正。他说每个星期五中午,研发部的同事们在他们的办公室里聚餐。每个人轮流,要么给大家买饭,要么给大家做饭。我心想,要是去买饭,我又不会开车,当时驾照还没考到;要是去做饭,我做不好该怎么办?很为难。就对狄姆说我再考虑考虑吧。 我以为能搪塞过去,可是有一个星期五中午,安迪找到我说和他们一起吃吧,这次是他买饭,他把我的那份儿也买了。我只好跟着安迪到了研发部。安迪正式地把我的名字写在了星期五午饭人员名单的最后。这次的午饭是两大桶肯德基炸鸡块、薯条和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菜。 研发部算上我共十人,大多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在我之前有一位同学校的实习生,梅,来自伊朗。梅和我一起工作了4个月,她实习期满之后,又回到学校继续上学,因为她还要继续修些课程才能毕业。梅流利的英语、和其他同事融洽的关系、长得漂亮、热情大方、又会做饭,都是我羡慕的地方。4个月过后,没有了梅的陪伴,让我挺难过。 星期五的午餐多数人都是买,有西式快餐、中餐、泰餐、中式印度餐、还有中东的、希腊的,风味很多。只有杰夫一人做饭,杰夫是从南非移民来加的华裔。他做的西式菜叫“饽饽提(音译)”,两大烤盘“饽饽提”,加一小盆米饭,非常好吃。我当时还讨要了制作方法,才发现挺复杂的步骤。 同事斯蒂夫是意大利后裔。斯蒂夫平时是买饭,但是有一次他带来了他妈妈给我们做的午餐:面包夹小牛肉,还有通心粉,真是好吃。简单的面包夹牛肉,看不出放的是什么调料,但就是那么好吃。以前在电视上看老外对一块三明治津津乐道,非常不得其解,觉得至于有他说得那么好吃吗?那天吃了之后才知道原因。 很快要轮到我负责星期五的午餐了,思想斗争的结果是买饭。买的是一家非连锁店的汉堡包,一位同事开车和我一起去。这也差不多是我来加拿大第一次吃汉堡包。店里一位像是从俄罗斯来的小伙子在我订完餐后,用中文对我说了声:谢谢。说是他在学说中文。这家店里卖的碳烤汉堡包,真是非常大,一个汉堡包吃下来就很撑了,觉得味道很不错。 午餐时,我们研发部是非常热闹的。常常会有东方与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移民、中东战争、快餐与家常菜等等的热提大讨论。爱做饭的杰夫对我第一次吃汉堡包,还觉得味道好吃,有点诧异。杰夫是很爱运动的人,讲究饮食,不爱吃快餐。这让我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自己做饭了,做点健康食品可能挺受欢迎。 可是做什么好呢? -sh3275(sh3275) 2014-7-10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2)
公司氛围不错。也是练习厨艺好借口。
-boomboom(他乡游子) 2014-7-10
嗯嗯……
-sh3275(sh3275) 2014-7-10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3)
有些饭菜最好是现吃现做;有些是可以隔夜后热了吃;有些人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有些人可能由于宗教原因不吃一些东西。后两种情况在问过安迪后,得到绿灯。不过我们研发部的确有人应该只能吃清真食品的。丹尼是从以色列来的移民,但是他没有什么忌讳。当听说他还当过兵时,我还好奇地问过他,如果他们这些士兵在野外没有供给的时候该怎么办啊?其他同事开玩笑说,他们是一个人吃时会撑死,多个人时会饿死。 在我被排上午餐的名单上后我就开始收集菜谱、研究菜式,经常看电视上的食品烹饪节目,有时儿子和我一起看,看得他说他肚子咕咕叫,直流口水。 你别说,这看电视还真能学英文,除了以前上学时学的那点英文,我最先学到的恐怕就是食品和烹饪方面的词汇了。 一次请一些朋友在我家聚餐,我在炖大排,张大哥看到说这样做大排太费事,给我简单地说了他是如何做的:把大排用各种调料腌好,再用油煎一下就好了。我一听太好了,我的主菜终于有了。 再一次轮到我准备星期五午餐时,我安排了四菜一饭:煎大排、大辣椒炒鸡丁、辣土豆丝、蔬菜色拉(或叫凉拌菜),再加上米饭。看似简单的四个菜,也让我忙活了2个小时。 我们部门十人,就俩女的。在一次公司的披萨午餐期间,我无意中听到一位研发部的男同事说他能吃十六、七块儿披萨,差不多是1.5块完整的大号披萨。如果让这些人吃不饱,那会是什么结果啊。我们部门后来加入的一位同事,据说以前还在饭馆厨房工作过,她每次只做一份菜,再加两条切片粗粮面包,搞得大家都不敢吃,以至于她带的菜和面包每次都还剩那么一点儿。好在她还准备了一盒冰欺凌,可以用甜点充数。 星期四晚上做菜时,我怎么都尝不出味道,吃到嘴里的菜都感觉不到是咸是淡,只好让儿子来尝,只要儿子说好吃就算通过。夜里醒来心里还是在嘀咕,该不该把这些做好的菜带去? -sh3275(sh3275) 2014-7-11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3)
好玩!
-yipianyun9999(三孩子妈) 2014-7-16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4)

星期五上班时先生开车把我送到办公楼前,我抱着一个满载着饭菜的大纸箱往办公室走,一时有种豁出去的感觉;又一时心里还在打鼓,为什么要做饭呢?还是去买简单些,也不必这样提心吊胆的。唉!


