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刚刚看了一部伍迪艾伦执导的《coffee society》, 正好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爱情和选择话题,所以写下几句影片观后感。
电影故事简单俗套。年轻的文艺男主对未来迷茫,去好莱坞投奔了电影大亨舅舅,与女主角--舅舅的秘密情人—双双陷入爱情。女主角一番摇摆后,选择嫁给功成名就的舅舅,而男主在爱情挫折后返乡经营酒吧,事业成功并娶妻生子。多年后男女主重逢,他们彼此都已变成自己从前曾经鄙夷嘲笑的那类人,但是他们对彼此的吸引依然没变。在短暂的出轨享受爱情甜蜜后双方再次选择放弃,回归各自家庭。在新年的狂欢人群中,分别于两地的男女主遥远空洞的眼神叠加在一起,诉说的是在欲望和现实中的矛盾和迷茫。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讲述选择的故事。乍眼初看,似乎人生充满选择,脚朝哪个方向迈,上哪趟车决定了不同的人生。人具备选择的自由,就应该自己去承受选择的后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愿赌服输”。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关于爱情和婚姻,我们所做选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让我们来想想,在做出爱情和婚姻的选择的时候,我们是真正在自由意志支配之下吗?
首先,在这个客观世界里,我们作为个体和我们会遇见的他人的存在,都是纯受偶然性的支配,不是我们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而我们基因的碱基组合方式,决定了每个人心底深浅不一的火种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点燃后以及它如何熄灭。套用康德的话讲,就是人类理性受困于一些无法摆脱同时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更何况爱情的存在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一切理性的思考和计划都抵不过一种直觉的能量。那么,在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到底要谈些什么?自由意志下的选择?偶然性?必然性还是人生的随机性?
其次,即使是在我们为自己建构的主观精神世界里,因为个体无法脱离他者而孤立存在,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外界的认识从来都不是自由意志下的选择。我们对他人的欲望,被他人欲望的欲望,以及对他人所欲望的东西的欲望构成了我们自己的欲望。引用萨特的话讲,就是“我看见自己是因为有人看见我”。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皆由潜意识的冲动与社会对这种潜意识的压抑构成”。用叔本华的话讲就是"我们都是关在攻不破的城堡里的疯子"。人性的脆弱,决定了当我们人性需求与社会价值观相违背时,我们不会做出悖于自己认知的世界和价值的选择,所以萨特提出“他人既是地狱”。
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我们曾经鄙夷的人,而让我们变成那类人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然而这些选择的必然性常常被偶然性和随机性伪装起来,成为怪罪我们不能做到对当初选择无怨无悔的借口。于是每次在幸福家庭有人哭诉自己不幸的时候,总会有一群观众喊出“NO ZUO NO DIE”,似乎他们都没有过在欲望和现实中矛盾和迷茫的时候,似乎他们从来都没有承受失去安全感和被认同后的孤独和恐惧。
在回到这部电影,用电影中的一句人物对话“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but the examined one is no bargain.”作为我对电影观后感的概括。并引用马尔克斯的话祝大家感恩节快乐:“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