中午开饭前在公司的厨房里热菜,一位技术支持走进来,吸了几下鼻子,说什么味道啊,好像在哪闻过。我分不清她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也不敢问个清楚。我把热好的饭菜端进研发室,另一位同事帮着拿来了盘子、叉子,招呼大家来吃饭了。公司的厨房里除了炉灶没有,其他设备样样齐全,冰箱、刀叉盘子、案板、咖啡炉、微波炉,连洗碗机都有。


大家各自盛点饭菜有站、有坐地吃起来,我自己几乎没什么食欲,也挑拣点儿慢慢吃着。大家伙没人说话,没有热闹的讨论,只是低头吃着。就在这时,只听“啪”的一声脆响,抬眼一看,原来安迪放在窗台上的餐盘被他自己给碰掉地了,盘子碎成两半,他盘里啃了两口的大排以及其他的饭菜都“牺牲”在地上了。


一位女同事说,盘子碎了就碎了,别在意。


安迪说,我才不在乎这个盘子呢,我得把这块大排“救”起来。说着,他手拎着大排的骨头,把那块大排捡到一个新的盘子上,加了些菜,又吃起来。


大伙七嘴八舌地说今天的大排好吃。问土豆丝是什么菜做的?他们很多人还没吃过这样做的土豆。过了一会儿,我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我昨晚紧张的都没睡好。安迪说怎么会呢?我说非常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吃。安迪又说,你没看每个人都埋头吃不说话嘛。


自从这次午餐,我的名声算是给传出去了。


也有两三次做得不好,比如有一次的烤鸡腿就剩下很多带回去。


我做的凉面和饺子很受欢迎。有一次是在春节期间,并没轮到我做饭。因为有很多同事都会在春节期间向我问候。我就做了一盘饺子带去给大家尝尝。擀饺皮,当然是用我自己发明的压面机擀皮法。这种方法擀出来的饺皮,到第二天看着是白而且发亮,吃起来还会是有嚼劲的。如果是手工擀的,第二天皮子颜色会发暗,嚼劲会差很多。斯蒂夫那天正好没来。等他上班后得知错过了我的饺子,竟要求我专门做些给他带来。


备注:压面机擀皮法的链接 http://blog.51.ca/u-303985/?p=122&cp=all#comments -sh3275(sh3275) 2014-7-12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4)
谢谢分享!也要去买一个压面机来试试!
-yipianyun9999(三孩子妈) 2014-7-16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5)-- Slow Cooker
我用慢炖锅熬的杂粮稀饭已成为我们家每天必有的饭式,连以前不爱喝稀饭的儿子也爱喝了。有一次忘了熬,就用过去的方法做:电炉熬了20分钟小米稀饭。儿子一尝,说了句:Taste like nothing.(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啊,以后只能用慢炖锅熬稀饭了。这种方法被推广到很多朋友家里。因为其工序非常简单:洗米、加水、插电。但是需要熬得时间长,我们一般是早饭后插电熬晚上的稀饭,或晚上睡前熬第二天早上的稀饭。注意事项是:水最多只加到容器的八成,因为水多稀饭滚开时会溢出来。那溢出的米汤是最好喝的部分。少一点水,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不用人看管了。早上熬,晚上下班到家就会有香香浓浓的稀饭等着被喝呢;晚上熬时,夜里醒来满屋飘有幸福的米香。

这种稀饭的熬法也已经被我推广到其他族裔了。斯蒂夫的体形其实很健壮适中,但他却经常做各种减肥尝试,有一次竟然是一星期不吃发面的食品,这对一位一日三餐都会吃面包的人来说挺难的。一天给他介绍了我的杂粮稀饭,他让我带点儿到办公室,尝过之后,说是怎么这么好吃?让我说说配方,我说就是各种米、豆和水。他有点儿不相信。之后又给另一位印度裔女同事带到办公室。再之后呐,让我陪她到超市去买那些小米、高粱米、荞麦、薏米、珍珠米,以及我用的各种豆子:黑豆、芸豆、腰豆等等。

同事们对家常菜情有独钟,可能是经常在外面买着吃的缘故吧。每次提到“Home Made(家里做的)”很多人的眼睛都会发亮。有人请求一位韩裔同事,让他妈妈给我们做顿饭。估计这位同事考虑工作量太大,没答应。后来在公司的Potluck(大家各自带一样饭菜的聚会)上,他带了些饺子和寿司。

几年在公司做饭的经验让我有如下心得:
1. 菜式尽量简单,让人能一目了然看到所用食材;
2. 很多西人爱吃辛辣(spicy),比如,川味;
3. 中餐食材中加点西人常用的调味品或食材会更受欢迎。

有一次大伙又在讨论吃的问题,有人说我的做饭水平应该仅次于斯蒂夫的妈妈。

哈哈,我心里很清楚,这水平都是给他们做饭炼出来的。

(完)

下图就是两种慢炖锅(Slow cooker)



慢炖锅杂粮稀饭的配方(这种稀饭最适合老人和幼儿):

小米、高粱米、荞麦、薏米、珍珠米、黑米、糙米、玉米,想口感更好,可加糯米、稀饭米(梗米);黑豆、黄豆、芸豆、各种腰豆,夏天可加绿豆、红豆;还可以加小麦、燕麦、老外的Oakmeal; 爱吃花生的可以加花生,也可以加红枣。

小米、糯米、梗米煮过后会化了,所以加点大碴玉米、珍珠米(pearl barley,长得有点象小麦,中西超市都有卖),煮后嚼起来挺有嚼感,呵呵。

有时黑豆、黑米加多了,稀饭老是暗色的,所以时不时调整配色也能增强食欲,增加美感。 -sh3275(sh3275) 2014-7-13
厨艺是这样炼成的 (5)-- Slow Cooker
不错; 试试看
-retirecat() 201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